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知识概述
戏曲是指中华文化的传统戏剧。“戏曲”一词始见于《水云村稿》中〈词人吴云章传〉,指南宋流行于民间的永嘉戏曲,是南戏戏文发展之滥觞。在河南省偃师市出土的一座宋代墓葬里,发掘出来的“宋杂剧演员丁都赛雕像砖”,是中国现存的最早记录戏曲演出活动形象的文物。尔后,“戏曲”之名迭有变迁,以“戏曲”指称“中国传统戏剧”,须待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问世,本书以“戏曲”为名,首度将中国传统戏剧推上近代学术之林,“戏曲”乃成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专称。
历史剧种
原始戏剧:傩戏、巫戏 汉代:百戏、角抵 魏晋南北朝:代面、踏摇娘、钵头、樊哙排君难 唐代:谈容娘、参军戏 宋金元:宋杂剧、永嘉杂剧、戏文(南戏)、院本、杂剧(北剧) 明清:传奇、杂剧 北京戏曲:京剧(又称平剧)、北崑、西路评剧、京梆子、北京曲剧、北京皮影、燕歌戏、诗赋弦、淤白蹦蹦戏、苇子水秧歌戏、山梆子戏 天津戏曲:京剧(又称平剧)、卫梆子、宝坻评剧、北崑、蓟州皮影 河北戏曲:京剧(又称平剧)、河北梆子、评剧(东路)、丝弦、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武安平调、武安落子、西调、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四股弦、唐剧、横岐调、上四调、磁州怀调、唐山皮影、冀南皮影、北崑 河南戏曲:豫剧(河南梆子)、河南曲剧、越调、四平调、大平调、二夹弦、河南道情、柳琴调、罗卷戏、宛梆(南阳梆子)、坠剧、怀梆 、怀调、大弦戏、豫南花鼓、乐腔、五调腔 山东戏曲:吕剧、钝腔、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胶州秧歌、东路梆子、柳子戏、茂腔、柳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四平调 、莱西木偶戏 山西戏曲:晋剧(山西梆子):蒲剧(蒲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山西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杂戏、耍孩儿戏、灵邱罗罗、上党皮黄、上党落子、永济道情戏、洪洞道情戏、临县道情戏、晋北道情戏、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县秧歌、孝义碗碗腔、曲活碗碗腔、弦子腔、凤台小戏 内蒙古戏曲:呼图格沁、科尔沁蒙古剧、八角鼓戏、内蒙大秧歌 、二人台、漫瀚剧、内蒙道情、晋剧 陕西戏曲:秦腔(陕西梆子)、铜川梆子、眉户剧、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戏、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弦板腔、陕西道情戏、陕南花鼓戏、陕南端公戏、安康弦子戏 甘肃戏曲:陇剧、高山剧、影子腔、南木特(甘南藏戏) 宁夏戏曲:秦腔剧、眉户剧、牛皮灯影子 青海戏曲:黄南藏戏、马背藏戏、平弦戏、青海眉户戏、河湟皮影戏 新疆戏曲:维吾尔剧、新疆曲子戏、汗都春 西藏戏曲: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昌都藏戏、山南门巴戏 黑龙江戏曲:龙江戏、北路二人转、龙江皮影 吉林戏曲:吉剧、东路二人转 、新城戏 、黄龙戏 辽宁戏曲:辽南影调戏(辽剧)、海城喇叭戏、奉天落子、唐派京剧、阜新蒙古剧、彩扮莲花落、海城高跷秧歌、辽南皮影戏、辽西木偶戏、二人转 安徽戏曲: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戏、庐剧、青阳腔、岳西高腔、安徽目连戏、安徽戏、安徽端公戏、沙河调、泗洲戏、坠子戏、含弓戏、芜湖梨簧戏、文南词、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剧、嗨子戏 