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汉原名张耀卿,1925年生,洛宁县陈吴村人。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卢氏、陕县、洛宁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8年,他参加洛南县农村工作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陕州土改重点村工作组组长、陕州地委宣传部干事、陕县文教科副科长,并当选陕县人民委员会委员、陕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由于“历史的误会”,32岁的张耀汉回乡当了20年民办教师。1979年,54岁的张耀汉复出,任陕县二中副校长。先后当选陕县人大代表、陕县政协副主席。其间,曾任三门峡市第一届政协委员、河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他总想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除干好学校工作之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用。光阴如梭,岁月难留。弹指一挥,到了1986年10月。张耀汉办了离休手续,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久,县委决定让他担任任陕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陕县党史委员会顾问。张耀汉高兴之余,常常感叹已是夕阳余辉。所以,他总是勉励自己加倍努力,在有生之年把余热全部发挥出来,实现入党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生命最后的十余年里,张耀汉老当益壮,作出了许多成绩。张耀汉离休后,先后在三门峡市、陕县、洛宁、卢氏等市、县报纸、文史资料上,发表的回忆文章有《洛卢涧北的洛师抗日游击队》《投奔桂五共谋抗日》《血战陈吴寨》《铁骨铮铮 正气凛然——悼念马志远烈士》《沉冤昭雪 以慰英灵——忆陕县地下党县委第三任负责人赵建昌同志》《豫西山区的播火人——忆原陕县高中校长、市政协副主席关周光同志》《在战争硝烟中诞生的洛宁中学》《陕县教师心中的丰碑——忆原陕高校长、陕县政协三届副主席乔星南同志》《对区立中学地下党活动的回忆》《卢氏城内的文化书店》《情系崤山——一位老县委书记的风范》《傅作义与三门峡工程》《花园口与三门峡》《永不褪色的红旗——记陕灵地委宣传部长兼卢氏县委书记赵致平同志》等。这些资料填补了上述县、市史料的空白,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同时,也给一些先烈树起了高大的形象,让他们的后代知道了前辈的英雄事迹,增加了对党的感情。如:马志远牺牲时,女儿马月霞才半岁多。她读了《铮铮铁骨 正气凛然》一文,从大营来到县城找到张耀汉,含着热泪说:“您的文章让我看到了爸爸,听到了爸爸的呼唤,在心里树起了爸爸高大的形象……。我要把您的文章珍藏起来,像爸爸那样工作和生活。”陕县关工委为了加强对青少年教育工作,选定温塘“陕县烈士陵园”、大营“周总理纪念馆”、西张村庙上的“血泪井”、八号桥的“杨连弟烈士纪念碑”等十余处红色资源,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耀汉和县党史办主任刘全生负责为这些教育基地编写简介。他不顾年老多病,白天深入现场采访知情者,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晚上在灯下撰写稿件。有一段时间,他生病住院,稍好一点,就不顾医生“禁令”,在病床上写起了稿子。陕县关工委举办的每一次报告会,张耀汉都积极参加。他在报告中联系当地烈士英雄事迹和革命斗争实际,讲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张耀汉还经常代表关工委去做挽救失足少年的工作。他说:“我要把自己的心血化为雨露,去滋润祖国的未来,去浇灌人类的明天。”张耀汉叔伯兄弟十个,其中老四耀华国民党时期曾任区长、科长,1949年去了台湾,曾任考试院秘书、台大国语教授。两岸音讯隔绝数十年,但亲情隔不断。1984年由美籍华人曹先生牵线,张耀华、张耀汉兄弟通了信。从此,鸿雁往来,互诉衷肠。10年间,兄弟之间传书竟达400余封。张耀华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儿子都在上大学,他们都知道自己老家是河南省洛宁县陈吴村。我指着地图叫他们加深印象……”后来,张耀汉帮助侄儿鹤年、侄女香春去香港与父亲(张耀华)见了面。他还托侄儿带去洛阳唐三彩骏马和甘肃当归,寓意“望马当归”。张耀华睹物思亲,决定先申请移民美国,然后回乡探亲。不料猝患重病,卧床不起,归根夙愿终未成行。但耀华夫人王文香曾四次回大陆探亲。她在张耀汉陪同下,赏三峡美景,游西安名胜,看祖国变化,享天伦之乐。王文香曾在来信中感叹:“我们非常想回大陆玩,非常想念家乡亲人。假如两岸统一了,自由往来,该多好!”张耀汉常给在美国的侄儿、侄女去信,介绍家乡变化,提醒他们勿忘祖根,热爱祖国。侄儿、侄女都表示听从他的教导。1992年,张耀汉的侄女张怡平应他的要求,给三门峡化肥厂寄来许多先进的化肥生产资料,帮助该厂跨入河南省一级先进企业。人们都说这是“海外联谊,科技兴厂。”1997年“五一”刚过,张耀汉邀请好友——陕县党史办主任刘全生去他家作客。刚进屋,张耀汉就迫不及待地向客人吐露了一个多年的愿望:在他入党60周年之际,要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棵“灵芝王”捐献给国家,供医药、生物界搞学术研究。这棵灵芝伞盖呈酱红色,椭圆形,长32厘米,宽25厘米;双柄黑红,高13.4厘米。客人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灵芝,这是十分罕见的宝物啊!张耀汉告诉他:“这是我1977年在家乡金山庙的深沟里拾柴时采到的。几十年来,我一直把它视作祥瑞之物,秘密珍藏。现在,我已到了风烛残年,灵芝的事你就帮我办一办。把我的心意转告组织,算是我对国家的贡献。”刘全生看着老友期待而又兴奋的目光,紧紧握住张耀汉的手,说:“您放心,决不负托,一定办好!”刘全生后来在一篇题为《一株灵芝 一片丹心》的文章中写道:“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了老干部赤诚的心,看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精神。这是比灵芝更加宝贵的财富。”是啊,1997年张耀汉当民办教师的时候,还戴着“右派”帽子。他每个星期天都要上山拾柴。否则,家里便无法把“生米煮成熟饭”。在那样艰苦、贫困的日子里,他没有把灵芝卖掉,补贴家用。1992年,张耀汉病重住院,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他不让家人用灵给他滋补养身子。他要在入党60周年之际,把这颗灵芝献给国家。一片丹心,日月可鉴!从1990年到1997年,陕县县政府、三门峡市政府、河南省关工委先后授予张耀汉多种荣誉称号,给予他表彰、奖励。2002年7月,张耀汉因病医治无效在三门峡去世。古溪在《为了共产主义的千秋伟业》一文中写道:“了解张耀汉的人都说:他的晚年和青春一样灿烂,他的暮曲像晨歌一样高亢。”“张耀汉,一朵火红的晚霞,无时不在放射着灿烂的光和热!”张耀汉的晚年如此受人赞扬,给人一个重要启示:人生最美不过夕阳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洛宁历史上的十个“第一”
作者简介:张泽民,1949年生,陈吴乡陈吴村人,中共党员。退休前曾任县政协办公室主任、文史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