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 古琴一曲东流水,王心葵渠园遇知音

明人冯梦龙话本小说《三言》中有篇《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殊不知子期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式的传奇故事,也曾在老济南西门外东流水上演过。两位古琴名家,一个是被章太炎誉为“中国音乐第一人”的王心葵,一个是辛亥革命风云人物夏溥斋。1918年王心葵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国乐导师,1921年逝世后北大《音乐杂志》转载了昔日知音好友夏溥斋为之撰写的《王露传》。

王心葵(1877—1921),名露,字心葵,号雨帆,又露白,山东诸城城关人,近代诸城琴派著名代表人物。清末至民初间,王心葵曾三次游历省城济南,并于大明湖畔创办德音琴社。其间与夏溥斋结为知音好友莫逆之交。

夏溥斋藏晋代古琴猿啸青萝

当年夏溥斋住西门外东流水,其宅名“渠园”书房名“云护读书楼”。夏隐居北京后更名夏莲居。今夏莲居《渠园外篇十种》所收《明湖片影》与《鲁东稿》两种均为渠园云护楼遗稿。《王露传》即收入《鲁东稿》中。

高山流水《王露传》

《王露传》发表于1915年刊登于济南《大东日报》。大东日报为山东民进党的机关报,夏溥斋为该党之副部长。夏溥斋在《王露传》中开宗明义即云之曰:

王露者诸城人,先世饶于。至露幼独嗜音,于音独嗜琴。比长益倾产广其好。以故四方审音之客,终岁接于庭。斋舍中宫羽铿锵歌笑之声达昏晓。蓄一琴古而声异。居游以偕,珍之逾球璧。获佳材,手自规仿。声发越渊洪几出于雷张上。

这段话说了三个意思。一是说王露属于世家子弟,家中广有资财,而他对琴情有独钟,千金散去毫不足惜。二是说他收藏有一张名贵异常的古琴,无论在家还是出游都随身携带。三是说王露为制琴高手,其所仿造之琴,可与古之名家相媲美。

北大国乐导师王心葵中年照

王心葵幼承家学,饱读诗书,长于词章。他15岁起跟随邑中名士王心源学琴,昼夜挥弦、三载而通其业。继之演习王冷泉传谱琴曲,勤学苦练,道业精进,凡十二年。王冷泉为金陵派,王心源宗虞山,王心葵则兼具两家之长,被世人并称为“琅琊三王”。其学琴有成之后即携琴出山云游四海以广见闻。文中曰:

尝登泰山过孔子庙,求先代之遗音,北走燕赵,道大梁,南之楚,越淮、下湘,历吴越,验声俗之变迁。东渡海,遍考所谓噌镗鞑殊制之具。携风涛以归,艺乃愈邃。章太炎氏,闻其声于日本谓人曰:国无乐,蒙大耻辱久矣,朝枢乃甚无人,即不知有山东王露者何也。

“东渡海”即指王心葵1906年去日本留学。“所谓噌镗鞑殊制之具”是指各种西洋金工管弦乐器。在日本王心葵入孙中山同盟会结识民报主编章太炎。章氏屡闻其奏,曾慨叹说:中国一直没有国歌,实在是莫大耻辱!只可惜清廷有眼无珠,不知山东还有个叫王露的人啊。民国二年经评选定汪荣宝所写《卿云歌》为国歌,章太炎力荐王心葵为国歌谱曲,其在致函教育部荐文中道:“以不佞所闻,山东诸城王露为中国音乐家第一,自俗乐胡琴、琵琶、俗歌二簧、梆子,上至琴瑟编钟古音雅奏,皆能为之。”

那么夏溥斋与王心葵又是相遇相知于何时何处呢?

湖月琴声云护楼

夏溥斋在随后一段文字中说到了他与王心葵的交往。其曰:

岁甲寅,余于历下闻其言,深叹异之。继数聆其奏,益倾赏。于是露之禅精敝神,忘寒暑以为之,亦既二十有余年矣。…

岁甲寅为公元1914年,此时夏溥斋为岱北道观察使。《王露传》中写得颇为精彩传神的一段,即是写他与王心葵乘瓜皮艇挥桨东去,携琴月夜泛舟大明湖的情形。

余尝与秋夜乘瓜皮舟艇泛舟明湖,囊琴载茗泊古历亭下。月霁波澄凉微至,相与洒然乐甚。益移蒲荷深处,为一再鼓水仙天问之操。鱼鸟栖机,万籁清沉,方从容动缦。冷冷,抑藏毓养,以穆然相见太古之盛;而发浩渺幽悠无涯之思。不知乎天地之大,而古今为久矣。

明月当空,秋风送爽,两人泊舟历下亭下品茶夜话相谈甚欢。兴之所至复又移舟荷花深处,待鱼鸟栖眠万籁俱寂,王心葵方才抚琴弹奏,而夏溥斋则在洒然独赏之际已不知天上人间今夕何夕矣。“为一再鼓水仙天问之操”,即请反复弹奏《水仙操》与《天问》(《离骚·天问》)两支经典古曲。王心葵不但精于古琴还善弹琵琶。古琴只为知音弹琵琶则为众人挥。此即文中随后云:

