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不只是票房,更是人才培养

《流浪地球》对中国科幻电影来说,就像是刘慈欣之于中国的科幻文学的意义,是质的变化和提升,甚至是跃升。

中国电影从第五代开始,九十年代以后基本上就放弃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

中国的科幻电影这些年水到什么程度了呢?以至于长江七号都算是科幻电影了。其实看过的人都知道,这只能算是一个有点特效的普通电影,完全不算科幻电影。

所以吴京这次公然说,流浪地球你让我评价,我没法评价,因为没有参照系,因为以前都是空白。

别人也无法反驳,因为这是事实,至少就中国电影来说,确实就是这样,之前就是空白。总不能说小龙人也是科幻电影吧?

从制作的水准来说,就像战狼二是最接近好莱坞水准的动作片一样,流浪地球是在制作水准上最接近好莱坞水平的中国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的后期制作个特效,按照导演的说法,75%是国内团队完成的,剩下的四分之一是聘请的好莱坞的团队。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国的电影工业的生产能力实际上已经是水平比较高了,只要你能提出设想和要求,制作是有能力满足绝大部分要求的。

这个制作能力非常关键。按照吴京的说法,这部电影参与拍摄和制作的人达到七千人之多,这恐怕也是前所未有的规模。

而且,就像吴京自己说的,这些人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新起点,为接下来的中国科幻电影培养了七千个可以来之能战的人才。

这就像自己研制大飞机,重要的是用一个项目自己为自己培养了一批人才,然后具备了接下来不断研发和升级换代的能力一样。

核武器也是一样的。因为这样的制作能力是建立在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基础上的,没有这样的工业生产能力,也不会有这样的想象力。

比如印度的宝莱坞这些年也是被认为电影生产能力很强水平很高的,但是你让宝莱坞拍一个流浪地球试试看?他们没有这个能力。

假设好莱坞的科幻电影生产能力以前是十分,那么中国以前的科幻电影最多只有二分。而现在因为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也有八分了。和好莱坞也还是有差距,但是已经大幅缩小了。

这就是流浪地球的意义。第一,实现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从无到有,第二是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中国科幻电影从此就在一个新起点上了。

还有第三个意义,和战狼二一样,这个片子没有用什么一线明星,所以片酬在成本中占比很低,但是票房很成功。

冯小刚曾经说,中国电影之所以傻,是因为中国观众太傻了。但流浪地球说明,中国观众不傻,并不是只看明星不看内容的,只要内容好,没有明星也一样是可以成功的。

这对现在动辄把七八成成本用在片酬上的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启发,有助于走出现在迷信明星和各种流量明星的恶性循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