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百病】入秋之后,天地之间杀伐一片,注意防燥养肺,莫让悲气从心中起

时光如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就到了2021辛丑年的8月7日,而这个日子也是一年一度的立秋日。时值9月,玄净跟大家讲,虽然全国居民都能明显的感觉到暑气渐退,秋意渐浓,但在气温逐渐下降的同时,两种时邪也在悄悄的出现。

都是什么时邪呢?一者来自悲,为悲邪;二者来自燥,叫做秋燥;
那么什么是悲邪呢?悲,为伤心、哀痛之意;邪者,为不正。所以,悲邪代表的是不正当、不正派,能够促使万物产生伤心、哀痛的能量。
中医讲,悲伤肺,因为肺主呼吸之气。即吸人大自然的空气,将新鲜空气供应给全身各个脏腑器官;呼出人体内的废气,将脏腑器官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
当一个人因悲伤而哭泣不停,往往呼吸会加快。我们常说一个小孩子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这就是因为悲伤而伤肺,肺气损伤则需要更多空气的补充,故表现为呼吸加快,也就是摄气的过程加快。
我们还常见到,有时一个人悲哭过度过久,全身软得像面条一般,旁边人拉都拉不起来,这就是全身之气都因为肺气损伤而生虚损的缘故。从症状来看,悲伤肺的主要症状是气短,咳嗽、有痰或无痰,全身乏力、皮肤怕冷,容易感冒,中医称之为肺气虚。
所谓秋燥,就比较好理解,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秋天的燥邪。中医讲,燥邪伤津。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亏虚,会促使大家出现口鼻干燥口渴干咳、皮肤干燥出现手脚裂纹,有人还会出现眼干便秘,严重者会产生脱水而危机到生命。
那么秋天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症状呢?玄净觉得还是以阴阳角度、以五行角度,以易学角度来给大家诠释诠释。多了解天地能量,四时变化也是引领大家认识宇宙、了解宇宙,学会趋吉避凶的重要路径。
首先咱们讲悲邪,秋季为什么会有悲邪产生呢?学过易学的朋友们都知道,2021年的阴历七月,是以易经八卦当中的丙申二字来代表。丙申为六十甲子当中的干支组合之一,顺序为第三十三个。前一位是乙未,后一位是丁酉。
丙,位于天干的第三位,申是地支的第九位,论阴阳五行,天干之丙属阳火,属太阳之火;地支之申属金,对于丙火来说属性为阴,但对于辛来说属性阳,为阳金。所以丙申之相体现出来的是阴阳相争、火金相克,天地之间一片杀伐之相。
但就像风水学所讲的一样,相只是相,属于静态,并不具备真实的杀伤力。那么能够具备杀伤力,促成天地之间悲悯能量启动的主原因是什么呢?接着往下看。
在易学的十二辟卦当中,每年的阴历七月都为天地否卦,否卦上卦为客卦,客卦为三阳爻,预示三阳当令,地面之上还是火热一片;否卦下卦为主卦,主卦为三阴爻,预示三阴当令,地表之下已是阴寒至极。
阳代表什么?代表明亮、代

表温暖、代表升腾之生长信息和生命能量对吗?那么当盛夏三阳为主卦主事的状态转换为三阴为主卦,三阳为上卦客位,且还在随着月份的推移不断向上收摄的时候代表什么大家知道吗?代表天地之间的温度要开始逐渐下降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温度越低自然界越干燥,雨水就会越少,而温度和湿度是绝大部分植物庄稼生长的必备条件。当天地之间温度开始降低的时候,也就预示着供给植物庄稼的生命能量也开始在渐渐退却,生命补给在减少。代表什么?代表生命即将结束。不耐燥寒的物种最先开始大片凋零、大片枯萎而示现死绝之悲悯之气。此为悲气重的主因之一。
悲气重的主因之二是来源于动物。首先来说古时候的皇宫狩猎吧。古时候皇帝带领臣子狩猎的时机一般都会选在秋季秋收以后。其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秋季植物枯萎,尤其秋收以后庄稼收割,视野辽阔,更有利于狩猎者搜寻猎物;第二,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动物也是体壮膘肥的时候;第三,秋季较冬夏来说温度比较适宜,而春天是万物生发季节,不适于狩猎。这是对于皇宫来说。
那么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呢?也有抢秋膘的习俗。旧社会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尤其还经过了苦夏的三个月,身体透支的非常厉害。那么进入秋季粮食得到丰收,杀鸡宰牛改善生活补充身体能量必然也是不可缺少的活动。
