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那些红色(下)

酡色

酡tuó〈形〉 形声。从酉,从它,它亦声。“酉”指“酒”。酡色即酡红色,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

中国传统色彩里,红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红色或妖艳,或沉稳,或炙热,或厚重。在所有不同的红里,酡红色是最蕴含个人情感色彩的一个词。笔者看到这个词的第一反应是“贵妃醉酒”。那是何等的妩媚?

以“酡”为色名是何时有?还未考证清楚,在古代诗词里可以找到一些端倪: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屈原《招魂》

对花何吝醉颜酡——欧阳修《定风波》

一笑难逢身健,十分休惜颜酡。 范成大《西江月》

半臧密叶墙头女,勾引酡颜马上郎。 宋  赵长卿《鹧鸪天》

驱山不障东逝波,一尊莫惜醉颜酡。 陆游《书感》

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唐  元稹《酬乐天劝醉》

酡颜一为东君笑,媚白妖红不敢芳。 宋 作者: 陈造

酡,在古籍里还有很多是被称为“酡颜”的:

《全上古三代文》 【卷十】:涉江采菱,发扬荷些。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嬉光眇视,目曾波些。

《全唐诗》 卷三百六十九:石濑薄溅溅,上山杳穹穹。昔人创为逝,所适酡颜红。

唐·李白: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绿酒生微波。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硃颜酡。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陆游有诗云:理发侵霜白,酡颜借酒红。故人千里别,何日一樽同!

苏东坡诗云: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欧阳修诗云:把酒花前欲问他。对花何吝醉颜酡。

笔者认为,酡色应该在中国传统色彩中有一个位置。能染出这个颜色的植物有红蓝草,苏枋木,茜草等。关键是把握好度。如同饮酒,可深可浅,还取决于底色,皮肤白,黄,明暗等,饮酒后出现的酡颜是不同的,同理,不同纤维出现的酡色也不尽相同。

杏子红

也称杏红(杏红色):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 。黄杏熟透后会发红,接近橘红色。

黄中带红,比杏黄稍红的颜色。

《红楼梦》中仅二十八回 1 例,即:“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可释义为:形黄中带红,比杏黄略红的颜色。这里描写的杏子红是丝绸绫上的色彩。天然的桑蚕丝织成的丝绸经过同为天然植物提取的染料染色,其色彩最接近自然色。杏子红的色彩名是借用杏子熟透时的红色来形容,其色应该是仿生色。此色名何时开始?极难查到渊源。

最早见南北朝 : 南朝民歌《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后代的诗词中也屡次出现:
宋 : 史浩《浣溪沙》

一握钩儿能几何。弓弓珠蹙杏红罗。即时分惠谢奴哥。香压幽兰兰尚浅,样窥初月月仍多。只堪掌上恹琼波。

明 : 吴兆《西湖子夜歌八首》

新着杏红衫,试骑赭白马。马骄堤路窄,急为扶侬下。

《捣练图》,系盛唐时的一幅重要的风俗画,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图中几名妇女穿着的就是杏子红的服装。可见至少在唐代就出现了此色。

从以上看出,杏子红在轻薄的丝绸上出现的多。而蛋白质的丝绸是最容易染出更多颜色的。

胭脂

胭脂色是中国传统色彩之一。“胭脂”,《说文解字》释作“燕脂”“燕支”,此外还作“臙脂”“烟支”“焉支”“阏氏”等。其中,“焉支”“燕支”出现较早,“胭脂”出现较晚,估计在明代左右。

胭脂在红楼梦一书里出现次数很多,一共有一十六回出现:

有七次是指颜料名词,八次是形容颜色词,三次是在诗词里出现。

胭脂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历史也很长。主要有化妆品、颜料和染料使用。胭脂的来历在很多古籍里有记载:

《北户录》山花燕脂: 山花丛生,端州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蓝,其花似蓼,正月开花,土人采含苞者卖之,用为燕脂粉。或时染布帛,其红不下红蓝。又郑公虔云:“石榴花,堪作胭脂。”

《李煜词全集》: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胭脂,原名"燕脂","燕"周代国名,在今河北。胭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今群籍,多谓红蓝花是制作胭脂的原料。原来是以红兰花、山石榴花、山燕脂花之红色汁液为原料,作妇女化妆之用,产于燕地故名。后以专从面颊,故从"月"。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 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义。自制唐宋胭脂及贴箔中国现在能够买到的胭脂,一般都是管状颜料。即使是所谓流传下来的明清"正色胭脂绵"或者姜思序的胭脂膏也是所谓红蓝花和紫草根染木棉而来。

《本草易读》胭脂:起自商纣,以红花汁凝作之。

现代科技还研究出胭脂是由胭脂虫雌虫的干燥身体组成的一种红色染料胭脂红色素; 以水、稀醇液或醇萃取雌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萃取液中添加氢氧化铝,经沉淀而得。是一种化妆用的红色颜料,也用来画国画。

胭脂虫类蚧虫可以产生胭脂红色素。胭脂红,又称波斯红,是历史悠久和著名的宝贵天然颜料资源。天然的胭脂红也称为洋红酸(C22H20013),是优质的蒽醌类色素,色亮红鲜艳,是制衣、食品、化妆品、医药的工业生物颜料,是唯一一种品质优良的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动物色素,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有机颜料具有致癌性的情况下,无疑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胭脂作为商品颜色不止一种,从浅红色到深红色均有。作为色彩名,笔者认为特制略带紫色的粉红色为正。

杨妃色

杨妃色,妃色,即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中国传统色彩之一。

《红楼梦》第八十九回: 但见黛玉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挽着随常云髻,簪上一枝赤金扁簪,别无花朵;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锦裙。──真比如:“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月白+银鼠+杨妃色,一组服装色彩搭配淡雅、协调,将黛玉的美衬托得恰到好处。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十八:“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小者所学之宫也。”

以上介绍表明,妃色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主要用于少女的穿着。具有一种娇嫩妩媚的美。

宋代诗人艾性夫有“色点湘妃红泪雨,骨凝王屋紫藤霜。”诗句。

网上一些传统色彩的爱好者所设计的妃色为带黄色的红,几乎类似朱红,这是不准确的。也不是带紫色的红,那也偏离了杨妃色的本来面貌。真正的杨妃色是略有黄光的红色。中国的传统色彩词是精炼且准确的,一字之差可能失之千里。杨妃色或妃色根据浓度有深浅之分,固有杨妃色和浅杨妃色之说。

《红楼梦》里的红色系计有碧玉红、大红、粉红、海棠红、绛红、茜色、石榴红、水红、桃红、酡、猩红、杏子红、胭脂、杨妃色、银红、朱红十六个颜色。

大部分都是我们熟知的,但也有几个红色如碧玉红、猩红、杨妃色、银红是不常见的。这些红色系组成了红楼色系中的主要部分。

一部红楼梦,可以说是以红色作主旋律。

作者:黄荣华

本文摘选自作者正在撰写的《红楼寻色》一书。更多详细内容,可关注正式成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