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约弘毅:滕固校长诞辰120周年

滕固
(1901.10.13—1941.5.20)
按:2021年10月13日是中国美术学院(时称“国立艺专”)第二任校长滕固先生诞辰120周年。
1938年,即将辞别国立艺专的林风眠校长,在沅陵写下对学生的临别赠言——“为艺术战”。这四个字可以看作是国立艺专西迁的精神向导,融尽了蔡元培美育的理想,林风眠艺术运动的重担,尽管它是在西迁途中产生的,却饱含着立校之初先辈们呕心沥血的期望。
同样是1938年,国立艺专迎来了新任校长滕固,他制定了一个传统底蕴十足的校训——“博约弘毅”。他释“博约”为“归纳”精神,即科学精神,“达于学问则为发见,达于艺术则为创造”,而滕固本人即为此精神的忠实践行者,他先后留学日本、德国,因其美术史学成就具有发轫之功,被今人誉为“中国现代艺术史学的奠基者”。他为国立艺专树立起坚实的学术根基,即使是在家国危难之际,也不要忘记对待艺术所应持守的深沉的学术研究态度,这是他在“博约”精神上的表率意义;在国家危亡之时,“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尤显深切,所谓“士”,是有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每每在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更需多出些壮士断腕之决绝,“弘毅”就要求艺术家必须成为这群人的一份子,以艺术为武器,抱以“知有国而不知有身”的献身精神,成为上前线的民族复兴之战士。
虽然抗战期间,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但“博约弘毅”不是空有一腔爱国热情,它规定了国立艺专的历史使命,既有立学之法,又有为人之道,将古训之旨置换成“急起直追,力自振奋”“立志做大事及人生服务”的时代要义。这是在战争年代里可贵的理智,这一份理智带着战火焦灼过后的悲壮与凛冽,会让人更加懂得中华民族得以千年屹立不倒的精神力量究竟来自哪里。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训及释义
 
本校校训“博约弘毅”四字,取自论语,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刘宝楠正义:“博学于文,则多闻多见可以蓄德,而于行礼验之,礼也者履也,言人所可履行也。凡人能以所行纳于轨物,而无所违,是之谓约。”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包咸注曰:“弘大也,毅强而能断也。士弘毅,然后能负重任,致远路。”刘氏正义:“士之志,任重故贵能弘,道远故贵能毅。”大哲之所教示,前贤之所引申,义至明显,我人立身行己,贵乎博约,开物成务,期以弘毅,愿诸生身体而力行之。
博约之义亦通乎学问艺术,章学诚曰:“学贵博而能约,未有不博而能约者也。博而不杂,约而不漏,庶几学问醇固。”博为约之阶程,故约建基于博,约为博之深造,故博完成于约。唐书裴行俭传:“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昔人往往以器识为本,文艺为末,是殆不然,器识资见闻,故欲其博,文艺臻醇美,故欲其约,盖亦博而能约之谓也。所谓博约不外乎归纳精神,亦即近世之科学精神也。此精神达于学问则为发见,达于艺术则为创造。
校训释义

本校创立于抗战发轫之秋,民族存亡,系于一发,国家休戚,匹夫有责。我人于曾子弘毅之旨,尤须深切体认,服膺勿失。夫在抗战酣激,将士沐血,同胞死难,老弱沟壑之时,我人犹得享受国家之教养,国家之厚我者至矣尽矣。我人宜急起直追,力自振奋,恪遵总理立志做大事及人生服务之明训,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以身许国,知有国而不知有身,挽救危亡,复兴民族。苟人人能负重任,人人能致远路,则不特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而世界人类亦将同蒙福利。完成一己之志业在此,所以图报国家者亦在此,诸生勉乎哉。

校长  滕固

民国二十七年双十节


与本校教职员诸先生书
 
滕固

本校教职员诸先生道席:

