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7475- 老照片再现140多年前的清末社会:图六是富商小妾,图九是花船

这组照片是苏格兰人汤姆逊于1870年代拍摄,他是最早来到中国的摄影师之一。他首先来到香港,然后前往广州、上海等地,辗转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中就是照片拍摄者汤姆逊和两个清朝士兵,于1871年拍摄于厦门。

拍摄于1870年的福建鼓楼涌泉寺和尚。涌泉寺始建于783年,那时并不叫涌泉寺,而是叫华严寺。此后被毁三次,一次是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后两次是在明朝时期被大火所毁。此后又重新修建,后被康熙皇帝赐名涌泉寺。

拍摄于1871年的北京修脚师傅。这些修脚师傅除了会修建脚趾甲外,还会为客人去死皮除鸡眼。照片中老者抽着烟袋从没了窗户纸的门窗探出头,从照片人的衣着能看出来此时的天还不冷,难以想象到了冬天这样的房间怎么住人。

1870年代的街上一处。中间算命先生带着眼镜正在为一个妇女算命,一旁还有一个围观者。画面右侧是剃头匠正在为客人剃头。

拍摄于1872年的北京卖水果的商贩。这是老北京传统的小商贩,他们往往挑着自己的水果穿梭在北京的各大胡同中,吆喝着售卖自己的水果。照片中一个孩子正低头看着垂涎欲滴的葡萄,令画面平添几分生动。

北京一位杨姓富商的小妾。很多人都以为古代中国都是三妻四妾,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古代中国施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只不过可以纳妾罢了,但是与妻相比,妾的地位要低很多。

拍摄于1872年的北京满族人的葬礼。照片中几人为出殡旗手,叫做打执手的,他们都是被临时雇用的乞丐。这些葬礼都很考究,就连抬棺材也分多少杠,因此花费也很巨大,很多人甚至会因为帮葬礼倾家荡产。

天津教案发生后的仁慈堂废墟内景。仁慈堂是1862年法国传教士所建,目的在于收容中国孤儿。1870年6月,这些被收容的孤儿因瘟疫大批死亡,传教士在安葬他们的路上被当地人误认为是被杀害的中国儿童,引发民愤,导致仁慈堂遭焚毁,堂中十位修女被杀,此事件和烧毁望海楼教堂一起,史称“天津教案”。这是仁慈堂烧毁后不久拍摄的。

拍摄于1870年代的广州花船。花船其实也就是“水上青楼”,在广州官员、洋人、买办等都是花船的顾客。清末广州依靠对外贸易,商业繁荣,无疑推动了娱乐业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比较鸦片泛滥和性病的传播。

拍摄于1870年代的广州买办。买办其实就是欧美商业为和中国做生意雇佣的中国人,这些人大多外语比较好,不仅能处理生意上的事,还能为欧美商人与官府打交道,收入很高。照片中这位买办坐在中式椅子上,脚下还踩着一张豹子皮。

1872年中国南方的剃头匠。照片中客人坐着的板凳里面是剃头匠的理发工具,另一边是烧水的火炉,平时就是用扁担一边挑着一个,这也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个俗语的来历。

图为一位僧侣在天后宫门前化缘。天后宫是中国沿海地区常见的庙宇。天后在民间称之妈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那时候社会生产力低下,寺庙需要和尚下山化缘,大多时候他们只要食物,不接受钱财,除非是为了修建庙宇这样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