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宋蒙战争:塞上悲歌与蒙古侵略西夏
荐文:
1979,再看中越谅山战役(橡树中越战争系列)
欢迎关注,与橡树同行微信:zhuerduo1222
公元407年,中国大乱。
当时,武功卓越的一代枭雄赫连勃勃自立天王、大单于。
公元418年,东晋将领刘裕北伐攻灭后秦,急于南归专权。赫连勃勃趁虚而入,攻取长安,在灞上(今陕西蓝田县)称帝,建立大夏帝国。
随后,赫连勃勃在塞北建统万城、统万宫,刻石城南,炫耀武功。
可惜好景不长。
二十余年后,鲜卑崛起。拓跋大军到处,大夏帝国灰飞烟灭。
——银州(今陕西榆林)以北、夏州(今陕西横山)以东地区(相当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及东南一带),便是古大夏帝国的疆域。
唐末,黄巢战乱。拓跋思恭率鲜卑、党羌军队与黄巢作战建功,被赐姓国姓。
由此,拓跋思恭摇身变成李思恭,受封夏国公。
麾下鲜卑精锐号称定难军,统辖夏、绥、宥、银四州,即现在宁夏、甘肃、内蒙古鄂尔多斯以南地区。
此后,李家世袭夏国公,乐得逍遥塞北,坐看隋唐兴亡、五代战乱、宋辽崛起。
转眼,便到了1038年。
这时的夏国公,便是赫赫有名的李元昊。
也算是致力民族复兴吧,李元昊这位夏国公很快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大夏。由此,偏安一隅的西夏,开始了漫长的对吐蕃、宋帝国、辽帝国的边境战争。
其中,以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最为出名。
西夏立国不久,即以此三战击溃宋军西北军精锐数万,尤其在河曲之战,西夏击败辽帝国皇帝亲征的十万大军。
就此,大夏帝国坐拥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凉、瓜、沙、肃十三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宁夏、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西南部。
就此,大夏帝国成为史上与辽宋鼎足有三的塞北强国。史称西夏。
西夏古国政治中心在现在宁夏境内。后来,蒙古以平定、安宁夏地,改中兴府为宁夏路。这便是宁夏地名的来历。
消失在历史的帝国——西夏是华夏文化重要分支。
这是后话。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便到了1205年——铁木真统一散布在如今俄国、蒙古国境内的各个部落,一个即将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的大蒙古帝国正在崛起。
当时,西夏与宋辽经过多次边境战争磨合,终于实现了相对的和平、稳定。
最为古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国家,西夏商业发达,城市富庶,百姓习华风,尚礼好学。
此外,西夏军制来自南北朝战乱鲜卑习俗“全民皆兵”。
虽然弱于辽宋,但是西夏自有自己强大的军队。如步兵“步跛子”,重骑兵“铁鹞”,当时与鼎盛的金帝国比较,并不逊色。
西夏军阵,非常独特。重骑在前,步弩在后,战则重骑冲突,若敌阵乱溃则步弩继之。
强大武备支撑,西夏并没有意识到空前的灾难正在降临。
1205年,西夏天庆十二年,宋帝国开禧元年。
这年,因为君主与教皇的拉锯博弈,遥远的欧洲充满着要塞、庄园、骑士、游侠点缀的田园诗意——这是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可德最迷恋的时代。
在中国南方,虽然宋金战争持续爆发,但战争更像是一种应景的事件。随着女真人长期在中国北方与本土文化交融,金宋战争也不再像早期那般歇斯底里。
