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汕头人,你卡知老汕头埠的“番薯街”、‘’灯笼街”、“鸡仔街”在地块

作为汕头人

你卡知汕头有一条街叫做‘雨伞街’

你卡知汕头有一条街叫做‘番薯街’

你卡知汕头有一条街叫做‘灯笼街’

你卡知汕头有一条街叫做‘米行街’

「斌说潮汕」

潮汕奇特街道名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斌姨音频

昔日汕头埠有10多条行业性聚合的街道,其中有些街道以行业特征冠以街路名,还有些街道名字与行业不搭边,但约定俗成,另有行业特征的名字。这些街道,沉积着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应是汕头埠文化的组成部分。

老汕头埠有条“雨伞街”,有条“番薯街”,还有“米行街”、“收找街”、“舂米志街”、“灯笼街”、“客栈 街”、“柴秤街”、“鸡仔街”。这些名称源自这些街道的行业性聚合,是“民间称呼”。像我90多岁的母亲一样的汕头埠老居民,只知这些街道的“民间称呼”,不晓“官名”叫什么,而年青的读者,则可能鲜有知道这些“民间称呼”出于何处吧?有兴趣者,请跟我一起去逛逛这些老街吧——

雨伞街——旧公园内街和国平二横

据老辈人说,雨伞街有多家制作雨伞的作坊,制作是主业,修补是副业。
上世纪40年代末期,雨伞街上出现一家“王志和补肾丸”,由此说明,至迟那个时间雨伞街的行业已不“纯种”了。

汕头埠过去流传着两个与雨伞街有关的俗语。

一、“咸过雨伞街打桐油”。

二、“雨伞街桐油荡”。

番薯街——利安一直

番薯街,在新拓建的利安北路北端西侧一段。拓建前的街名似乎是利安一直(北段)。

据说潮汕俗语“会算 除,扱米换番薯”这句俗语是源自番薯街的。喻义是“做事不精明”。

灯笼街、柴秤街——福安街

“灯笼街”口突兀起高楼

福安街已融进老城区拆建后新盖的几幢多层住宅楼。原先的福安街,呈东西走向,东起自同平路,西与潮安街接界,只有五六十米长,还有几条横卷。福安街、荣隆街、潮安街这个片区拆建后,福安街的名字没有保留,只保留原来福安三横位置的几幢新住宅为“福安三横”,原福安街东端的巷口堵住了,耸立了一座马蹄形多层建筑物,门牌是“同平路2号”。

福安街连带几条横巷是汕头埠比较早形成的街区,当时还是清末时期,汕头埠还没有电灯(汕头埠1905年始有电灯),也未引进煤油灯,夜间室内照明用花生油或腊烛,出行提灯笼。此外,行铺和居家门前都要挂一盏灯笼,行铺的灯笼上写铺号(店名),居家的灯笼上写族望。至于宫庙祠堂,更要用到灯笼,祭祀庆典,也离不开灯笼。

有需要就形成产业,福安街这一带不知何缘因而形成制作灯笼的行业聚合地,因此称之谓“灯笼街”。1905年以后,汕头有了电灯公司,后来又有了“臭土灯”、“洋油灯”(煤油灯),灯笼照明的功能逐渐丧失,灯笼的需求量日减,灯笼街的行业功能转换,到了上世纪20年代上半叶,升平路、同平路筑成,这片地区人气渐旺,成为商住区,福安街成为肉菜副食品市场,称之“福安市”。到了上世纪30年代汕头沦陷前,五福路西段的一条街巷辟为“信荣市场”(与福安街相距100余米),“福安市”的功能让位于信荣市。消失了肉菜市场功能的福安街,不久又形成为制作柴秤的行业聚合地,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人们大多称它为“柴秤街”。

米行街——永安街

永安街是汕头埠很有名气的老街,近几年来媒体多有介绍它的文章,特别提及它的别称是“米行街”,它还是“公元”的发祥地,诸如此类的已知信息,此处不重复,只补说一二件尚未揭秘的旧事。

永安街最先是粮食栈房一条街,后来开了多家粮食贸易行,故名“米行街”。再后来不少粮食贸易行兼营其它业务,此类行铺招牌都不标明营业内容。我查了1946年的汕头电话簿,永安街安装电话30家,其中一家是“华侨火柴工业社汕头办事处”(永安街59号),一家是“第七战区兵站总监部”(永安街74号),一家是黉利栈(永安街49号),一家是“光祥昌布行”(永安街35号),其余26家都是不标明营业内容的商行,如“集大成行”、“开源行”、“集成昌行”、“顺泰行”、“万兴昌行”、“亿兴行”、“广大行”、“德丰行”、“锦祥行”……一条街的行铺,招牌大多不标明经营内容,这在汕头市是独特的商业现象。听老辈人说,这些行铺的招牌之所以有“号”无“货”,是因为他们的生意做得大做得杂,但尽管杂,粮食是主要项目。在当时,粮是民生的命脉。

