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用好四张考核卷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中国组织人事报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1日作者:通讯员 青组轩

发展卷

发展指标权重达80%,突出关键绩效指标

创优卷

运用标杆考核办法,评判改革攻坚、创新突破成效

特色卷

对不同区域实施指标、权重、任务差异化考核办法

激励卷

对优秀等次的区市单位,在干部提拔使用等方面重点考虑

本报青岛讯 (通讯员 青组轩)今年以来,青岛市健全完善全市综合考核体系,发挥好考核的导向、激励和倒逼作用,用好四张“考卷”,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用好考核发展卷,助力经济企稳向好。该市对各区市的考核聚焦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导向,考核主表中发展指标权重达80%,指标设置上突出关键绩效指标,抓住固定资产投资这个“牛鼻子”,打出“双招双引”“组合拳”,夯实招引大项目“硬支撑”,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同时,既加强居民消费、批发业销售额、新增消费市场主体等“内循环”指标考核,又强化外资、外贸、离岸服务外包等“外循环”指标考核。认真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要求,削减常规性、过程性工作考核,二级指标压缩20%,做到“加压不加码”“重绩不重痕”“提质不提量”。单独设置项目加分板块,突出质量优、难度高、体量大,建立健全项目考核台账,对实际投资百亿元以上大项目、世界500强项目等予以加分。加强过程管控,完善“月度调度、季度通报、半年评估、年终考核”工作链条。考虑到今年特殊形势,对投资、消费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首次实施按季度考核,一季度、半年、前三季度、年终成绩分别按10%、20%、30%、40%计入全年考核结果。

用好考核创优卷,引导各级创新突破。该市注重运用标杆考核办法,评判检验各市直单位改革攻坚、创新突破成效。设置业务目标、攻坚克难、改革创新、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党的建设六大板块,其中,业务目标实行“重点目标+创优目标”双目标考核。各单位围绕年度需要重点攻坚的“山头”“碉堡”,明确具体的突破目标和预期工作成效,申报1—2项创优目标,经“四级联审”后下发。首次组织专家对各项创优目标评定难度系数,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各单位对标全国一流城市,明确追赶标杆和标杆值。今年,全市76个市直单位,共申报了124项创优目标,有73项对标深圳和上海,占比近60%。实行“四维评价”办法,从创优性、攻坚性、创新性和效益性四个维度,对创优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全面综合考核评价。

用好考核特色卷,塑造新发展动能。该市在坚持共性考核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实施指标差异、权重差异、任务差异“三位一体”的差异化考核办法,引导激励各区域选准转型升级的“跑道”。考核内容“个性化设置”。新增主导产业考核指标,对每个区市明确3个主导产业,考核主导产业集聚度、营业收入增长率等内容,引导构建分工有序、互补发展的产业布局,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集群化、高端化发展。赋分权重“高低有别”。对全市9个功能区的考核,划分综合类、专业类两个类别,分类设置考核权重,体现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如,对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以及国家级开发区,外资、进出口指标设置220分高权重,引导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对国家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研发投入、人才等指标权重比其他类别高40%,推动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目标值“量体裁衣”。对外资、能耗、环保等14项指标,设置差异目标值。按照全市发展任务,结合区市发展实际,综合确定既符合实际又有挑战性的目标,激励各级“跳一跳,摘桃子”。

用好考核激励卷,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该市将考核结果与正向激励、政绩评定等方面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级干部防疫情、干事业、谋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精度,打造人人有感的激励体系。强化精神鼓励,通过媒体公开、全市通报、典型推广等途径,表彰先进区市单位;将工作质量与绩效挂钩,努力破解“打仗容易赏功难”的难题;加强事业激励,对优秀等次的区市单位,在干部提拔使用、职级职数统筹等方面重点考虑。加大力度,打造人人有责的约束体系。运用组织约谈、干部调整等多种形式,强化反向约束。今年上半年,对综合考核排名落后的2个区市、5个市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集体约谈,“一对一”点出存在的问题。同时,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在全市层面“曝光”落后单位整改报告,进一步传导发展压力。拓展深度,打造人人有为的联动体系。深化考事考人相结合,将综合考核与领导干部考核、公务员考核联动,实现各类考核奖励的有机衔接。实行考核结果与“一把手”和班子成员政绩评定、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评优比例的“双挂钩”。优秀等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个人考核等次直接确定为优秀;同时,对优秀、良好等次单位公务员年度评优比例予以提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