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对智能网联汽车研究经历的感悟与思考

作为计算机研究员,成长股定价永远是绕不开的,这里面既要探索高估值的合理性,又要找到低估值的市场原因。因为当你面对形形色色的股票时,每天的波动和定价是那么的奇怪却又合理,认知层面的不同造成了买入和卖出,探索其中的定价逻辑就变得非常有趣了。

回到成长股的估值,在我的研究框架里,企业的成长性是最重要的,这种成长既有来自于细分赛道的快速增长,又有来自公司围绕核心能力的横向或纵向延伸,本质上就是找处于高增长赛道的平台型企业。第二,就是找那些技术越积累越有优势的细分赛道或公司,因为软件边际复制成本很低,商业化市场容易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即使不能做到赢家通吃,这样的赛道或公司也能有相对稳定的毛利率,并且龙头公司有份额持续提升的可能。第三,就是商业模式的升级或者议价权的提高,商业模式的升级主要就是从项目型向产品型、云化SaaS发展,这意味着通用性更好,对应着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即利润增速>收入增速>人员增速。而当一家软件公司有了定价权后,它的市值就会向着理想空间不断试探,而这无疑在今年的资本市场得到了充分验证。

回到智能汽车这一板块,年初首席石泽蕤老师敏锐地发觉了汽车行业的变化,由首席掌控研究方向,我作为攻坚小兵不断深挖公司。在持续探讨之后,我们共同构建了智能汽车研究的框架1.0,这一步主要是找到了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完成了成长性第一步的前半步。核心逻辑总的来说大概有五点:

1、智能座舱、ADAS渗透率提升速度,要比自动驾驶的普及和车联网路侧设施来的更快,如果从业绩上推公司,还是要侧重在智能座舱上;

2、如果不考虑供应链的年降,在大屏化、多屏化、高清化的趋势下,智能座舱整体增速大概有10%~20%;

3、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下,硬件变得通用化,价值占比下降,更多功能由软件定义,并且座舱操作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智能座舱软件增速要比整体更快;

4、供应链模式发生变化,中立的第三方软件服务商承担了相比此前更多的软件价值量,全球的几个大的汽车软件服务商增速其实都很快,普遍超过了40%的收入增速;

5、高通芯片、安卓操作系统在智能座舱中份额提升很快,而这恰恰是中科创达的优势,这使得它的增速要比其他几家竞争对手快。

其实这里面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因果论据支撑,尤其是供应链模式变化这里。现象的探索本身就是不易的,而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更多地要通过上下游调研去不断摸索,它的竞争对手、客户都是打开认知新世界大门的重要抓手。当现象-原因-结果可以串起来之后,最终就会形成非常完整的逻辑支撑,而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恰恰就是研究的乐趣,这种乐趣本身也会传递给客户,而如果市场还能有反馈,自然就是惊喜中的惊喜。

5、6月份拿着智能汽车研究框架1.0不断跟买方小伙伴交流,发现这还远远不够,探索是无止境的。接下来其实就是探索行业特性,公司毛利率能否稳定?商业模式升级趋势如何?这是研究框架2.0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利润增速能否高于营收增速和人员增速。在这一部分,我们拆解了公司上下游,发现芯片和操作系统的适配需要耦合,我们了解到各家芯片设计理念都有所不同(架构、时钟、晶振都不同),而且有延续性。如果没有和芯片厂商的合作经验,就很难理解这些公司的设计理念,最终导致操作系统适配过程中出现大量工程化问题。这意味着行业其实越沉淀越有竞争力,技术壁垒会通过新芯片的迭代逐渐构筑,而恰恰我们也发现在芯片迭代之后,公司市占率有所提升。当因果再次碰撞,研究乐趣油然而生。商业模式升级的探索则相对简单一点,通过走访几个主流车厂,不断印证我们的判断,而研究框架2.0则主要对应8-9月份跟客户的交流,当时推荐标的已经有了些许的把握。

进入10月份,在调研工业软件及工业互联网行业时,意外发现自己重点覆盖公司的一个细分业务竟有爆发式增长,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公司平台能力的延伸,而这种平台能力的延伸恰恰是公司业绩超预期的根源所在,于是在10月份完成了研究框架3.0,把公司平台能力做了更深入探讨,并构筑起来一个较完整的公司研究框架。

当然,认知过程的深化是无止境的,框架3.0之后还会有4.0、5.0。科技公司突破认知是一种乐趣,分享认知更是一种乐趣。回想自己4月份详细梳理了irobot每个产品的出售时间和亚马逊销量,发现今年中科创达的物联网业务将高速增长,而市场此前预期过低。当时谨慎地给一位买方小伙伴打电话,得到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来自小伙伴的表扬:“芳博,这是你讲得最好的一次”,但其实我的这位老乡她说错了,讲得最好的永远是下一次。就在写稿之前,一位买方小伙伴又把我推荐给了其他小伙伴,在完成7场路演之后,再一个电话已经是快晚上12点了,作为行业新人,共同成长、共同战斗其实另有一番乐趣,而我要做的就是打造最好的“研究产品”分享给我的小伙伴。

最后,我的研究生涯才刚刚起步,感谢研究所各位前辈的不吝指导,感谢各位上市公司领导的亲切分享,感谢各位客户的思想碰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传递认知是科技股研究员最大的乐趣,剩下的交给时间,等待认知被验证的乐趣。

CHARACTER INTRODUCTION

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学学士、硕士,2019年万得金牌分析师、2019年金麒麟分析师获奖团队成员,2019年加入中信建投,主要覆盖智能汽车、工业软件等细分赛道领域研究。

SAC登记编号:S144011908008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