上海戏曲:沪剧、滑稽戏、奉贤山歌剧、越剧、海派京剧、昆曲、淮剧、崇明扁担戏、海派木偶戏、长宁皮影 江苏戏曲:昆剧(昆曲)、扬剧、淮剧、锡剧、通剧、淮海戏、苏剧、徐州梆子、丹剧、丁丁腔、淮红剧、海门山歌剧 浙江戏曲:越剧、婺剧、绍剧、永崑、泰顺药发木偶戏、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醒感戏、温州昆曲、金华昆腔戏、黄岩乱弹、诸暨乱弹、瓯剧、和剧、杭剧、甬剧、湖剧、姚剧、睦剧 湖北戏曲:汉剧、荆河戏、南剧、湖北越调、山二黄、湖北高腔、楚剧、湖北渔鼓、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远安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梁山调、郧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堂戏、文曲戏、鄂西柳子戏 湖南戏曲:湘剧、祁剧、常德汉剧、衡阳湘剧、巴陵戏、辰河戏、湘崑、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湘西花灯戏、湘西阳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师道戏、湘西苗剧、新晃侗族傩戏 江西戏曲:赣剧、弋阳腔、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瑞河戏、宜黄戏、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万载花灯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宁都采茶戏、赣东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武宁采茶戏、高安采茶戏 、婺源徽剧 四川戏曲:川剧、四川曲剧(曲艺剧)、川北灯戏、芦山花灯戏、四川皮影、川北大木偶戏、成都木偶戏、被单戏、邻水手掌木偶、白龙纸偶、洪雅师道戏、南部傩戏、阳戏(马鸣、射箭提)、旺苍端公戏、嘉绒藏戏、康巴藏戏、德格藏戏、南木达藏戏、释比戏 重庆戏曲:渝派川剧、四川曲剧、秀山花灯戏、秀山辰河戏、梁山灯戏、踩堂戏、杨戏、面具阳戏、木腊庄傩戏、后河古戏、亚亚戏、石柱土戏、巴渝木偶戏、三峡皮影 云南戏曲:滇剧、云南花灯戏、昆明曲剧、关索剧、傣剧、白剧、云南壮剧、彝剧 贵州戏曲:黔剧、贵州本地梆子、贵州花灯剧、贵州侗戏、贵州布依戏、贵州苗戏、安顺地戏、佤族清戏 、撮泰吉 广东戏曲:粤剧、潮剧、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广东汉剧、花朝戏、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雷剧、梅州山歌剧、粤西白戏、贵儿戏、石角傩戏、雷州劝世歌、五华提线木偶戏、粤西白戏、高州木偶戏、铁枝木偶戏、陆丰皮影戏、手擎木偶戏 港澳戏曲:粤剧、潮剧、闽剧、木偶戏 海南戏曲:琼剧、临剧、海南斋戏、海南公仔戏、临高木偶戏 广西戏曲:桂剧、彩调剧、邕剧、丝弦戏、广西师公戏、牛娘剧、桂南采茶戏、广西壮剧、广西苗戏、广西侗戏、毛南戏 福建戏曲:高甲戏、芗剧(福建歌仔戏)、莆仙戏、闽剧、梨园戏、四平戏、闽西汉剧、北路戏、右词南剑调、屏南乱弹戏、平讲戏、词明戏、南词戏、大腔戏、小腔戏、打城戏、梅林戏、闽南皮影戏、布袋戏、嘉礼戏、大腔金线傀儡戏、传子木偶戏、诏安铁枝戏、柴头仔戏、七条线木偶戏、屏南杖头木偶戏、串头戏、四平傀儡戏、闽西采茶戏、闽西木偶戏、闽西山歌戏、邵武三角戏、竹马戏、游春戏、肩膀戏、杂剧作场戏、车鼓戏、福建潮剧、尹派越剧 台湾戏曲:歌仔戏(胡撇仔戏)、台湾布袋戏、南管戏(七子戏、九甲戏)、北管戏(乱弹戏)、皮影戏、傀儡戏、客家大戏、京剧、豫剧、昆曲、黄梅戏、越剧、闽剧[4][5]、三脚采茶戏、相褒戏、车鼓弄、牛犁阵、桃花过渡阵、竹马阵、七响阵、牵亡歌阵
现存剧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