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我爱你,但也只给得起那么多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9分钟

《半生缘》:命运给你的巴掌,
你得受着

文/晏凌羊

01

最近,《新半生缘》,哦不,《情深缘起》这部剧挺火的。

火的原因是,选角、道具、编剧等等,无一不在毁原著。

话说刘嘉玲拿砖头砸“祝鸿才”这一幕,又没真的想砸人,只是比划了个动作,这时候还拿个一捏就扁的道具砖头,剧组真的很不用心了。

《情深缘起》,我看了几个片段,但实在看不下去。
这部新剧,当一部新剧看还行,我觉得其他内容已经完全跟张爱玲的小说不搭边,只是借用了小说里角色的名字。
黎明、吴倩莲、梅艳芳、葛优演的电影版的《半生缘》,是最贴近原著的。林心如、谭耀文、蒋勤勤、李力群演的电视剧版《半生缘》,则对原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
我记得,蒋勤勤、林心如版《半生缘》播映的时候,我还在北京上大学。同学带我去她姐姐在昌平的家里玩,那会儿从市区到昌平交通还不是很方便,还得坐小火车。
我们去到以后,电视刚好播到《半生缘》大结局。林心如和谭耀文在电视剧里哭,我在电视剧外哭,从头哭到尾。

▲话说我觉得林心如在电视剧版《半生缘》中达到了颜值巅峰,但电视剧版的布景,则把所有人的阶层往上提了十个台阶。顾曼桢家的吃穿用度若是能那么好,她姐还做啥舞女呢。真要说贴合原著的话,还得是电影版,扮相、布景都有那个年代的感觉。

现在想来,电视剧版《半生缘》已经是美化过的了。剧版里的沈世钧非常深情,顾曼桢也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女性,而电影版则拍出了原著中每个人的凉薄,不是自私的那种凉薄,是每个人在生活的挤压下,只顾得上自己的那种凉薄。

电影版《半生缘》中,黎明演的沈世钧在听完顾曼桢的遭遇后,第一反应是点烟,然后问她钱够不够用,还说“现在跟我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听到曼桢过去的悲惨经历,他有点慌,觉得自己有责任为这些负责,但是,他首先想到的还是开脱自己。

他也不是不想和顾曼桢再续前缘,但也只能软绵绵地说,让他想想办法。
可是,他能怎么想呢?当初两个人都没有结过婚、没有孩子的时候,他都没能想出好办法来应对父母对顾曼桢出身的偏见,现在这种复杂情况,他又如何能想出万全之策来?
何况,人生根本没有万全之策,只有“舍得一身剐”。

顾曼桢和沈世钧谈恋爱,被沈世钧那个嫖过娼的父亲嫌弃她是舞女的妹妹,说她说不定也干过当舞女的勾当,顾曼桢脑子里会生出“如果姐姐死了就好了”,但随即她又觉得自己这样想很惭愧。

原著中,沈世钧的确有去找过顾曼桢,但找她不到,又当她是不想见他,他也就作罢了。他对顾曼桢的爱,也仅限于此,再多就没有了。可能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他隐隐中是有点嫌弃曼桢的出身的,不然也不至于在父母面前撒谎她没姐姐。
曼璐死后,祝鸿才的财运也没了。祝鸿才跟顾曼桢表态说自己真对不起她姐姐,张爱玲说他这样自怨自艾,其实还是因为心疼钱的缘故,只是曼桢没想到这一点,见他这样引咎自责,便觉得他这人倒还不是完全没有良心。说她究竟涉世未深,她不知道往往越是残暴的人越是怯懦,越是在得意的时候横行不法的人,越是禁不起一点挫折,立刻就矮了一截子,露出一副可怜的脸相。
书中这些人物,你也不能说他们坏,只是每个人都有点懦弱,结果呢,越是懦弱,越是被生活毒打,谁也不得善终。

02

张爱玲写沈世钧和顾曼桢的恋爱缘起,真的一点都不浪漫,只是写了心已动但情未动的那种窘态。

沈世钧第一次见顾曼桢,只觉得她长得好,然后,就有点小紧张。小餐馆里的筷子不干净,顾曼桢帮他用茶水涮洗了一下,他接过来以后竟又放到油腻腻的桌子上去了,然后自己又开始觉得难为情,像是怕曼桢发现了似的。

世钧、叔惠、曼桢三人一起出去玩,曼桢丢了红手套。世钧不自觉就跑回去找了,找到以后又很犹豫,不知道怎么拿给曼桢。第二天他鼓起勇气拿给曼桢,又觉得找手套的行为真是有点自找麻烦,害得自己这样窘。曼桢收到手套,可能察觉到世钧对自己有意思,脸也红了。