时于广座中,以琵琶应客请。急章促节,故为激楚之声。砉然数扣,众喧毕止。其春闺秋鸿诸弄,书写艳郁之思,哀号凄切之情状。寂历淋浪夺人悲喜。而垓下一曲,尤诡肆骇闻者。于是泰山南北,啧啧称王露善琵琶。而露遂怅然载琴东归。益徜徉于庐山九仙之间不复游云。

1914年秋后夏溥斋即被袁世凯调离山东调往河南,先为豫西观察使,后为汝阳道尹。翌年秋筹安会又大肆鼓噪拥戴袁氏称帝。不与时人同庆调的王心葵遂也返回诸城老家,其间北京教育部曾奉令函请王心葵入部正乐,被他拒绝,后又派专使礼聘,王又却之。在诸城西施巷耕云堂王心葵专心督工制琴,监制古琴数十张。完成琴制造专著《桐集》。

故夏氏在《王露传》文末云:

郓城夏伯子曰:庐山者,庐敖所由避秦处也。余既允序其所著书,辄先为之传。盖以深悲夫古艺之日就沦寂。而露且垂垂抱琴以老,为可慨也。

云天相隔两年之后,两人又在历下喜相逢。于是两位知音好友之间又演绎了一出渠园桐珠联璧合的琴坛佳话。

当年东流水何宗莲的何家花园

东流水夏宅渠园当距此不远

渠园桐谢知音

这桩故事见于夏溥斋《王露琴歌并序》中。其在序言中有云:

又明年,陈情得告,辇至历下,诸城王心葵,闻余归,携自制二琴为,启囊促轸,韵绕梁壁。咸诧为雷张再世。心葵曰:此常材急就者耳,得佳植徐营之,固当倍胜。予示以囊材,睇视跃然曰:是足运吾思矣……

“又明年”即为1916年。是年夏溥斋辞职返回山东济南,王心葵闻讯携两张自制古琴前来渠园祝贺其重归故里。夏则从河南汝阳带回一些制琴的绝好材料金丝桐。王一看即兴奋地跳了起来,说有此材我的设想足可以实现了!原来这些金丝桐是汝阳城南老屋改建时拆下的废旧落方料,夏溥斋以新直木材替换下来购之以归。随后王心葵即在夏宅渠园住下来。画好图纸请来工匠监工制琴,用了三个多月,制成金丝桐古琴三张。王心葵用之对客弹奏,举座惊叹叫绝,众皆欢赞不已。再拿此前携来之琴与金丝桐所制之琴对比弹奏,则其所发之声则全被金丝桐琴盖过,若影依光之下冰融于水之中。而夏对王制琴之术也彻底叹服,视为仙人而神乎其技矣。其间两位知音还携手合作,共同用千年金丝桐仿制古琴多床。至今乐家中仍有收藏此琴者,无不以绝世珍宝视之。

王心葵在夏宅渠园居住之际,正是他于大明湖畔创办德音琴社之时。当时报名参加德音琴社修习者颇多。王开课授徒教授古琴琵琶及中西音乐理论,培养出湖北詹澄秋,济南向峻卿、李华萱,沂水顾海门等二十余知名琴家。1918年王心葵经由章太炎推荐,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乐理研究会国乐导师。

清末民初老济南西门外之东流水

国乐导师王心葵的到来,在北大校园内兴起一股学习国乐的热潮。乐理研究会经常举办王心葵古乐演奏会,每次都会吸引一千多师生前往观赏。北大古乐演奏会闻名京华四九城,时在中国大学读书的王统照但凡闻有这位故乡老琴师的演奏会也必携几位同学追随亲聆之。其间王心葵教出了许多擅长古琴琵琶的优秀学生,并撰写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和曲谱。只可惜其执教北大未及三年,便于1921年11月17日溘然病逝,年仅44岁。

为悼念这位国乐导师的英年早逝,北大《音乐杂志》特转载了六年前《大东日报》上夏溥斋为之的《王露传》。

王门弟子忆当年

北大《音乐杂志》主要创办者为王心葵。

自1920年3月创刊至1921年这位国乐导师病逝止,音乐杂志共出版两卷20期。当时该刊作者基本都是北大音乐教授或海内著名音乐家。然而其中发文最多者却是一位署名“李荣寿”的籍籍无名之士。这个“李荣寿”何许人也?此人即为昔日大明湖畔德音琴社跟随王心葵学琴的济南弟子李华萱。李华萱(1895—1965),原名李荣寿,祖籍江苏宿迁县,出生于济南。幼年随其父亲学习京胡。民初曾随山东高等学堂音乐教员李佩芝学习西乐,其后又随王心葵学习古琴。民国时代李华萱曾先后在山东各地及湖南长沙等处中学与师范,从事音乐教育凡四十年。1952年由青岛中学调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任教。1954年后任山师艺术系主任。