战争没有影响自靖康国变之后,经过高宗中兴和“乾淳之治”的宋帝国。这时的宋帝国无论金融、科技、工业、航运、文学、艺术,都迎来了华夏文明的巅峰。
正如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当时,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之世。
当然,位于丝绸商路的西夏,却迎来了来自遥远的蒙古高原的敌人。
现在汉学史家总是喜欢把玩一些往事,对铁木真西征、南侵往事,总爱为铁木真每次杀戮,寻找、堆砌“正义”的注脚。
铁木真南侵西夏漂亮的借口,便是西夏收留了他的仇敌王汗之子桑昆。
其实,因为文明落后,蒙古各部火拼,历来都以野蛮、血腥著称。在蒙古各部中最为强大的克烈部比邻西夏,克烈部多为西夏提供战马——两国长期贸易,自然感情非浅。
火拼中,铁木真偷袭、杀戮、分配瓦解了克烈部,王汗西逃在乃蛮部境被误杀。桑昆逃经西夏,再到曲先(今新疆库车),被当地豪强杀死。
蒙古各部最为强大的,同时也曾经扶持铁木真崛起的克烈部,就此消失——克烈部曾经盛极一时,也有很多故事和东方基督教国王长老约翰传说。
现在,往事尘埃落定,谁都知道当时铁木真不过随口找一个借口。
蒙古吞并乃蛮部后,铁木真之所以急切南侵,无非想构成对金帝国的战略钳击态势。
金帝国的珠宝、黄金、美女、粮食,以及富庶繁华,人口稠密的北京、华北的广袤大地,对蒙古人是不能抵挡的理由。
就如一条饿狼,正对一块肥肉。
当然,以铁木真之蛮横、狡诈,他自然有很多理由南侵金帝国。但是,在蒙古尚未强大之前,蒙古绝不是金帝国这个东方最大帝国的对手。
南侵西夏,实则,就是蒙古南侵金帝国的第一个战略决策。
才具雏形的蒙古汗国并无直接挑战金帝国实力,按照铁木真迅速崛起的以战养战的绝招,他需要通过战争掠夺财富、人口。
同时,才统一的蒙古诸部矛盾重重,铁木真需要有一个敌人,一场战争用以化解这些矛盾。
西夏位于金帝国西部,位居丝绸之路富庶自不必说。
西夏只有城塞防守,国土并无长城战略防护,适合蒙古骑兵直来直去,驰骋纵横,直接打击西夏腹地。
在战略层面去看,蒙古征服西夏,便可以在得到西夏人口、物资等战争资源后,更可以由长城西段金国国防空隙直接攻击金帝国腹地。
国地处金源边堡长城西端,先征服西夏之后,可以从长城西端和西夏东境之间隙进攻金国,这样既避开长城之防,又保障了侧翼安全,一举两得。
由此,铁木真制定了以战养战,拖垮西夏的南侵方略。
铁木真崛起之前的北方诸国态势。图见,在克烈部被铁木真吞并前,古蒙古相距中国遥远。
这年,春暖花开,蒙古铁骑绕道漠北,杀入西夏边境。
第一次南侵西夏,铁木真并无大兵团决战意图,他的骑兵分兵袭击了瓜(今甘肃安西)、沙(今甘肃敦煌)等州。
这次袭击,随着蒙军奔袭路线,百姓习华风,尚礼好学的西夏君臣、军民从来未曾见识的惨烈、残酷的屠杀案件此起彼伏。
一时间,谈及蒙军,西夏无不谈之色变。
在掠夺了足够的财富,俘掳了足够的女人、工匠之后,铁木真很快便扬长而去。
西夏的西北边境山河破碎,遍地遗尸。这年,西夏桓宗为来自北方的威胁愤怒、惊悸、焦虑。
是年,西夏都城兴庆府改为中兴府。
1207年,这对世界历史,尤其对人类文明史而言,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
是年,亨利三世已经诞生。
其实,亨利三世在我们习惯的圣君、大帝的英明、伟大、武功、统一等表现上毫无建树,但是,亨利三世登基以后,他的英格兰王国,有了一种新的政治模式。
贵族、僧侣、骑士和市民参加会议,公议国家大事——人类史上最具现代文明意味的“议会”,横空出世。
可惜,在蒙军屠杀阴影里惶惶不安一年的西夏,在这一年再次迎来了蒙军的侵略。
有了第一次侵略,铁木真第二次出兵西夏,直逼西夏边境重镇兀剌海城。
铁木真放了一位牧羊人入城,向西夏军民宣称:
