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右旗四个超级震撼的景点,此生必去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位于阿拉善盟中部,龙首山与合黎山褶皱带北麓,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45.25千米。阿拉善右旗境内有巴丹吉林沙漠、海森楚鲁怪石城、额日布盖大峡谷和曼德拉山岩画群等四个超级震撼的景点,一定要去看一看。

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沙漠,总面积4.92万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横跨阿拉善盟三旗,其中大部分在阿拉善右旗境内。“巴丹吉林”是蒙古语的译音,“巴丹”是由“巴岱”演变而来,究竟是人名还是地名已无从考证。“吉林”的意思也有两种说法,一是由藏语“哲让”演变而来,意为地狱,另一说法是数词,六十的意思。在阿拉善右旗境内2.8万多平方千米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生活着24户100多位牧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50~60毫米,年蒸发量大于3500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0-80倍。在这种极端的情况,沙漠中竟存在着大量的湖泊,有说113个,有说144个,不过这些都不是准确的数字,因为沙漠的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千米至今未被人类涉足。

巴丹吉林沙漠中已知的最精华部分,已开发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有被称为“五绝”的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和寺庙。吉格鲁沙峰海拔高度1700米,相对高度502米,比撒哈拉最高沙山高出100米以上,为世界最高沙山,被称为“沙漠珠穆朗玛峰”;鸣沙山在这里到处都是,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称,无际的沙海中,沉闷的鸣沙声犹如飞机轰鸣,数千米外清晰可闻;音德日图为咸水湖,奇特的是湖中心有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孤立礁石,上面有108个泉眼,日夜不停地涌出甘甜的泉水,且水质极好;巴丹吉林庙坐落在庙海子边,始建于1755年,是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庙宇,庙宇白墙金顶,汉藏混合的建筑特点别具一格,有“沙漠故宫”的美誉。

巴丹吉林沙漠有两条穿越线,一条是旅游公司的旅游线路,有各种景点;另一条是当地原住牧民的线路,走的人不多。

海森楚鲁怪石城。位于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克苏木境内,距旗府所在地巴丹吉林镇180千米。“海森楚鲁”为蒙语音译,意为象锅一样的石头。此处得名“石城”不晚于清朝康熙年间。景区面积二十余平方千米,漫山遍野都是风蚀地貌形成的奇石怪岩。观音打座、鳄鱼嬉戏、骆驼负重、美猴问天、猎鹰归来以及12生肖象形石等惟妙惟肖。其中最负盛名的景观有“蘑菇云”、“卧驼”、“猪八戒”、“呐喊”、“乌龟出海”、“玉兔望月”、“龙舟”、“绵羊”、“一群大象”等。 景区内有数股泉水,最大的一股称为“石城泉”,又因泉水所在的巨大原石形同一尊卧佛,所以又被称为“卧佛泉”。泉傍刻有“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十五日高台县府李亲来到此石城泉”的字样。山中还有条梧桐沟,生长着300多棵梧桐树。

额日布盖大峡谷。位于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南50千米的红墩子山中。大峡谷景观超级震撼,被称为大自然神奇和无穷魅力的天然博物馆。峡谷由北向南呈人字型,长约5千米,地势隐蔽。谷内幽静深远,牧草茂盛,宽处有三四十米,窄处仅几米,两侧橙红色岩崖高耸,陡峭险峻,高达数十米,最高处可达七八十米。旭日斜照,蓝天映衬,显得层次分明,金碧辉煌。岩体是由一层一层岩叶叠起来,就像一本本厚重的历史书。

峡谷中“宝塔”林立,怪石成群。由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凿,风化的岩崖造型奇特,骆驼,狮子,鬼形,蛙形,鸟形,骑士人,魔幻城堡,春笋拨节,老妪等象形岩石不胜枚举。一线天因从谷底仰望,犹如一条细小曲折的裂缝而得名。此处岸壁层层叠叠,布满大小石洞,许多石洞相互沟通。是鸟儿和岩羊,山兔等野生动物的天然巢穴;峡谷中部的半空石崖上有一巨石兀出,型似龙头,又似驼头,被当地人尊称为神石;文字塔崖高100多米,十分险峻。崖底有一巨大石蛙,张口向上,祈求着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曼德拉山岩画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境内的曼德拉山中,距旗府所在地巴丹吉林镇约207千米。曼德拉系蒙古语,意为升起、兴旺、腾飞,在这里具有山势高峻之意。在东西3千米、南北6千米的山地上,发现有4234幅岩画。这些岩画以其历史久远、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古朴粗犷的特点被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岩画的创作时间为远古到明清的各个历史期,跨度约有6000年左右。岩画由羌、月氏、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所绘制,造型技法有凿刻、磨刻和线刻等。画面内容为狩猎、放牧、战斗、日月星辰、寺庙建筑、舞蹈、竞技以及游乐等。岩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形态和自然环境风貌。

阿拉善右旗这些旅游景区景点与江南的“山清水秀”有着很大的反差,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沙漠中也不总是风沙漫漫,大多时候是微风习习甚至无风,很值得前往一游。需要注意的是沙漠中夏季是很热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