固受事两载,行役西南。讲肆再迁,暂安村舍。自审才辁力薄,未敢言劳。辱承诸君子匡助,差无陨越,私衷感纫,匪可言宣。每念遘兹屯蹇,校势缀旒;物力艰难,设备缺乏,筚路蓝缕,不啻流离,苟非大有为之人,难期措置学校于磐石之固。是以吁恳教育部免去职务,另简贤能。呈辞再三,迄未俯准。今者,敌寇窥觎南服,徼外未夷。在教育部未准去职以前,大义所昭,何忍褰裳遽去!惟当更凛风雨同舟之谊,益策驽骀十驾之愚。第校事杌陧,非伊一朝,贞观未显,化迹犹滞,固谬膺斯任,履薄临深。内外责难,交于一己。清宵自省,悚惕兼怀。纵是非或淆于今听,必功过自定于他年;恩怨初无所容心,毁誉亦置之度外。值兹学年更始,惟愿与诸君子同心戮力,扶植艺教,生就教训,为国育才。谨将鄙见数端,胪举于后:

一、提高学术水准,树立笃实之学风。严格教学,增进学生课业。

二、确立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务使一一为国家有用之人材。

三、以本校艺学之造诣,唱(倡)导社会,期于恢宏艺教,建设国家新时代之艺术。

四、以自律互助之精神,改善学生生活,创造新环境。

五、遵照教育部指示,集中事业,樽节经费,缩小各项范围。

六、健全事业机构,增加实务效率。

国立艺专校徽
凡此数端,皆系最低限度之措施,亦固与诸君子夙昔所同之抱负也。简而易行,期于必济。创开新局,树定根基;运会转移,在斯一举矣。兹欲与诸君子共勉者,见仁智于学问,无伤大体,纵聪明于偏至,有损圣功。深望诸君子上体国家艺术教育之重寄,内抒公忠豁达之雅怀,共荷钜艰,襄成厥业。不独固与学生之幸,亦国家教育之幸也!谨布区区,诸维亮察,专此敬颂教安。

滕固 谨启

(1940年)七月一日


与本届毕业同学诸君书
滕固

本届毕业同学诸君:

今日在这荒村中,四壁萧然的环境里,略备粗劣茶点与诸君话别,我不禁生起无限的感慨,特简单与诸君说一说:

现在我们神圣的抗战已到最高阶段,正在胜利可必的时候,国际风云也愈加紧张,我们应该感觉着自己责任之重大,而且也应该怎样坚定我们必胜的自信心。

我们为什么到这里的?全校师生为何流离转徙到了这乡间?这一段沉痛的经历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上,永远不会磨灭,而我们每一次团叙,就有每一次新的检省。稍有血气的人,当然感觉到应该怎样将自己拔出这环境,创造光明的将来。于是我们自己知道,在这里我们不是作山林隐逸之士,而且这地方也不是世外桃源。

学府由来是民族复兴的策源地,譬如德国柏林大学便是很好的先例。当年Fichte所贡献于德国民族者,到今天我们更确定其伟大的价值。

无庸说,现在诸君都是要上前线的民族复兴的战士。我所耿耿在怀者,便是诸君的训练尚未十分充足,虽诸君的意识皆能在正道上向前发展,然而学殖与能力还有多少应该增益的地方。因为现在都是青年,正来得及兼程迈进,我也正希望因这一点而渐能减轻我所抱的殷忧。

诸君所操的武器是艺术。我曾反覆说过,我们这新时代的艺术,其特质必为笃实雄健,表现我民族的美德,足以陶铸一个开物成务的世代,而使之绵延无极。肩荷这一个使命,我们自觉责任匪轻。怎样以平实深厚的素养为根基而上达崇高伟大的极诣,这几年来诸君早已熟闻,此后应当以全力实践。在我国这样的时代是汉、唐,在欧洲是希腊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庶几相近。至若舍本逐末,趋小道,尚新奇,蔽于物欲,堕于畸形,为我们今日所当切戒。

1940年,滕固校长与国立艺专毕业生合影(滕留寅先生旧藏)

现代艺术学者,大都致力于追寻创造的渊源,求其精神因素之所在。虽然学说分歧,大致是归到艺术家的人格,这人格不单是伦理的,而是包举其人之精神、行业以及时代反映等之总体。有第一等人物,才产生得出第一等的作品,我从来不希望你们落入第二等。中外历史上第一等的艺术家不少,古人之所能者,今人应该也能,西洋人之所能者,我们又何尝不能,所谓“有为者亦若是”,这是我们时时刻刻应当共勉的。

滕固

(民国)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国立艺专校歌(滕固作词,唐学咏作曲)

 来 源 校友会
 文 字 |刘元玺
 编 辑 |庞   洋 赵雨岑
 审 核 |徐   元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融媒体工作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