2007年秋李华萱之子李毅飞曾登门给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刘再生教授送来四本先父所遗珍贵史料文本。其中一本为李华萱手稿《音乐寄零》。随后李华萱之女李明李笑琴又送来一张早年父亲与师兄合影的老照片复印件。

李华萱在这本手稿《音乐寄零》自序中云:“余幼年读书于历下明湖之滨,时己酉年夏,适东武乐家王露心葵先生自东瀛归来,寄居山左公寓,倡设音乐传习会于题笔堂,余以爱好音乐之故,前往报名入会。”

己酉年为1909年,李华萱时年14岁,就读于明湖之滨济南官办中学堂,三年后免试入山东高等师范艺体科学习音乐与美术。当年王心葵设音乐传习会于题壁堂,位于明湖南岸寿佛楼,亦相距中学堂西去不远。

老照片为李华萱与师兄沂水顾海门之合影。其在两旁题记中云:

民五夏,王师心葵寓济南之渠园,与夏溥斋先生至厚。渠园者,溥斋先生之别墅也。寿不时往从王师学琴。师兄海门亦舆焉。次年分袂,各自东西,忽忽十阙寒暑,心师已归道山,溥斋亦因事东渡。适海门缘去省山东会馆事,代表来青州,州各机关同仁在范公亭设宴欢迎。得瞻夏公壮武将军祠,寿与海门抚今追昔,低徊不能去。爰籍祠前共影以为纪念,并祝溥斋先生之早赋归来也。

卯仲夏李荣寿。 “民五夏”为1916年,正是王心葵居住东流水夏宅渠园,用千年金丝桐仿制古琴之时。此照合影于青州范公亭园内夏公祠门前,“夏公壮武将军”为夏溥斋先父云南提督夏辛酉。“丁卯仲夏”为1927年,此时渠园云护楼已人去镂空。所谓“溥斋亦因事东渡”即指夏溥斋因遭张宗昌通缉而逃亡日本。

山东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李华萱

而此时身在青州的李华萱并不知道,王师心葵知音好友溥斋先生其实已于去年——1926年由日本归国,正病卧津门。但夏溥斋也因祸得福,其在停泊大连港时意外购得晋代古琴一张。其后夏溥斋即凭借此琴了却了一桩当年他与王心葵携手合作而未能完成之心愿。

寥廓云天万古心

夏溥斋1925年冬逃亡日本后于第二年冬归国,被大风雪阻于大连港。穷极无聊在港口闲逛古物市场时,于一家小店购得一张晋代古琴名“猿啸青萝”。此琴为辛亥后从清皇宫流出之物,被某亲王货于一日商。由名贵异常,店主索价一千块大洋,十年间无人问津。夏溥斋囊中羞涩拿不出这么多钱,只得拍电报向天津友人借钱。坐等五日待汇款到后购得以归。

1932年后夏溥斋隐居北京更名夏莲居,住京城鼓楼帽儿胡同。以其所藏古代名琴为镇宅之宝,故书房即名晋唐宋琴斋。时京城琴界领袖查阜西住帽儿胡同夏宅附近,闻之后遂于1954年春节登门拜望这位莲公。查氏在其晋唐宋琴斋遍观所藏古琴,看到猿啸青萝后惊叹不已倍加称赏视为奇琴,并当场亲手抚弦弹奏其发声宏越极为润透谓之平生前所未见。其后查阜西又带名琴家管平湖前来夏府观看猿啸青萝。管平湖观赏之后更是爱不释手。即提出想将琴借回家中细加观赏,并可将其重新调声修缮使之九德俱全完好如初。

管平湖弹奏古曲《流水》图

当年夏溥斋在济南渠园时曾与王心葵共同研习古琴曲《幽兰》与《广陵散》二操,而未能卒业。管氏本为其山东忘年旧友,18年前曾经这一未了心愿托付于他。此时遂借机旧事重提,允诺一旦管平湖打谱成功,愿将以猿啸青萝琴相赠酬。两年之后的1956年,管平湖终于将《幽兰》和《广陵散》曲谱打了出来,轰动当时中国琴界。夏溥斋果不悔前言,即将晋琴猿啸青萝慨然相赠。并请丹青高手作了《名琴授受图》,夏则自题诗九首以志此事。其在《题名琴授受图》前言中有云:

幽兰广陵两谱,四十年前,曾与王心葵演习未能卒业。心葵已逝,余亦忧患余生,无志于此。平湖妙指天才,精力未衰。二十年前,曾嘱其习此二曲。赏能有成,足为琴林一大贡献。今幸得完此任务,嘉其勤勉,慨以海外所得猿啸青萝古琴为赠。此琴为平湖多年想往而未能得者。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航行者”号太空船上天,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带有“地球之音”的金唱片,共录世界名曲二十七段,其中代表中国的乐曲就是管平湖演奏古曲《流水》。据说即是用夏溥斋相赠这张晋琴弹奏的。

琴棋书画曾是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琴被称为“大雅知音”更是士所必修。大雅知音不传久矣。尽管“知音”这个词儿仍时常挂在当今文人嘴边,成为彼此之间相互标榜的代名词,但真正能闻琴而识音者恐怕不多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