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智慧】书海觅“知音” ——闲话“择书要领”之一
读书最令人苦恼的事,莫过于不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样的书。许多爱好读书的人,当初大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面对浩瀚的书海,不是茫然失措,就是望洋兴叹。
的确,一下子就想找到既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又符合工作和生活需要的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际上,往往爱看的书,不一定是最需要的书,而最需要的书又往往不是爱看的书。况且现在不少人以盈利为目的,只讲经济效益,不求社会效益,搞得书刊市场鱼龙混杂,良莠难分。
前苏联作家巴比尔说:“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究竟应读哪些书?若了解这点,那至少要读15000本才行。”这既说明书海无涯,真伪难辨,也道出了择书之难。
人们常用“开卷有益”来说明多读书,必受益的道理。而开什么“卷”?却大有学问。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见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不仅“开卷无益”,有可能还会“开卷有害”。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所以,读书人应当掌握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
古人说“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功夫。”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读书宁可少些,但要精些。乏味的书不应在书架上占有一席之地,不该去浪费忠实读者的宝贵时光。”
掌握知识一定得要求精确,错误的知识有时比无知更加可怕。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书读了都有好处,特别是现在各种无价值的书堂而皇之地充斥市场,读书更应该注重选择。对初学者来说,有时会因一本选择不当的书,而铸成终身遗憾。一个聪明人,会有意避开那些对人生毫无益处的书刊,而精心选择对自己有所帮助的好书。
怎样认定好书呢?如果一本书能够鼓舞人心,给人带来勇气和智慧,培育高尚的情操,凭借这些,你就足以断定它是一本好书。《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中说:“遇着一本有智慧的、有力量的、正直的好书,是对青年有着重大意义的。
因为遇着一个新人,就常常可以决定你的未来的道路,你的整个前途。”读一本好书会使你更加坚强,更加聪明,更加坦然。
好书读得越多,你就越有智慧、越有本领和教养。生命既然如此短暂,而闲暇时间又如此之珍贵,我们就不应该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价值不大的书本上,不但在选择书的时候,而且在读书的时候,都应该学会从书中筛选出那些最有益于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的书来读。
许多书还没有看,又如何知道它是好书是自己所要读的书呢?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五种择书的简易方法。
一是读图书索引。把图书与自己专业所涉及的书目索引翻检一遍;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把与自己有关的图书选择出来。行家指出:在科学著作中,最好读最新的书;在文学著作中,最好读最老的书。当然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不新不老的书也是需要去读的。
二是读书目。拿到自己学习所需要的书刊后,不要急于看正文,而是先翻书的目录、前言、内容提要等作一下分析比较,找出本书前后章节的联系及重点章节,为读正文理出一个大致的线索,以提高读书的效率。
清朝学者王盛鸣说:“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知识好比是“鱼”,目录好比是“渔网”,竭泽而渔法,就是用目录这个“渔网”,在书海中全面地加以搜索,在同类著作中,辨别何者为优何者为次,何者先读何者后读,何者精读,何者泛读。尤其要注意先读“序”,因为序是书籍与读者的桥梁,更有便于决定取舍。
三是根据社会需要择书。这是因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使选择的书与工作和生活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是根据主客观条件择书。择书前首先考虑选择的书目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协调、得当,从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实际出发,选择的书目才有实施的基础。
五是根据自己特长择书。这是读书能否成功的重要内在因素。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书籍,学习起来兴趣也大,积极性也高,更有利于出成果。除此之外,择书应有虚心、审慎的态度,现在许多报刊专门开辟了荐书栏目,如“作家荐书”、“百字荐书”等,这不乏是读书人择书的一个好“向导”,但也要识别那些以推销和盈利为目的“荐书”。
好书是指引人生航船的灯塔,照耀灵魂的太阳。而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书就像教唆犯一样,诱人误入歧途。作为读书爱好者,应当选择那些有助于提高自己素质的好书来读,不受低俗书籍的诱惑,不给庸俗书籍以市场。
学而时习之,内修于心,外修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