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史:疟疾,从30000000到0

cr: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经过 70 年的努力,中国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消除疟疾认证——对于一个在 1940 年代每年报告 3000 万病例的国家来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今天(2021年6月30日),我们祝贺中国人民摆脱了疟疾。他们的成功来之不易,而且是在几十年有针对性和持续的行动之后才取得的。通过这一公告,中国和越来越多的国家一起,向世界表明无疟疾的未来是一个可行的目标。”

中国是世卫组织在西太平洋地区近30多年内唯一一个认证已消除疟疾的国家。该地区其他已消除疟疾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1981 年)、新加坡(1982 年)和文莱(1987 年)。

“祝贺中国消灭疟疾,”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区域主任葛西武博士说。“中国为实现这一重要里程碑所做的不懈努力表明,强有力的政治投入和国家卫生系统可以导致消除一种曾经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疾病。中国的成就使我们向实现不受疟疾侵扰的西太平洋地区的愿景又迈进了一步。”

在全球范围内,有 40 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世卫组织的无疟疾认证——包括最近的萨尔瓦多(2021 年)、阿尔及利亚(2019 年)、阿根廷(2019 年)、巴拉圭(2018 年)和乌兹别克斯坦(2018 年)。

一、中国的除疟历程

从 1950 年代开始,中国的卫生当局为有风险的人提供预防性抗疟药物,为生病的人提供治疗,努力定位病例并阻止疟疾的传播。国家还大力减少蚊子滋生地,在一些地区加大了家庭杀虫剂的使用力度。

1967 年,中国政府启动了“523 工程”——一项旨在寻找疟疾新疗法的全国性研究计划。这项工作发动了来自 60 个机构的 500 多名科学家,终于在 1970 年代发现了青蒿素——这种青蒿素联合疗法 (ACTs) 的核心化合物,是当今最有效的抗疟药物。

世卫组织全球疟疾中心主任佩德罗·阿隆索博士指出:“几十年来,中国的创新能力对应对疟疾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全球范围内起了示范作用。中国政府及其人民一直在寻找新方法来加快消除疾病的进程。

在 80 年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广泛测试使用经杀虫剂处理的蚊帐(ITN)来预防疟疾的国家之一,远早于世卫组织的蚊帐推广。到 1988 年,中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发放了超过 240 万张蚊帐。此类蚊帐的使用使得相应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大幅下降。

到1990年底,中国疟疾病例数已下降到11.7万例,死亡人数减少了95%。在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的支持下,从 2003 年开始,中国加强了人员培训、设备更新、药物和蚊虫控制,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病例;10年内,病例数下降到每年约5000例。

2020 年,中国在连续 4 年报告本土病例为零后,申请了世卫组织官方消除疟疾认证。消除疟疾独立认证小组的成员于 2021 年 5 月前往中国,以证实该国的无疟疾状态,并确定防止该疾病复发的计划。

二、抗疟关键

中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免费的。作为该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所有中国人都可以负担得起疟疾诊断和治疗服务,无论其法律或经济状况如何。

有效的多部门合作也是成功的关键。2010年,中国卫生、教育、财政、科研、发展、公安、军队、警察、商务、工业和信息化、海关、媒体和旅游等13个部委联手在全国消灭疟疾.

近年来,中国通过严格遵守“1-3-7”战略的时间表,进一步减少了疟疾病例数。卫生机构在一天内必须报告疟疾诊断;到第 3 天结束时,卫生当局必须确认病例并确定传播风险;并且,必须在 7 天内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

三、持续监测

存在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风险仍然是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在云南省南部,该省与 3 个疟疾流行国家接壤:老挝、缅甸和越南。中国还面临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其他疟疾流行地区返回的中国公民输入病例的挑战。

为防止疾病复发,该国加强了对高危地区的疟疾监测,并积极制定局部疟疾控制举措。在新冠期间,中国一直通过在线平台为医疗服务者提供培训,并举行远程会议以交流如何及时发现并追踪疟疾,以及其他议题。

注:

疟疾由受感染的按蚊传播。如果不及时治疗,它有可能危及生命。 症状包括高烧、头痛和发冷等。

世卫组织上一份《世界疟疾报告》称,2019 年全球共有 2.29 亿疟疾病例。2019 年死于疟疾的人数约为 40.9 万人,而 2018 年为 41.1 万人。非洲占所有疟疾病例的 94%。

Transpress ,集聚翻译精英、行业领袖、资深媒体人、国际问题专家、高校知名学者,致力于推动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良性发展,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招募各语种优秀编译志愿者,简历请发送至transpress@126.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