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次在一把手面前表现的机会,该如何去抓住(一)?

前天,我们单位一把手召集开会研究材料,我全程参与,感受颇深,必须要一吐为快。

基本情况

我们单位是常委部门,一把手属于市领导。他是19年初,刚从省上下来任职的。

最近,部门正在筹备全市XX会议,这个会一年只开一次,算是系统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会了。

会上有三个材料:一是19年工作通报;二是20年工作要点;三是领导讲话。我被抽到了领导讲话组。

一把手属于专业型领导干部,能力非常强、业务非常熟,习惯于脱稿讲话。

他参加各类会议、活动,虽然相关处室都会提前准备好讲话稿,但他基本不用。所以,可想而知,领导讲话稿有多难搞。

领导讲话组由一位处长牵头,总共3个人参与,我来执笔。我们3个人每人负责写一部分,最后由我来统稿。处长不写稿子,就是指导统筹。

按计划,我们组要先拿出领导讲话的提纲,待审定后,才能正式开写。

前段时间,提纲报上去后,一直没回音。前天下午一上班,一把手的秘书打电话,让起草领导讲话和工作要点的两个小组,一起到他办公室研究稿子。

稿子是这么研究的:由牵头处长先汇报基本情况和写作思路,然后起草组成员挨个谈想法,接着是分管领导谈,最后一把手提意见。

会上研究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我也简单发了言,根据事后总结,有这么几条感受,供你以后参加类似活动作为参考。

从基础基本信息开始准备

接到开会通知时,我心里就在想,如果要发言应该怎么吧啦吧啦,我把写作提纲中每部分的思考、思路以及相关的参考材料,准备了一大推,哈哈哈,难得的一次表现机会,我得好好抓住。

噢耶!!!

没想到,等听完汇报,一把手第一句话问:我的讲话需要说多长时间?一下子把所有人都问住了,会议室瞬间安静。

会后,我才想明白,领导在坐下来的那一刻,估计才看到写作提纲。

第一次看自己讲话的稿子,肯定是从一些基本的信息问起,比如字数、页数、框架分几个部分、整体大概说多长时间,每部分说多长时间。

而对于写作组来说,天天看稿子、想稿子,留意的都是整体结构、内容摆布、遣词造句的具体问题,钻研得很深,恰恰容易会忽略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基本信息。

我们别把领导想成什么样的“神人”,第一次看稿子,也就是围绕一些面上的来谈一谈,绝对不会考虑得很深。

发言者的定位,“你是谁”得弄清楚

我们这组发言时,牵头处长先说,估计说了有10分钟,把思路都说清楚了。接着,一把手让其他人做补充。因为我是执笔人,所以第一个发言,但感觉自己没说好。

原因是,原先准备的东西,全被组长说完了,但又不想失去这次难得的表现机会,所以有点“为了说而说”的感觉。

此外,牵头处长在说的时候,自己不知怎么了,思想似乎抛锚了,压根就没有好好思考:如果接下来我讲,该讲些什么。

我说:为了写这个稿子,我们参考了一把手过去好多场合的讲话稿,本意是想表达:为了写稿子,做了很多准备。但一把手听了,笑着说:我过去就不用讲话稿,你们参考那没用。一句话就把我驳回,很是尴尬。

我反思,这种场合发言,发言者的定位很重要,刚开始准备时,就应该想好。

我们组的牵头处长应该是汇报主角,许多面上的想法,都应该由他来讲,作为其他人,应该把重心放到各自负责的部分,讲一些具体点上的思考。

比如说,讲话稿中第二部分是明年的重点工作,那就可以围绕重点工作,讲一讲每部分的内容如何归纳、提炼的,具体分哪些层次,每个层次的逻辑顺序是什么,这都是具体点上的思考。

此外,明白了发言者定位后,什么该讲、什么不需要讲,要有一个判断取舍。比如,会上,工作要点组的牵头处长在说稿子之前,就指着每位参与的同志,逐一向一把手做了详细介绍。这个细节,就很得体也很得人心。(未完,明日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