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寿军——(小评论)从专项活动群 文稿修改说起
【援越抗美55周年】原创首投
从专项活动群
文稿修改说起
原铁一师:潘寿军
铁道兵战友网【纪念援越抗美55周年】专项活动群自5月17日建立以来,按照群里制定的纪念活动方案和实施细则,立即展开了纪念活动正式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5月22日开始,此次专项纪念活动已全面启动。笔者作为该群的观察评论员,对群友们近来在收集、整理、撰写当年铁道兵赴越参战史料文稿中的严谨态度和扎实的文风,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深表钦佩之情。
在这个专项活动群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就是从群主到每一个群员,从群里的顾问、特约顾问到每一位群联络员,从历史资料的提供者到每一篇文稿的执笔人,都十分重视文稿的修改和完善。他们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合作,对每一个历史事件中的每一个细节,对每一篇稿件中的情节描写和文字表达,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特别是一些当年亲身赴越参战的老同志,如今大都已年逾古稀,有的已耄耋之年,但他们对稿件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慎之又慎,逐字逐句、一丝不荀地认真对待,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准确无误。
比如铁道兵战友网观察评论员王林山同志在撰写《鲜为人知的援越抗美——纪念铁道兵援越抗美55周年》这篇活动序言期间,对文稿中涉及的相关数据非常慎重,不仅参考了著名军史专家马怀金编著的历史资料影片《铁道兵之歌》中的解说词内容,稿子写好之后,又在专项活动群内广泛征求和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群内陈登辉、赵发秀、王抗林等多位热心战友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严谨态度,不惜“翻箱倒柜”查找相关资料,经多方联系核实,对当年铁道兵赴越参战的时间节点、参加人员结构、所用番号名称、出国具体地点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修改意见,王林山同志在此基础上又和陈登辉等战友共同探讨,不厌其烦地对文稿进行了多次的核实查证和反复修改才最终定稿。
再如笔者所写的参加专项活动群《首次活动感言》一文初稿中,有两处表达不准确,一是将“中国志愿工程队”写成了“中国自愿工程部队”,多了一个“部”字。二是将铁道兵参战人员1970年7月回国时间误写成了1970年6月。这两处错误分别经赵发秀、杨业新两位战友发现后提出,都及时作了修改,从而避免了失误。战友们这种相互配合的热情和对历史负责的实事求是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和感动。
笔者从自己多年爱好和学习写作的实践中体会到,写稿和改稿,是写作实践中互相联系而又相区别的两个方面,“写”是粗加工,“改”是精加工;“写”是一次,“改”是多次;“写”是基础,“改”则是提升。写稿难,改稿比写稿更难。
而在现实中,有些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缺少的恰恰是勤于修改的严谨态度。他们往往是灵感一来,当即成篇,匆忙发给编辑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写文章成篇相对容易,但这仅仅是粗糙的“毛坯”,需要站在更高的思想艺术高度审视初稿,精心打磨修饰,斟字酌句加以修改,直到变为自己满意的“成品”为止。
反复斟酌、精心修改,才能使作品逻辑更严密,语句更精炼,才能使文稿所反映的事实尽可能准确无误,从内容到表达形式尽可能完美无缺。因此可以说,“修改”是写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是提高和确保文稿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古今中外,名家高手无不十分重视对文稿的精雕细琢、字酙句酌。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曾说:“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玉经琢磨方成器,句要丰腴字要安。”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时,对其中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先后从“到”“吹”“过”“来”“驻”……一直改到“绿”字才滿意。
伟人毛泽东也曾说过:“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从他的这番教诲中,我们不是也能体悟出“文章不厌百回改”的真谛么?
总之,写作莫忘修改。因为,修改不仅是学习、是提高、是进步。修改也是作者对广大读者的尊重,更是作应有的责任和求实的文风。
责任编辑: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