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精神熵”影响了吗?

发布时间:2021-07-05

临近期末,工作量不断增加,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办公室的小A却经常都在闲聊,看课外书,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并不多,然而每一次工作都可以及时上交并完成地很好,很多同事对此产生了疑问,同时也表示羡慕,羡慕小A的工作效率高。

在多次之后。

小B忍不住问小A“怎么样会有这么高的工作效率。”

小A思考了一下,回答说:“其实我每天晚上都有加班1-2个小时,因为白天事情太多,而且办公室的人出出入入的,我集中不了精神,也做不了事情,只能把一些很急的,或者比较简单的先做了,晚上没有人在办公室的时候把其他的完成了。”

小B:“每天晚上1-2个小时能把白天5-6个小时的工作做完,效率真的好高。”

小A:“因为晚上注意力可以很集中,这样子效率也好。”

听完小A和小B的对话,办公室其他同事都开始讨论起来。

小C说:“以前上学的时候,也是喜欢晚上学习,感觉只有晚上才学的进去,因为觉得安静。”

小D说:“我是在图书馆才学的进去,因为觉得大家都在努力学习,自己不好意思玩。”

讨论之后,大家都发现,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而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因素在于事情太多,环境太杂,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集中注意力。

在《心流》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名词“精神熵”,熵是一个物理概念,它表达的是系统的混乱程度,越混乱,熵值越高。系统很稳定,熵值就低。

熵值增加表示系统从有规则到无规则,从有序到无序状态的演变。人的大脑里的念头或注意力若不能专注,就跟水分子一样,一片混乱。

“精神熵”指的就是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这种状况持续过久,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当发觉收到的资讯与目标亲和,精神能量就会源源不断,没有担心的必要,也无须猜疑自己的能力。

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与任务无关的念头被屏蔽,也屏蔽了日常的琐事,大脑高速运转,心力非常有规律、有秩序地去高效地完成任务。

我们不再怀疑自己,只因为我们得到了明确的鼓励:“你做得很好!”积极的反馈强化了自我,是我们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照顾内心与外在环境的平衡。

在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能深度工作,在注意力破碎状态下只能肤浅工作,那怎么样可以让我们保持最优体验,远离精神熵呢?

一、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佛朗西斯科 西里洛首创的,他为了让自己培养时间观念,用了一个状如番茄的厨房定时器给自己计时,因此这种工作方法被成为番茄工作法。

操作非常简单,即设定一个番茄钟为25分钟,在25分钟内专注工作,然后5分钟休息时间;3-4个番茄钟为一轮,之后休息10-25分钟。学校里的课堂设置就跟番茄工作法类似,重点在于能让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专注,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至于让大脑过于疲劳,导致效率减低。

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学习和工作,有助于提高对时间的感知力和掌控感,很多人在长时间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后,都发现自己的执行力和个人自律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个方法中,最重要的要点是,这25分钟必须是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而不是自欺欺人,比如,我设置了25分钟用来写作业,这25分钟中,我花了5分钟整理工具,5分钟倒水喝水,只有10分钟是真正用于写作业。

这并不能提高效率,真正的番茄种应该是25分钟内,除了写作业什么都不做,包括上厕所等行为。

二、

设置专注小任务

小任务指的需要的时间较短,不需要过于力气的任务。这些任务看似不起眼,但是却是锻炼专注力的好方法,小任务需要有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与能力匹配和及时的反馈。

明确的目标不能是宏观的,是要落到实处的小目标,比如暑假开始的时候,设置一个一个月内必须完成所有暑假作业,就是一个宏观目标,这个目标会让我们没有明确的安全,从而导致在前面的一个星期会想着,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慢慢来,导致效率降低。

一个落到实处的小目标应该是要具体的,比如每天完全2张卷子。具体的目标可以让我们的更加专注。

与能力匹配的任务指的是任务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太多也不能过于简单,比如暑假一天做2张卷子,对一般的学生来说是合理的,但是对于成绩很好的学生来说,可能就过于简单了,他们可能会边做卷子,边玩别的,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

对于一些差生来说,一天1张卷子对他们来说可能已经是很勉强才能完成,如果是2张卷子,他们会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也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与能力匹配的任务才能让人们在工作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及时的反馈在于每次任务完成之后,要有及时的反馈,这种反馈包括完成了任务,可以对自己进行一定的奖赏,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给予惩罚或者是反思,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什么。只有及时的反馈,才能让自己再下一次也能集中注意力。

三、

对任务进行归类

在工作过程中,很经常会遇到任务之间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这些任务需要的是类似的资讯。把有关联的任务放在一起解决,有利于减少资讯的干扰。

没有联系的任务同时或者先后进行,会因为前摄效应和后摄效应的影响,从而导致了资讯的干扰,也就是说精神熵值增加。

所以,在工作之前,应该对任务进行归类,把同类型的任务放在一起,按完成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把紧急的工作先处理,一般来说,一旦任务到了截止时间,大脑会产生“危机感”,可以让我们的注意力更集中。

四、

设置合适的环境

设置合适的环境,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场”,我们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场”,在这个“场”中,我们只能做一项任务,比如图书馆,大部分人都认为在图书馆中学习效率最高,因为我们踏进图书馆,就会有一种感觉,在这里玩闹是不对的,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地方,这就是“学习的场”。

我们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场,这个场的功能要单一,比如学习场,只能学习。在这个场的时间久了,我们的效率也更高。现在有很多育儿专家也利用这个方法来引导孩子吃饭的效率,在餐椅上只能吃饭,不能玩玩具。时间久了,孩子坐在餐椅上就会安静地吃完,等吃完饭后再玩玩具。

“精神熵”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专注力,但专注力是可以培养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摆脱“精神熵”的影响提高专注力。

参考文献: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
朱漫,董浩《自主学习
原创:win&冰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