悲气重的主因之三是来源于人类。
原因有四点:第一,打仗需要士兵,而秋天的时候粮食也收割完成了,所以呢,会有了大量的散闲的劳动力可以充足兵源;
第二,打仗需要足够的粮草,所以秋天既是粮食充足的时候,也是骑兵战马正有充裕草料的时候。特别适合战争的进展,故古代我国敌对的少数民族有猎秋和打秋风的说法,就是指的秋天正是骑兵南下掠夺的好时候;
第三,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利益,秋收以后打胜仗更有利可图;
第四,还是气候的原因吧,冬夏热极寒极,春季万物生发不利益杀伐之战,故而秋季当是一年四季当中最好的时机。也正所谓是保暖思贪欲。
还有,在过去的古代,皇室处决贪官污吏也喜在秋后,叫做秋后问斩,这也是在应秋天的这个杀伐之气。其实再往深了讲,饱暖思淫欲,当人们仓满兜壮的时候,很多歪风邪气也会跟着启动。
所以,为何入秋以后很多人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或心情沉重,严重者会悲悯哭泣呢?就是因为天地之间这些个悲邪之气的干扰。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对峙这个悲邪呢?教你两招。
第一招,悲邪来临之时约上几个伙伴去大餐吧,最好吃火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首先约朋友,能够起到陪伴作用;其次,进食是一种属土的行为,土能生金之正气,正气足,邪金不扰;
火锅代表火,悲虽然会伤肺,但体现出来的是心气不足,情绪不佳,而火刚好可以刺激心阳,起到疗补心阳的作用,你的心情也会好起来。同样,火还可以驱寒湿,更利益进补。但切记不要太过,过了也会上火。
第二招,可以给自己的住处多布置红、黄两种颜色的装饰,黄色代表脾,红色代表心,功能同上。其实,你还可以给自己开上几包养生茶,效果更佳。如何开呢?继续跟着玄净的文笔往下看哦。
接着咱们再聊聊秋燥吧。所谓秋燥,前面讲过了,指的就是秋天的燥邪。因秋季宇宙之阳气转入收敛状态,所以不管是大自然,还是人,都要将夏天散于外的亢盛的阳气回收。
为什么要收回呢?因为接下来的日子是宇宙之阴气为主导的日子,万物如果不将自身外散的阳气收摄,就必然会受到阴气的伤害。阳为生命之能量,所以,收摄阳气也是保命的行为。
不过这是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要做到成功回收阳气,就要在阳气发散力量相对最弱的时候用功。此季夜间降温幅度大,白天因尚有夏天阳气发散的余威,故髙温还是不能很快降下来。对应于人体的保养,则是要“秋冻”。让机体尽快适应外界的降温,使体表的阳气转人体内,以此来顺应自然的趋势。当秋季时人的脉象应“毛”。
因此秋天就是顺应大自然的收势来养“收”,帮助人体的五脏尽快进入收养状态,让人体兴奋、宣发的状态逐渐转向内收、平静的状态。秋天肺当旺,肺主收,所以秋天应利用“肺当旺”的时节来养肺、调肺、治疗肺病。
故秋季要多喝水,室内可洒一些淸水,可保护肺脏。要常吃润肺生津之物,如杏仁、百合、银耳及各种水果,其中梨最好。
孙思邈曾说:“秋季,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毋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则奉藏者少。”
意思是说,立秋后阴气始盛,阳气始衰,气候由热转凉,出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的状态。人体之阳气亦开始收敛,此时在精神方面,应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不使神志外驰,以保养肺的清肃之气,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
总体来说,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1、注意收敛
秋为痃疟,故人宜晏居静坐,节减饮食嗜欲,常宜食热物,使腹温暖,如夏季生冷食多了,秋时必患疟痢。勿以冷水沐浴,否则人易患虚热目病、筋脉厥逆、霍乱阴黄等疾。勿当风卧,勿眠中令人扇,当汗出毛孔开时,风邪易入,犯之则风痹不仁,手足不遂,言语不淸。
秋天吃山药是最好的补肺宜肾食品。滋阴润燥的是梨。如果人们秋天没有好好地收敛等,到了冬天收藏的东西就少了,所以容易生病。
2、秋季要防外邪致病
