观察|记者是弱势群体,你同意吗?
如果说记者是个“无能”的弱势群体,你会同意么?
他们已经弱势到讨薪的地步,无能到真的求佛无门。
你看,喊话“老总回家发钱”的云南《生活新报》,本以为随着总编辑李克炎一纸“对目前局势的几点看法”,就结束了剧情,结果这只是个前传。
今天,《生活新报》的员工动了真格,包括记者、编辑、发行等部门人员,在主管单位门口聚集讨要近半年的薪资。还有一个细节无法忽视,今日上市的《生活新报》所有8个版面一篇新闻都没有,全部是软文、广告——有人评论,今天的《生活新报》真是广告界最会做报纸,报纸界最没底线的奇葩。
最新消息,《生活新报》将于7月1日停刊。如此一来,记者讨薪更是充满变数。
记者讨薪的这个场景,其实看起来特别眼熟。4月份《三晋都市报》记者讨薪、3月《榆林晚报》记者讨薪——堵门、拉横幅、表达不满或宣读声明,比这个还熟悉的场景,是记者们见怪不怪的农民工讨薪现场。
网络上,媒体人以一种后援团的阵势,排山倒海地转发讨薪照片。@直播云南评论:今天上午,云南《生活新报》记者、编辑、发行等部门在主管单位门口聚集讨要近半年的薪资。以前曾帮助过无数群体讨薪,没想到最后竟轮到了自己,既凄凉又悲哀,世事难料。
这句话算是说到点上了。当帮助讨薪的人变成讨薪的主角,突然感觉到“媒体民工”的标签实在不是句玩笑。
有人觉得,记者在讨薪方面一定经验丰富。然并卵,角色一转换,讨薪之路同样漫长。甚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记者应该是吃皇粮的“铁饭碗”,怎么一家报社会“终结”到让记者也走向弱势群体的讨薪之路?
记者是弱势的吗?以前都是帮着人家跑腿、讨薪,却终有一天自己成为讨薪者。如果换个角度看,比如曾经出现过“信访办员工上访”这样的奇葩消息,记者在讨薪的过程中同样是这种心态——无冕之王先不说,薪水全无还怎么谈论新闻理想?
这种落差对于这份职业,基本是迪拜塔顶端到地面的距离。
比这还有落差的,其实是记者工作的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也如新媒体般狂热过,且就在不久前。那时候,本地化传统媒体在当地非常“吃得开”,从新闻报道到与客户接洽,有一种大爷买卖的心态。但网络冲击毕竟来的太快太狠,市场已经被抢占了,传统媒体的“大爷精神”却惯性存在。但市场也是精明的,你世风日下,人家不会像往常一样,你虐人家千百遍人家待你如初恋——因此传统媒体必然感受到巨大的失落,失落之余只有两条路可走:改革或瞎改革。
能让记者走向讨薪之路的媒体,基本上是瞎改革。主持改革者往往用改革来忽悠上级——网站建一个、APP上马、公众号一抓一把,然后在没有任何运营思维的情况下,认定了这就是改革成功,成为全媒体。结果报社上下都不知道这一套玩意如何在市场上形成闭环。钱花出去了,话也说得特别美好,但业绩下滑没止住,只能从内容产出者身上克扣(因为内容部门并不是赚钱的部门)。
因此你看到,记者本身并不弱势,造成这种弱势的,完全是因为传统媒体行业显露出的颓势。
不是吗?一向对外强势的传统媒体,对内却是弱势的——在媒体圈内,经常出现采访中“奋不顾身”的记者以至于被挨打,最终却被因报社与打人者、机构签订广告协议而区区了事,这对于记者,本身就是就是“弱势”。
《生活新报》和《三晋都市报》的讨薪,同样也能反映出记者的弱势——不仅没钱、没权,关键是想维权时还求佛无门时,出现在镜头中强势的记者只能是外强中干的角色。
况且你一定也知道,在一些报社,一名记者想要拿到记者证绝非易事,而一旦采访中或发稿后出现任何问题,报社完全可以对外宣布——是临时工。嗯,别说记者证,就连与单位签订合同都会大费周折,这样的职业不仅是弱势,确实可以说与“民工”无异。
所以说,心里再坚强、对职业再奉献的记者,在遇到传统媒体的壁垒时,都会显得无比脆弱。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 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记者的弱势,实际上就是面对无法打破壁垒的另一种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