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蒙联姻逐渐衰弱,暗藏清朝格局变化,反映满蒙汉三族地位变化

  帝王家的婚姻也是有秘密的,比如满清的联姻策略。清朝初期重视满蒙联姻,之后逐渐抛弃,到乾隆之后基本就没有了。既然有规律,说明是清朝统治阶层刻意为之,必定跟维护统治有关。

  清初蒙古的重要性

  公元1644年崇祯帝自缢宣告大明灭亡,也正是在这一年满清入关,开启了统一之路。这一年意义非凡,因为在此前与孙承宗、袁崇焕等明朝将领,围绕关锦防线的对峙过程中,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女真部落在努尔哈赤手中逐渐完成统一;并且在皇太极手中改名,逐渐由女真向满人的身份认同转变。

  这里有一个被掩盖的事实,满清的主心骨建州女真原先跟其他各个女真部落矛盾冲突非常大。而关外本身存在着大量的汉人,最开始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主要是以奴役的手段统治他们。他们的邻居蒙古人,原先跟他们也不少矛盾,战乱不断。这三个矛盾,是大清(后金)统治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他女真部落,他们是采取改名,并且编成满八旗来强化身份认同;对于汉人由奴役转为提高成平民,并且以次一级的包衣奴才地位编进了汉八旗中进行团结;至于蒙古人,也编进了蒙八旗,同时进行联姻团结。由此可见满蒙联姻是满清团结这三股势力,为下一步入主中原做准备的一步棋。

  清军入关意味着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有共同的利益,那就是夺下中原王朝之后所能享受的种种特权。所以说清初满清八旗兵战斗力强悍,不是没有原因的。

  由此可见满蒙联姻对于清初的统治者来说非常重要,而且是代价很小的一种方式。

  过河拆桥抛弃蒙古盟友

  在统一天下之前,满、汉、蒙八旗兵三股势力总体比较均衡,但统一天下之后面对的可是人口数量远超八旗的汉人。形势一下子就变了,如果更好地统治汉人,远比团结满、汉、蒙八旗重要。

  为了达到目的,皇太极开启了重用汉臣之路,十分在意对汉人的招降工作;多尔衮实行了“易服剃发”策略,以高压手段迫使底层的汉人屈服;顺治、康熙等皇帝极力强调自己的正统性,修史美化明朝皇帝,甚至不惜到朱元璋陵墓前下跪,以博取汉人儒生的好感。如此多管齐下,很快便稳定了下来,甚至吴三桂发动的三藩之乱都没怎么费力就平定了。

  汉人反清复明逐渐停止的过程中,清初统治者们渐渐发现他们也面临着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的难题——如何处理这些桀骜不驯的八旗勋贵?他们是开国功臣,但难免倚老卖老,有可能影响皇权。比如鳌拜,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你看清初的统治者还是要走历朝历代的老路子,压制功臣。

  一方面他们将大量的八旗勋贵阻挡在关外,一部分听话亲近自己的留在朝中,然后又拉拢了一批汉臣,加以制衡,所以张英、刘墉、张廷玉等汉臣才能崛起,受到他们的重用。

另外一方面,汉八旗是包衣奴才的较低地位,是他们的跟班,威胁较小;但蒙八旗地位要高一些,与满八旗有一定竞争关系,所以清初统治者就不得不将他们阻挡在关外,留在蒙古高原。

  蒙古人被禁锢在蒙古高原之后,满清统治者为了防止他们叛乱,又实行了减丁策略,其威胁又进一步减少。这个时候联姻的必要性变得越来越小,故而从努尔哈赤到乾隆蒙古后妃越来越少,逐渐变成没有。

  汉人地位提高挤压满蒙联姻空间

  影视剧里经常出现“满汉不通婚”的说法,其实很多人都没理解对。实际在民间,满八旗与汉八旗是可以通婚的,满人真正不可以通婚的是非旗人的汉人(除汉八旗的汉人)。

  至于统治阶层则比较复杂,皇帝贵族是可以跟汉八旗联姻的,但尤其汉八旗是包衣奴才的地位,比较低,导致联姻现象非常少,要到清朝后期才逐渐增多。

  光绪年间满人跟非旗人的汉人通婚禁令就取消了,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汉人地位提高的体现。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朝廷重要官职基本是一个满人官员为正,一个汉人官员为副,汉人高层官员的数量与权重也是一直在逐渐上升的。嘉庆之后,汉人官员慢慢超过了满人官员。到了晚清基本都是汉人官员说了算,比如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等。

  由此可见,汉人地位的提高,满汉联姻变得重要起来,逐渐增多了,自然会进一步挤压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的满蒙联姻的空间。

结语

  自古以来联姻都是各大家族与统治阶层获取利益或者维持统治的重要手段,大家都是各取所需互相利用罢了。当对方势力衰弱,或者利用价值变低的时候,自然就抛弃了,转向有利益需求或者更强势的一方,这是多么现实啊!

  满蒙汉联姻策略变化使我想起了一部分国人喜欢中西联姻生出混血宝宝的心理,本质上还是对西方强势文明的崇拜。当这些人真正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文明的强大,这种崇拜感自然会消失。

  最后喊一下口号:自强不息,文化自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