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陈何芳/邱敏:硕士生的家庭教育如何改进

关键词:硕士生;家庭教育;改进

摘 要:硕士生受到原生家庭的持续性影响。理想的家庭教育注重培养自立、自信、自适。首先是锻炼自立,父母采用民主型科学教养方式,有助于促进子女的自立自决。其次是增强自信,父母加强正向反馈与态度支持,有利于增进子女的自信坚韧。最后是实现全纳,父母注重与子女的交流与协商,有利于子女分享情绪观点以增强自适力。

家庭因素对硕士生的影响,相对以前阶段不那么显著,因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越来越强,而原生家庭的影响越来越鞭长莫及。但是,父母作为硕士生的“重要他人”,其教养方式、互动沟通氛围、反馈与支持,仍然会影响硕士生的成长。

一、锻炼自立:采用民主型科学教养方式以促进自立自决

民主型教养方式利于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硕士生阶段,父母应转变不科学的教养方式,意识到子女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子女的想法,可以提供建议,但不能过多干涉。因为硕士生已经是独立而成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父母应放权给子女自主选择,尊重子女的决定。但也不可放任子女,因为大多硕士生社会阅历较少,需要父母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帮助建立合理的选择与规划。此外,父母与子女民主的沟通氛围也会让子女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时更易调整心态,而不会轻易退缩。但若父母过度专制,子女会认为不需要努力就可获得成果,对于学习的兴趣会变低,从而不利于学业成长。因此,父母在对硕士生进行家庭教育时应坚持“适度”原则,与子女民主沟通,尊重子女想法,并给予正向支持,这样才能探索到更合理的成长路径。

二、增强自信:加强正向反馈与态度支持以增进自信坚韧

父母的正向反馈非常重要。在研究生阶段,虽然大多父母不能为研究生学习提供实质性帮助,但父母的肯定与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查中发现,父母经常给予子女赞扬和认可,可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因为对硕士生而言,“重要他人”的鼓励不仅可以提高信心,还可以减少消极情绪,起到安抚心理的作用。当学业遇到难题时,父母的鼓励可以让其更为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

父母的正向反馈亟需提高数量和质量。在中国父母心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因而,传统中国式父母不善于当面表达对子女的认可,总是在他人面前夸耀孩子。有鉴于此,父母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多给予硕士生正向反馈与支持。当子女分享比较有成就感的事情时,应积极鼓励子女,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自豪感。当子女分享做的不好的地方时,父母应积极鼓励“往前看”,通过继续努力,下一次会表现得更好;或者分享其他事情,转移子女的注意力。父母不能形成“别人家孩子”观念,用他人长处对比子女的短处。而应鼓励子女坦然面对学业上的失败,帮助其认识到“未来可期”,不能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盲目否定自己。总之,父母应给予硕士生更多的鼓励与认可,让他们看到自身长处,坚持不懈奋斗,获得持续成长。

三、实现全纳:注重与子女的交流与协商以分享情绪观点

良性的家庭互动利于硕士生的心理健康。硕士生不仅面临着学业压力,也面临着作为成年人的社交压力,以及职业选择等压力。部分硕士生家庭互动频率较低,有什么压力都是自己独自面对,在多重压力下极易引发消极情绪。因此,父母应该主动关注硕士生的心理状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有时硕士生因为成年后,不好意思向父母表达自己面临的压力,同时也不想让父母担心,因而选择“报喜不报忧”。但父母作为子女最亲近的亲人,应当主动承担起教育责任,要鼓励子女完全放下防备心理,敢于展现自己最为脆弱的一面。通过与父母的交流,硕士生能够有效排解负面情绪,不让自己沉溺其中而无法自拔。父母和子女双方的完全接纳,能够分享情绪和智慧,发挥家庭教育的抚慰和建议功能。

总之,硕士生的父母应不断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注重正向反馈与态度支持,采用民主型科学教养方式,增强与子女的互动沟通。父母的鼓励、支持、分析与建议,既能有效提高硕士生的自信心和思维力,以应对困难与挫折;也能促进心态调适,以保持更高水平的身心健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