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资本 seek for capital丨专注于资本的极致探索
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有着“重农抑商”的思想传统和政策实践。由于农业生产是人们的衣食之源,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所以,古代社会一直都非常重视农业,上至天子朝廷,中至官吏士人,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农业是社稷之本,是国民之本。所以,“重农”在古代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基本国策,从商周到明清皆是如此,直到现代社会,依然也是如此。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商业文明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当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一定会催生出工商业生产活动。随着农业生产工具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农业产出不断增多,能解决越来越多人的吃饭问题。人吃饱饭之后,就会衍生出其他各种各样的需求,这些需求驱动着更多样更丰富的商品生产、更精细化的社会分工与协作、更复杂的商品交换关系等。而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出来的富余产品(满足生产者自身需求之外的那部分),也需要通过商业活动来异地调配(比如把A地的特产品运到B地去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基本因素推动着商业的发展与繁荣所以,农业和商业本身并不是天然对立的,甚至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整体进步(有时会遭受到战乱或天灾破坏),古代的商业活动总体上是一种扩张趋势,当然也会因各种原因存在某些阶段性的萎缩,但整体趋势是向上的、扩张的。尤其是在唐宋以后,商业繁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领先的。▼图:《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宋朝商贸繁荣景象。图片来源于网络。
既然农业和商业并不天然对立,那为何古代强调“重农”的同时,还要“抑商”呢?为何会出现这种对立的立场,让农、商自由发展、齐头并进难道不好吗?我们这里从两个角度来解释“抑商”:一个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抑商”,另一个是朝廷政策实践上的“抑商”。思想观念上的“抑商”,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儒家思想的教化。儒家强调“重义轻利”,对商人追逐利益的行为是十分贬低的,而统治者刚好是用儒家思想来教化民众的(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所以,在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商人并不受人尊敬,经商也并不是普通百姓的理想选择(古代人的最优人生理想大都是学而优则仕,而不是经商发财)。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古代社会出现过一次商业活动小高峰期——春秋末到战国时期,当时青铜铸币大量涌现,可以佐证当时商业活动的快速发展,因为商品交换需要以货币为媒介。这一时期商业活动十分活跃,还出现了许多有名大商人(如范蠡、子贡、吕不韦),这一方面是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因为人们在经商上没有思想观念上的束缚(当时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独尊儒术之后,“抑商”思想才逐步渗透到人们观念之中,并深远影响着古人们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和看法。直到宋朝之后,“抑商”的观念才开始淡化,到明清时,商人的地位和经商活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许多人都羡慕发财的商人,商人群体壮大,由此还催生出了“儒商”这个新群体(儒家思想和商人身份的结合)。朝廷的“抑商”政策,更为准确地说,是“抑制不受控制的民间商人”,而不是“抑制商业活动”,更不是“禁止商业活动”。自商周到明清,中国古代一直存在官营经济,其中就包含官营商业,由朝廷或地方官府负责管理一个地区的市场集贸或跨地区商贸交易。可见,朝廷并不是要抑制商业活动,朝廷自身就是商业活动的参与者,可从商业活动中直接获利。朝廷也清楚地知道,商业活动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是必要的,商贸萧条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百姓的生产生活。生产力的进步驱使商业活动的扩张,朝廷自身是无法阻挡这一历史趋势的,禁止商业活动是不可能的。民间的商业活动是自发产生的,民间商人也是自发出现的。民间商人的许多“天然特性”,容易对皇权朝廷的统治地位和统治利益构成威胁,所以需要对其抑制。这些“天然特性”是什么呢?第一,民间商人不易进行人身控制,朝廷不能任由其自由过度发展。第二,民间商人成为富商后,容易威胁到社会稳定和中央皇权。中国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基本以家庭自耕农模式为主(小农经济,自己有块地,自给自足),这种生产模式造就出了一种超稳态的社会结构。用土地将人固定在某个地方,不迁徙、不流动,方便户籍管理,也方便征兵征税,这极大地方便了朝廷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图: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利于长期维持社会稳定。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民间商人则不是如此,商人多迁徙、流动性强,且经商活动复杂而隐蔽,在古代没有电子通讯、没有信息网络、交通也不便利,朝廷对商人的人身控制较弱,官府对商人的经商活动并不是很清楚,也不清楚商人的财产状况。而且,商人经商相比于农民务农,靠脑子赚钱、且获利甚多,商人更容易致富,而一旦变得有钱,人就会变得“不听话”。朝廷对民众的人身控制有一个惯用套路,就是牢牢控制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分配权,不能让百姓活的太舒服(自耕农就是这样,始终在温饱线上,饿不死,也不会活得舒坦,佃农雇农就更惨),这样一来,朝廷只需向百姓赏一点恩赐,百姓就会乖乖听话。商人有钱之后,自然就不在乎朝廷的“恩赐”,变得不好控制。此外,商人经商发财后,也容易诱使一些农民“弃农从商”,荒废农事生产,威胁到“重农”国策,所以,朝廷会刻意控制商人的总体数量,以保障农业生产有充足的劳动人口。对于民间商人这个群体来说,一般的中小商人对朝廷的威胁不大,只要他们不聚众成势,不刻意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欺行霸市,老实本分做生意,朝廷对他们的态度一般是比较宽容的。然而对于大富商,朝廷往往是比较警惕的,并会对他们采取一些打压措施。在古代农业社会,人们对土地有着强烈的执念,小商人赚到大钱、成为富商后,往往倾向于购买土地、田宅来积存财富(变成富商地主),由此造成土地兼并,自耕农失去土地沦为雇农或佃农,引发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威胁社会稳定。这种富商地主很容易成为皇权朝廷打压的对象。还有些富商会利用自己的财富笼络人心、聚众成势,或和地方官府勾结,形成地方豪强势力,这会严重威胁中央皇权,必定会成为朝廷的打压对象。此外,民间富商还往往牵涉着其他社会问题,比如:官商勾结腐败,商人骄奢淫逸、狡猾奸诈会带坏社会风气等等,这些现象都会直接或间接威胁到中央皇权的统治地位和利益。由于民间富商的威胁较大,所以,历朝对富商的态度都是比较严苛的,有的会将其“招安”,纳入的朝廷的监控之下(变成红顶商人),还可能会直接把他们的生意抢过来,变成官营。此外,有时朝廷面临财政危机时,也会拿富商“开刀”,比如汉武帝就强制没收过商人财产。▼图:沈万三雕像,元末明初的超级富商,不过遭到朱元璋的打压。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格物资本】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朝廷为何要垄断铸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