蒙军对于坚守不降的城池,破城之后,必屠尽城中之人。
据说,当时军民惊恐之下,开门投降。至于蒙军是否饶恕这些战战兢兢的西夏军民,史书没有记载。
到时蒙军占领兀剌海城后,该城就此失踪,再也已经无法考证。
同样,这次南侵,铁木真也抱定以战养战,掠夺为主的战法。
蒙元《圣武亲征录》、满清《西夏书事》记事:
蒙古驻斡罗孩城,四出侵掠,安全集右厢诸路兵以拒。蒙古主见夏国兵势尚盛,不敢骤进,逾五月,粮匮引还。
可见,这次南侵,蒙古人还是不具备与西夏主力决战的实力。
同样是掠夺一空,四处杀戮之后,在西夏军民惊悚、恐惧的目光中,铁木真率部大摇大摆离去。
转眼,便是1209年。英格兰王国。
一群与牛津市市民发生矛盾的学者一怒离开牛津,他们来到剑桥——于是,一所至今都在学术上傲视世界的大学就此诞生。
至2010年,这所大学诞生了9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2010年QS排名名列世界第一。
当然,这肯定不是出了林校长等“学者”型政客的北大。这是剑桥大学。
跑偏。当然,这些历史轨迹,足以让任何一个稍微清醒的人,由此自省。
这年,不出意外,现代中国国境里的文明古国大夏帝国,再次遭到来自遥远的北方的蒙古人的侵略。
1209年铁木真第三次南侵西夏,是蒙古首次亮相“国际舞台”的大兵团战争。
历来,蒙军战斗力被很多熟读蒙元自夸的史书的朋友惊叹为奇迹。
然而,蒙军之所以战无不胜,无非有三:
其一,当时的蒙军大规模“合法”使用签军冲锋。同时,根据战争情况,蒙军可以“合法”实施大规模杀戮震慑对手。
橡树认为,这便是蒙军威猛的来历。当时,东西方经历上一次大规模杀戮、战乱已经数百年,东西方文明均在稳步发展。
突然之间,闻所未闻、世所罕见的没有人伦底线的战法、杀戮,对作战对手军民精神颠覆,可想而知。
橡树认为,这便是蒙军威猛的来历。
其二,蒙古帝国自立国开始,便占据俯冲丝绸之路的有利地势,得以居高临下冲击丝绸之路漫长的东方一段的各国。
丝绸之路的东西两端,强国、大国林立。偏偏丝绸之路各段,很多部落、小国都是以丝绸之路商贸而立国,富庶之余,武备不足。
古代史传说中的丝绸之路上很多繁华的商业城市,多毁于蒙军侵略,甚至一些名城就此消失,至今城望不可考。
蒙古依靠强大机动,自由往返,由骚扰、打劫继而鲸吞这些小国、部落,财富空前暴涨,奠定了蒙军四面侵略的无穷无尽的军费。
橡树认为,这便是蒙军之所以可以连年发起侵略战争的物质基础。
其三,蒙古当时盛产战马,在没有汽车、坦克的时代,橡树分析认为:战马背负的不仅是一名骑士,更是背负着蒙古人歪打正着的战争效率。
试想,在没有热武器,都拼西瓜刀的冷兵器时代,蒙军战力之强,可想而知。
在史书记载里,总结、归纳出前人几乎没有注意的东西,这便是橡树写军史,最具橡树的风格的部分——其实,这不是自吹自擂,而是有着苦衷。
最近半年,境内外很多门户网站、博客窃取我的文章不予署名,这让我非常遗憾。
对比、分析、思考海量信息资料,再逐字逐句写成文章,本意与关注我的好朋友们权作公众号上隔空茶叙,却不料频繁遭遇侵权。
偶尔在文字里间插橡树字样,看似自吹自擂,实则辛酸防盗。
闲话休扯,继续了。
蒙古在征服高昌、西夏、花剌子模以及更多的丝绸之路等诸小国、部落后,得以迅速遏制丝绸之路。
不难发现,蒙古垄断东西方商贸,攫取、掠夺天文数字的财富,拥有了用之不竭战争资源和军费。同时,蒙古无意之间,更是垄断了东西方当时最先进的科技。
用东方的先进科技打击西方,再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打击东方,这便是蒙军之所以战无不胜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起第三次侵略之前,铁木真在蒙古征服了另外一个丝绸路上的重要商国高昌回鹘。
蒙军入驻高昌,不仅得到巨额财富,也使西夏的河西地区失去蒙夏间的缓冲。