“五行”中的“秋”对应着的是肺。秋季天髙气爽,气候干燥,故秋季外邪以燥邪为主。燥性为凉,其性属阴,燥主于秋,其性肃降收敛。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
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宣降失常,轻则干咳少痰、痰黏难咯,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常见痰中带血。当肺中津亏后,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从而使大便干结难解。
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故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温燥伤人,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脉呈细数;而凉燥伤人,则表现为恶寒较明显,常不发热或微发热,脉多不数等征候。
3、秋季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当然,“秋不忙添衣”。如果一到秋天就穿着棉服,则对人体阳气的内收不利。可随着寒冷的加剧,要采取越穿越多的方式,否则人体御寒的能力会越冷越差。早秋需要冻一冻我们的身体,冻一冻可以顺应秋天人体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阳气随之内守的自然转变过程。
当然,“秋冻”还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若是老人、小孩由于防卫功能差,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若是气温骤然下降,出现雨雪天,就不要再“秋冻”了,一定要多加衣服。秋天由于天气多变,有寒、热之异,温燥、凉燥之别,故衣服的增减要适时。文章的结尾,还是老规矩,留下个秋季养生的茶疗小方给大家。
公英0.6、独活0.6、瓜蒌仁0.3、炒枣仁0.3、白术0.6、肉桂0.6、黄芪0.7
公英就是蒲公英,它的寻行路线是自会阴向上走任脉,独活是从头顶走后背督脉到足,它们俩的搭配可以促进任督二脉的公转运行,那也是带走病气的重要渠道。
瓜蒌仁也叫瓜蒌子,是来源于栝楼或者是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种子,是中药,药性甘、寒,归肺经、胃经和大肠经。瓜蒌仁的功效是润肺化痰、润肠通便,用于治疗燥咳痰黏、肠燥便秘等。可以有效缓解秋燥以及便秘。
炒枣仁甘、酸,归心、肝、胆经,有养心肝、安神、敛汗作用。本品养心阴、补肝血,而有安神作用,可治疗心肝血虚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慌、头晕,可以配伍当归、白芍。炒枣仁敛阴还有止渴作用,用于津伤口渴。
白术,甘温补虚,苦温燥湿,主归脾、胃二经,既能补气以健脾,又能燥湿、利尿。可广泛用力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生的食少、便溏或者泄泻、痰饮、水肿、带下等症状。对于脾虚湿滞的人群有标本兼顾的功效。被人们称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它可以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等。
那么黄芪呢?性味甘,甘就是甜的意思。微温不大热,是归肺、脾、肝、肾经。大家一看就明白,这几个脏腑都与气有关,所以我们知道它可以补气。秋乏就是因为气虚,肺主一身之气,补气可以缓解秋乏。
这一个方子是以温肾、祛湿、补气、补阴为主,那这也是一包的量,如果你想一天喝两包,那就乘以二。如果你想喝半个月那就是三十包,乘以三十就可以。记住要打粉包成小袋,像泡茶那样一口一口喝,不要一口气都喝下去。
因为能量小方的治病原理主要是靠源源不断的能量持续入脏腑经络,给脏腑经络带来冲击力促进脏腑功能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效果好,几乎没有什么毒副作用,你可以持续喝哦。
今天这篇文章就到这里吧,玄净要赶紧去创作禅定的小视频了。真是,觉醒以后天下没有大事,唯有写作独领风骚了。感恩大家,感恩遇见!
本文为尚仙玄净(ztengxianan)原创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