曼桢的弟弟来找曼桢,叔惠揣度那孩子会不会是曼桢的儿子,沈世钧竟开始有点生气。

后来,他约了曼桢一起单独出去吃饭,沈世钧总觉得老板娘的眼光扫向自己,很难为情。他那时候想多了解一些顾曼桢的家世,倒是曼桢和盘托出了,他这才终于有点踏实和放心。

两个人单独相处几次,都很害怕旁人说闲话,都会在对方面前变得不自然(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谈恋爱的心态,一定是这样),但是对对方的感情也都是真的。

张爱玲像是织毛衣一样,一点点把两人的感情从淡“织”到浓,也清清楚楚地写了沈世钧自遇到顾曼桢后,对门当户对的石翠芝就更不待见。

《半生缘》里,世钧送曼桢戒指那一段,是两人情感高潮。水满则溢,之后的,便是无尽的心酸与凄凉。

人生最美好的,只在初见。爱上一个人就这么简单,他帮你找到了那只你丢了的红手套。爱上一个人也就是这么难,要正好那个时刻,他正好在,正好做了件那么微不足道的事情。

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意外,沈世钧本就是有点怯懦的一个人,而爱情是他生命中最大的一场意外,他也曾勇敢过,但最终还是缩回了迈出去的脚,顺着他认为更稳妥、安全的路上走下去了。

张爱玲的小说,必须得细细看。就像是一款清酒,大口喝的话尝不出味道,只觉寡淡、平常,但细啜慢饮,你就会发现后劲很足。若是年少时看她的小说,你不觉得有啥惊奇,中年以后再看,就完全不一样了。

她的小说里,哪有什么真正的爱情,不过都是一些“情分”的浮光掠影。人性凉薄,世事无常,所有人都走向幻灭,才真正是小说的主基调。

《半生缘》中,顾曼桢真是一个非常美好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年少时我不觉得,但最近又看了一遍《半生缘》原著,就更为她感到悲哀了。

书中是这样侧写她被强暴的过程的:

顾曼璐死后,曼桢“为了儿子”和祝鸿才结了婚,后来又觉得这种凑合毫无意义,才花了很多钱跟祝鸿才打官司,要回了儿子的抚养权。

书中是这样描写祝鸿才的粗鄙的:

顾曼桢和他的结合,简直带有点自毁的性质。好在最后她还是了悟了,坚决跟祝鸿才离了婚,拿到了孩子的抚养权。

03

张爱玲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半生缘》。不管是看小说,看电影还是电视剧,几乎看一次泪奔一次,倒不为世钧和曼桢不能在一起,而是为命运的苍凉。

我喜欢张爱玲的这种大气,对生离死别的大气眼光。昨天还耳鬓厮磨的情人,转眼遭遇磨难几乎永不再见,他们茫然、挣扎,妥协退让,但最终顺其自然,甚至,得过且过。

《半生缘》(原著)里,沈世钧和顾曼桢分别了14后才相见,而导致他们分别的,不过是情侣间一场稀松平常的吵架。

沈世钧知道自己的父亲嫌弃顾曼桢的身世,但他还是极力说和。他要离开上海去南京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顾曼桢——她的家庭负担太重了,他想和她一起承担,但如果要一起承担的话,子承父业是最轻松的。

顾曼桢是一个很有自尊的女性,听闻沈世钧跟他父亲撒了谎,再加之不知道怎么处理未来公公和姐姐相处的问题,才飚出了那句狠话:真要说不道德,也不知道嫖客和妓女到底哪个更不道德。

这话是狠狠地打了未来公公的脸,沈世钧也有点生气了。

一对相爱的情侣,就这么不欢而散。

他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情侣吵架,哪里能想到:这一别,就是14年,就奠定了各自后半生的生活基调。

顾曼璐谎称自己生病,把妹妹诓到了自己家,并默许祝鸿才侵犯了亲妹妹。起初他们是害怕顾曼桢报官,后来是发现她已有孕,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顾曼桢给关了起来。

顾母知道这回事,但在金钱面前,她选择了沉默。沈世钧去找她,她竟没有说出真相,随后还在顾曼璐的授意下,搬了家。

顾曼桢想收买姐姐的丫鬟阿宝帮自己送信,但身上没带值钱的东西,只好把世钧送她的那枚订婚戒指拿了出去,没想到丫鬟一出门就出卖了她,用那枚戒指换了钱。也正是因为这枚戒指,彻底压垮了沈世钧。他以为,顾曼桢真的不要他了,回乡下和张豫瑾结婚了。心如死灰的他,回头就娶了石翠芝。