这时的铁木真,已经成为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
在现代俄罗斯与蒙古国境内的鄂嫩河,蒙古各部酋长们,以及蒙古征服的周边小国、部落膜拜在铁木真的脚下。
短短数年,铁木真拥兵十余万,征服数百万平方公里,成为当时最大的暴发户。
这个暴发户,雄心勃勃,有了更大的“雄心”。
铁木真重赏、犒劳蒙军,再次激励了蒙军最高昂的士气。随后,他亲率精锐的全部怯薛军,以及3万蒙古精锐,对西夏发起战略规模的全面侵略。
在遭遇两次莫名其妙的蒙军侵略之后,西夏皇室和将领愤懑不堪。
得悉蒙军犯境,襄宗皇子李承祯当先挂帅,在太傅鲜卑讹答和西夏名将高逸辅佐下,率领有步兵“步跛子”,重骑兵“铁鹞”在内的5万精锐,正面野战迎敌。
这是有记载的蒙古帝国和西夏帝国第一次大兵团作战。
打仗不过就是打猎,杀人无外乎就是“射雕”——冷兵器时代这些麻木、冷血的战争理念,以及财富、女人的刺激,蒙古军队战斗力如何膨胀,可想而知。
此外,蒙军出征,士兵通常都有三五匹自备战马。同时,每一个蒙古士兵,几乎都随身带有奴隶。三五个,甚至十余个。
这些奴隶多来自蒙军对外侵略俘掳。平时,他们被驱使做杂役,战时,他们大多被迫在蒙军屠刀逼迫下,冲锋在前,担负消耗敌军的“签军”。
这3万精锐蒙军,至少拥有10万匹左右的战马,以及10万余的“签军”。如此一来,虽然仅有3万的蒙军,其声势浩大也是可想而知。
西夏主力遇到的第一波敌人,便是分两翼佯动包抄的蒙军骑兵——数量有限的西夏精骑“铁鹞”自然不是对手。
箭如飞蝗,如暴雨,机动有限的西夏重骑兵陷入被动。
塞外风沙弥漫,蒙军人马混杂,西夏军队第一次见识如此军队,几乎无法识别攻击、作战目标。
很快,以“步跛子”、“铁鹞”为核心,与辽宋金长期作战立于不败的西夏精锐,因为不习惯全新的战场的作战,处于不可逆的败势。
这是西夏立国以来诸多战事上非常悲壮的一幕。
沿袭南北朝中国军事贵族精神的西夏皇子李承祯拒绝了撤退,率领亲兵往来突击,死于乱箭。
同样,西夏副帅高逸在最后突击中,负伤被俘。最后,他拒绝带路攻击西夏边城翰孩罗城,不屈而死。
西夏帝国第一支精锐,就此一战,全部殉国。
随后,铁木真指挥蒙军向西夏太傅鲜卑讹答驻防的翰孩罗城席卷而来。
如今,在丝绸之路上繁盛一时的翰孩罗城的城望已不可考。
后来,经过契丹人和汉人等被征服民族文人们的联手的蒙元修史,蒙军攻略该城资料,以及其他类似的资料,同样也是零零星星。
零零星星的资料也可以清晰发现,蒙军攻城的第一梯队,便是长期俘掳的西夏、高昌和其他被征服部落、小国的平民充当的签军。
这也是西夏建国以来,第一次军民协作守城的战事。通常而言,军民协作守城都是面临绝境的选择。
攻防战尤为惨烈,蒙军伤亡极大,但是很快得到2万精锐支援。数次猛烈攻击之后,翰孩罗城陷落,西夏太傅鲜卑讹答被俘。
随后,具有超强机动力的蒙军抢在西夏败报飞传中兴府之前,便分两路钳击中兴府北方门户要塞克夷门。
贺兰山西麓,克夷门。顾名思义,这个要塞自然有西夏寄托克服北夷之意。
这里凭险据守的驻军,正是嵬名令公麾下5万西夏精锐。
嵬名令公,西夏皇室成员,是中国历史颇具悲剧色彩的抗蒙名将。
关外两山对峙,仅一径可通,地势险峻,悬绝不可登。克夷门地理限制也就使得蒙军无法取巧,兵力优势也无法发挥,只得迎面仰攻。
《西夏书事》记载,嵬名令公自山坂驰下,击败之。
两月之间,凭借地利,西夏军并不据关防守,频繁出关自山坂驰下击败蒙军——由此侧见,所谓蒙古精骑,正面战力也绝非神话。
以蒙元《圣武亲征录》、满清《西夏书事》记载,后来,铁木真乘夏军懈怠,据险设伏,遣游兵诱嵬名入伏,嵬名令公引军出击,中伏被擒。
总之,坚守两月,西夏还是失去了京畿门户。
就此,蒙军犹如狂潮,几乎以举国军力涌向中兴府。
这是有史记载的蒙军第一次围攻古中国的重要城池的首战。在第一批西域智囊出谋划策辅佐下,铁木真开始采用云梯、攻城车、弩炮。
攻势犹如惊涛骇浪,西夏经营多年,城池坚固的中兴府如是怒海里的礁石。
