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博士后 | 葛纪弯:脚踏实地,以行稳致远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

为表彰做出突出成绩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清华大学自1997年开始组织评选“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十名左右。评选对象为进入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满一年以上(含一年),中期考核结果优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科研道德、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取得突出成绩和研究成果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葛纪弯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2013年7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2013年9月到2019年7月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新泉老师实验室进行博士训练,于同年10月入职清华大学博士后。博士后期间的研究主要围绕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细胞侵染机制和中和抗体展开。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发表国际期刊论文4篇,包括2篇Nature,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及1篇受邀的综述文章;除此之外,还参与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论著《人冠状病毒感染》的编撰工作。

我是2013年进入清华大学王新泉老师实验室进行博士训练的,我的博士生涯可以用“命途多舛”四个字来形容,一直在攻坚的一个比较有挑战的课题在三年级的时候被其他课题组抢发。随后,在王新泉老师的建议下,我迅速地调整研究方向,在博士第六年得以顺利毕业。在最焦虑的时候,王新泉老师不断地给予我鼓励和支持,王老师说“成果固然重要,但这中间的过程和training更加可贵,这些难熬的时光终将会变成你以后生活里的谈资。”正是这些温情的话支撑着我走出那段漫长焦虑的时光。

葛纪弯和课题组合影(后排右一葛纪弯)

我们实验室在冠状病毒领域深耕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我们在王新泉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投入SARS-CoV-2的研究工作中。我们课题组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解析了SARS-CoV-2入侵细胞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随后,我们和医学院张林琦老师课题组以及深圳三院的张政课题组合作,从SARS-CoV-2感染者外周血中分离得到200多株特异性靶向SARS-CoV-2的单克隆抗体,并解析了中和抗体的中和机制,这些工作为疫苗的精准设计和中和抗体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为我的博士学习阶段交上了一份虽迟但到的完美答卷。尽管博士后期间的具体研究内容不同于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但毕竟技术手段是相通的。正是扎实的博士训练使得我可以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迅速投入科研战役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此外,我认为我们能始终走在科研抗疫的前列,除了多年的研究经验及过硬的研究基础外,优秀合作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精诚合作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实验室工作照(中间葛纪弯)

博士后是科研之路从博士训练向独立科研的过渡期。博士后的经历对于我来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这个阶段,合作导师给我提供了完善的科研平台,让我不用担心经费问题,同时在课题选择上也有着很多的自由。作为清华大学的博士后,我想我们应该利用好这段相对自由的时间来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为将来的独立科研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祖国为学校为个人产出更多更优秀的学术成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