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街巷之(10)——顾家花园
苏州老街巷之(10)——顾家花园
顾家花园也是平江路侧的一条支巷。说是巷子,实质是一个片区的几条纵横窄巷子,地名也没有用“巷”字。我猜测是不是当年的顾家花园被分割,形成现在这样零散的样子。顾家花园的巷子特别窄,也不规则,有一段迎面来人需要侧身才能错开。
顾家花园见到两处控保建筑,其一是当代物理学家苏肇冰故居,另一处是顾颉刚故居。这一代与平江路很近,却少有人来。与这两处故居主人都是学术领域深奥学者有关吧。
其实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顾颉刚的名字是响亮的,胡适评论他:“……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中心学说已替中国史学界开了一个新纪元了”。后来的美籍华人历史学者余时英认为顾颉刚是“中国史现代化的第一个奠基人”。他是“古史辩派”的掌门。
不过后来普通国人对顾颉刚的了解少一点,主要是宣传也少了。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他是追随胡适,可说是胡适的学生。建国后很久一段时间批判胡适,他一定是受影响极大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和鲁迅的恩怨。据说他俩的恩怨起于顾颉刚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是抄袭日本本盐谷温得《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何况顾颉刚是鲁迅论敌胡适的弟子。于是鲁迅恶言相向,在与许广平的通信中取笑顾的红鼻子,在自己的小说《故事新编铸剑》里影射顾颉刚,嘲笑顾的口吃。顾颉刚则认为鲁迅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碰到的大钉子,是鲁迅对我的过不去”,“乃活现一尖酸刻薄、说冷话而不负责之人”。
鲁迅和顾颉刚当年在厦门大学同事,不欢而散。鲁迅在他写于广州的《朝花夕拾·小引》中说这本散文集文章的来源,最后写到:“……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这里说的学者就是顾颉刚等。后来鲁迅在中山大学听说“使兼士愤愤的顾颉刚,竟到这里来做教授了”,他竟提前离开了。
被鲁迅贬过的人在后来的岁月里自然成为“落水狗“。
顾颉刚家族在苏州是有名望的家族,康熙帝下江南曾给他的祖辈题写“江南第一读书人家“,可见他们家族在清初已是江南望族。根据顾颉刚的女儿顾潮的《我的父亲顾颉刚》一书所说,顾姓源于越国封其先族在江阴的顾馀山而得姓。根据他们这一支可考的族谱《重修唯亭顧氏家譜十四卷》,顾颉刚祖辈自明初在唯亭(现在属苏州园区),近顾炎武的昆山顾姓。自明末由唯亭搬迁至姑苏城里,顾家鼎盛时期在苏州建了七处园林,顾家花园是其中一处,当时称“宝树园”,后辈继续增建亭园,人口繁衍,后称“顾家花园”。太平天国战乱园毁,巷子名用”顾家花园“至今。苏州近代遭受最大的一次破坏就是太平天国期间,这一带当时曾是主战场。
我在多年以前看过顾颉刚的《古史辨自序》,其实是《古史辨》加《古史辨自序》,仅自序部分就有好几万字,可以出版单行本。后来看到他女儿顾潮为她父亲写的传记《我的父亲顾颉刚》,说她父亲一直计划写自传,甚至列好了提纲,终没实现。很多人就把《古史辨》自序部分权当他的自传。我读后也多有收益,他关于自己治学的经历,特别是关于从博到专的过程及感悟,我还引用到我致女儿的一封信中。当时女儿初入大学,就读顾颉刚曾执教过的中山大学,我想以顾颉刚关于博与专的感悟提醒她,学术有专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如今的顾家花园在一小河之隔的平江路对比下,显得格外冷清。巷子里大部分房门锁着,顾颉刚故居的门也常闭。我绕着故居转了可通行的大半圈,也没有发现什么。故居门口有一块“顾颉刚故居“的牌显示时间是1993年,那是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时挂上的,当时胡绳、费孝通、雷洁琼、钱伟长都曾来参加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