以前和我一起行船的工友老黄曾告诉我,永安行之所以能成为米行街,是因为有澄海“米王”陈慈黉家族在此“压舵”,黉利栈就是陈慈黉家族开在永安街的米栈,其货源大多来自泰国,“财大气粗”,同业商家与其傍在一起,似乎更有底气,更有依靠。

汕头沦陷后,永安街多家商行被日本鬼子侵占,成为日寇的供给基地。潮汕地下抗日武装,多次成功夺取鬼子物资,永安街成为抗日重要目标。详细故事另文再叙。

鸡仔街、舂米志街——永顺街

永顺街是永平路和安平路交会处西北角的一条小巷,随着旧城区的拆建,融入“永平苑”,这个地名消失了。

永顺街在民国时期被称为鸡仔街,是因为这条小巷的街面是鸡苗交易市场(鸡苗,潮人俗称鸡仔)。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开始记事,知道这条小巷被称之“舂米志街”,街面两侧,都搭着雨篷,雨篷下次第排列“踏碓”,有些“踏碓”还安装在楼下室内。“踏碓”的形状是: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杠,在石臼一边的杠端安装杵(有石杵也有木杵),用脚踏动木杠另一端,使杵起落舂打泡了水的白米,使之成粉。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舂米志业的生意是兴旺的,当时很少有奶粉,婴儿食物除了母乳就是米志糊。并且当时未实行“计生”,人口出生率很高,婴儿多,米志的需求量大,到舂米志街舂米志往往要预约排队。到了传统节日,千门万户要舂米志做粿,生意就更旺了。我弟的一个同学出生于舂米志街的舂米志人家。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因为家里生意忙,他母亲跑到学校,把他从课堂上拉回家帮忙。他母亲当庭广众大喊:“读什么书?只要会舂米志就饿不死人!”上世纪70年代末期,舂米志生意逐渐萧条,乃至无人问津,我弟的那个“舂米志同学”改行卖水果。

收找街——商平路

收找街最先是阜安街,1919年,阜安街遭大火烧毁,重建后,辟为双和市场。收找业聚合地迁至商平路。当然,商平路的铺面不完全是收找铺,而收找铺不是非商平路没有,阜安街邻近的新康里,升平路均有多家收找铺。

我们至今可以看到,商平路一些老屋的底层门楣正中有一块约1米乘以0.8米的门匾,这块门匾当年写着收找铺的铺号,一般是两个字,如“祥记”、“林记”等。

门楣上的牌匾是“收找街”的遗痕

据《汕头市志》记载:“汕头市收找业,经营货币收入、找出,调换不同货币种类……有二个因素促使收找业兴起和发展:一是潮汕各地一向币制复杂,人们身上带有的货币有时不能适合行使;需找换适用的货币;二是汕头为华侨出入口岸,潮汕及兴梅各地华侨众多,南洋各地华侨回国时常有居留地零星的硬货币,抵汕时需换为通用货币;出国时又需换回外币。也有兼营其它金融业务者……民国5年(1916)汕头市收找店有30多家,民国11年(1922)发展至216家……”汕头收找业于上世纪40年代下半叶式微,其原因据有关材料所载:“汕头收找业十分强势,敢于与政府银行、官商办银行抗衡,因而被当局勒令停业,同业公会被解散。”

客栈街——老镇邦路

1965年的一天,潮阳县陈店人民公社的一个女青年只身来汕头寻姑妈,姑妈以前给的地址是“老镇邦街号”。姑娘向好几个人问路,都不知道汕头有条“老镇邦路”,认为是“镇邦路”之讹。姑娘试着到“镇邦路h号找”。没有此人。这幢楼的一个居民好心带她到镇邦街h号找一找,同样落空。时已黄昏,姑娘急了。镇邦街号二楼住着我的朋友李生一家。李生母亲是热心人,留姑娘住了一宿。第二天上午,姑娘要回潮阳去,李母派李生的哥哥送姑娘到西堤码头乘车(李兄正从下乡地惠阳回汕休息)。李兄带姑娘沿镇邦路步行到海墘内街口,正遇镇邦路路障交通堵塞,李兄便带着姑娘右拐进一条小巷取捷道继续前进,不经意间瞧见街道两边的建筑物上挂着“老镇邦路”的门牌。姑娘终于找到她的姑妈。姑娘后来嫁给李兄,这是后话。李兄回家将情形跟母亲说上,母亲说:“我只知它叫客栈街,不知它叫老镇邦路。”

“客栈街”的旧痕

老镇邦路只是一条小巷,在镇邦路北侧与其平行,东起海墘内街,西止西堤路,跨越海平路。巷虽小,却有很多四五层的洋楼,有多家客栈,是潮普惠来汕理货的商贩比较喜欢光顾的地方。小巷还在,洋楼多坍塌,但当年繁华气势仍可辨。

(鄞镇凯,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