顾曼桢生完孩子后,逃了出来。她第一反应是给沈世钧写信,但信件被沈母截留了。等到顾曼桢找叔惠,才知道沈世钧已经结了婚。两个人就此,永远地错过了。

两个有情人都没有做错什么,可就是错过了。

这场爱情的命运,最终是由当事人之外的人决定的。

顾曼璐一方面甘于为这个家庭付出,另一方面内心又充满不甘心,当妹妹夺走了她初恋情人张豫瑾对自己的关注,她就彻底黑化了。

全家老小,之前吃的都是她的卖身钱,但她不敢记恨母亲、不愿嫉恨弟弟,而是嫉恨长得跟自己很像却可以上大学的妹妹。既然自己已经堕落了,那就把妹妹也拖下来,说不定还能延缓自己下坠的速度。

对《半生缘》里的曼璐,我与其说憎恶,倒不如说是心疼得紧。生活向来很严酷,她早就堕落了,只是不甘心妹妹踩着自己飞升,就顺水推舟把妹妹推进了深渊。

悲剧发生后,顾曼桢不是没有自我解救的机会,但这些宝贵的机会都被别人掐灭了。

如果顾母能稍微爱曼桢一点,就不会帮着顾曼璐隐瞒,可她到底是重男轻女的。她首先想到的是儿子的前途,因此,一碰到顾曼璐给的钱,就选择了三缄其口,让沈世钧失望而归。

如果顾曼璐的丫鬟阿宝能稍微有点正义感,帮曼桢送一封信出去,也许,顾曼桢也就得救了,可阿宝爱钱,也怕丢工作,她选择了出卖和背叛。

如果沈世钧的母亲收到曼桢的信后,能及时转交给自己的儿子,沈世钧或许也不会跟石翠芝完婚,但是,沈世钧没有,她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

所有人都因为自己肉眼可见的那一点点利益,选择牺牲别人一辈子的幸福。是啊,相比自己被蚊子咬后的疼痒,别人的残肢断腿又算得了什么呢?每个人到底都只是爱自己。

最终的最终,顾曼桢和沈世钧只能归结于命运。当命运不想让他们两个在一起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站出来拦路。

如果两人谈婚论嫁时,沈世钧的父亲或顾曼桢的姐姐能死一个,或两个都死了,阻碍他们俩结合的原因就不存在了,两个人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在一起了。

但,造化弄人,那会儿沈父和顾曼璐都硬挺挺地活着呢。

等他们都死了,沈世钧和顾曼桢也已经“回不去了”。

张爱玲写《半生缘》,写出了人面对命运的那种无力感。我们每天都在嚷嚷“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可是,命运在哪儿呢?你找得着么?

很多时候,我们的命运根本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由那些跟我们有交集的不三不四的人决定的。

比如,你坐上一辆出租车,但出租车司机当天太困倦,导致你出了车祸。

比如,你好端端在路上走着呢,突然有人跳楼,砸到你身上。

比如,你参加一场很重要的、能决定你前程的考试,可评卷老师刚开始评卷的时候尺度偏严,而你交卷比较早,最终,你以一分之差落榜。

又比如,原本你应该嫁给那个人,但神使鬼差和另外一个人结婚生子了。

你根本扼不住命运的喉咙,因为连命运在哪儿你都没本事找着。

人生的本质不过就是:命运给你的,你好好接着。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很多人觉得自己是可以扼住命运的喉咙的。但我觉得,命运特别擅长给人创造这种自大的幻觉。在我看来,就连你风光、健康,也都是命运允许的,可我们总是不愿意承认,因为这会伤害到自己的自恋。很多人以为我所表达的意思是“认命,别拼命”,行吧,“尽人事,听天命”的道理,我说太多了,不想赘述。承认命运的强大,与不幸处境抗争,二者并不冲突。
ps:没空读书的朋友,可加入“晏凌羊读书会”。全年总共有100本高分好书,横跨了不同分野、地域、题材、年代和作家,从多个角度满足书友们在知识结构完善、见识阅历拓展、实际技能习得等方面的诉求。每一本书,我会先研读和品味,将每本书的精华拆解总结,讲给大家听,让你15分钟就可以听完一本书,快速掌握一本书的精华内容。

对于每天很忙、时间紧张的伙伴来说,来到读书会,通过碎片时段每次只要花不到半小时,就可以十分通透地读完一本书。通勤的路上、午间休息甚至在跑步机上,都可以成为你听书提升的好时机。

现在,只要你加入“晏凌羊读书会”,就可以获得下面这本读书历。老会员续费169元就可以继续成为读书会的会员,在新的一年收听新的一百本书,还能获赠读书日历,扫下方二维码即可。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