被史书记载昏庸无能,沉醉酒色的西夏襄宗李安全亲自提剑,上城墙指挥御敌。
同时,他急书宗主国金帝国寻求救兵。
这时的蒙古帝国虽然气势汹汹,毕竟立国未久。如是金帝国出军支援,金夏联军夹击,蒙军肯定不是对手。
如是金军以一旅偏师截断蒙军归路,所谓军神铁木真,恐怕早就成为俘虏。
可惜,纵观古今中外,很多悲剧的历史,多是托鼠辈们成全。
接到西夏求援,金帝国文臣武将纷纷以唇亡齿寒谏言出军。
可惜,史载美髯须,天资俭约,不好华饰的金主完颜永济,终究是最喜欢自作聪明,却又毫无见识的庸主。
在他看来,蒙军侵夏,不过是敌人相攻,我国之福也,何患焉的好事。
日夜翘首盼望金军支援的西夏君臣闻讯金帝国不愿出兵,愤恨流泪。
——后人多为宋帝国拒绝金帝国求援,反而联蒙灭亡金帝国的历史惋惜不已。其实,宋帝国也不过走了金帝国自取灾祸的老路。
所谓鼠辈们成全了“一代天骄”,颇具道理。
不然,谁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号称“天骄”盘踞华夏的一脉“黄金家族”,最后,在一个和尚带领的一群农民打击下,抱头鼠窜,几乎灭绝。
假设,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完颜阿骨打等任何一人活在当时,恐怕十个“一代天骄”叠在一起,也混不出什么名堂。
被铁木真视为庸懦典范的完颜永济,最后,自己也成为蒙军入侵的牺牲。就此,北中国的金帝国也陷入了人间地狱的惨景。
可悲。
成吉思汗广场群塑。鄂尔多斯,历史上大夏帝国的边城。如今再也看不到西夏的踪迹。
中兴府城内,西夏军民皆知蒙军暴虐,众志成城做最后抵抗自然异常顽强。
在西夏军民顽强抵抗下,才崛起的蒙古帝国自然也担负不起沉重的伤亡——当时,暴雨连天,聪明的铁木真计上心头,他想起了水攻。
铁木真下令拦坝引黄河水,水淹中兴府。
黄水滚滚,直捣中兴府,西夏军民无不哀嚎。正在铁木真眉开眼笑间,蒙古人粗制滥造的玩意般的水坝垮塌。
同样的黄水滚滚,直捣蒙军。
总是如此喜欢自作聪明的蒙古人用水倒灌自己,终究是军史上的一场笑话。
可惜,西夏中兴府被围困日久,军队缺乏战力,也就只好看着蒙军救灾抢险,狼狈逃窜。
蒙军退军驻扎克夷门,依旧对中兴府遥遥保持着战略威压。
这时,西夏寻求金军援军未遂的消息传来,铁木真大喜之下,写信劝降西夏,声称与金帝国属于世仇,与西夏不过兄弟芥蒂,愿意永远结好,共同攻击金国。
古中国的辽、宋、金、夏四国时代,辽国之外,西夏同样也是充满中国古代军事贵族精神的古国。
铁木真好言说尽,西夏也就愤懑着答应了臣服蒙古。
西夏襄宗李安全舍却爱女,并以财富、牲畜进贡蒙古,尤其恳请蒙军释放嵬名令公和太傅西壁讹答。
就此一节,也可侧见西夏襄宗于国,于大将、大臣的大义,并非庸主。
就此,蒙夏和约签署成功,蒙军也就兴高采烈丰收而去。
关于这次蒙夏和约,元蒙记载是西夏被水淹,情急之下求和。而更多考证,蒙夏和约确实是蒙军被水淹后,铁木真写信劝降,双方谈判签订。
前后颠倒的两种记载,颇具玩味。
此外,蒙夏和约还有一条对中国,乃至对世界史影响深远的条款,即西夏"附蒙伐金"条款。
就此,金帝国与西夏八十年和平葬送一日。
陆游,南宋文化标志性的诗人。
1210年,蒙夏和约,中国西北短暂和平中,继续孕育着更大的战乱和灾难。
这年,环渤海地震带爆发地震,直击京畿中枢,金帝国摇摇欲坠,军民无不惊叹天变。
入冬后,称霸北中国的东方帝国终于在北方边境,终于遭到了蒙军小股部队分路侵扰。
也就在这一年,更遥远的古中国南方,一位橡树非常敬重的诗人在病榻前,写就了我和你都熟悉的悲凉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释:今年,宋蒙战争和相关战史是我主要创作的系列长篇。因大多保持每日或隔日更新,所以,前后次序可能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