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号脉,摆样子,还是走形式?一点心里话,不吐不快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前些年,有一种声音,说中医师在看病时候的号脉,不过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首先我想说,中医号脉对中医诊疗活动来说,十分重要,绝对不是摆样子、走过场。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好多年前,我们在学中医诊断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说一个女患者,年38岁,女性,大概在2个月之前感冒之后,忽然出现两只手发麻发凉。当时,曾有中医按照血虚、血瘀、阳虚等病因论治,效果很一般。
再后来,中医说了,你这个有点像脉管炎,说不定将来手指头还会烂掉!不如早点看西医吧。
但是到了西医那里,人家根本不给确诊,说你这个跟脉管炎不是一回事儿啊!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这个患者后来找到了一位中医师。面对之前的治疗过程,这个医师也觉得纳闷,认为该用的都用了,不该无效。但是,他一搭上脉,发现不对了!
原来,这个人的脉,是浮紧脉。
医师连忙问,最初发病是不是因为感冒?患者点头。
现在身体是不是还有紧帮帮的感觉,头晕,脖子发紧?患者还是点头。
医师拍大腿说,怪不得呢!你这是感冒没好利索啊。
于是,医师给开了一张配伍,方见——
麻黄12克,桂枝10克,杏仁15克,炙甘草6克,制附片6克,细辛3克。
结果,患者才喝了一剂,汗就出来了,浑身畅快,手指麻木冷痛感减半。再用两剂,手暖和了,只是觉得口干。这时候,原方麻黄减为9克,另增加北沙参15克。
到最后,患者诸证悉平,好人一个,啥事都没有了。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啊?转折点,就是这个浮紧脉。
啥是浮紧脉?这是一个人外感风寒的标准脉象之一。一个人,受了寒,没有汗,身体开始发热、畏寒、头痛身痛的时候,你看吧,脉象常常是浮紧脉。所谓的浮,指的是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它是机体向外驱邪的一种表现。就是说,感冒的时候,气血鼓动,想把寒邪赶出去。这个时候,脉象也跟着是向外鼓动的。
所谓脉紧,指的是脉象紧绷,急而有力,弹你的手指,给人感觉像牵着绳索一样。它也是正邪相争的时候,脉管收缩紧束的表现。
这个浮紧脉,一般那就代表寒邪郁表,人体正在受寒邪的侵扰,正气和邪气还在一起打仗呢!
那既然是这样的话,患者的手指麻木发凉,就有了来由了。这就是,寒邪未能尽散,郁滞肢端经脉,使得阳气不达。这个时候怎么办?关键是散寒解表,把之前的感冒彻底治利索了。
带着这个思路,我们就明白了,麻黄配桂枝解表散寒,细辛温通经脉,搜剔风寒之邪,制附片温阳扶正,杏仁止咳平喘,通利肺气。就这么简单。
你看看,这个诊脉,在整个治疗思路里头,是不是扮演重要的角色啊?
因此我讲,这个脉,你摸得准,还是摸不准,直接影响到你的遣方用药,它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诊脉对中医人来说这么重要,那为什么还会有人认为,中医号脉是摆样子、走过场呢?
我觉得,问题出在中医人自己身上。
我曾经见过一个针对少儿的中医兴趣培训班。老师教孩子诊脉。怎么教呢?就是把筷子放在水盆里头,让孩子们去感受筷子漂浮在水上的感觉,不断去摸,去体会。
我觉得,中医的诊脉,如果不下力气,不用这种形象的方法去教学,一般人很难学得会。尤其是只凭教科书上的描绘、图解,是很难完全理解透彻的。
这就意味着,很多人在学习诊脉的过程中,就是在摆样子、走过场。毕竟,和现代高端的诊断技术比,诊脉算什么?既然学习的过程都是在摆样子,那么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当然也要摆样子了!
因此,才有人诊脉的时候,一边说话,一边喝水,心不在焉。
因此,才有人诊脉的时候,搭上去几秒钟就撤下来,然后盯着电脑开方子。
要知道,大医看病,诊脉的时候必须悄无声息,室内绝对安静,而且诊脉的时间很长,长到连患者都有些不耐烦!
所以说,尽管中医诊脉,有它特殊的意义,是无可或缺的诊断基础技能。但是在如今的环境下,的确很少有人对诊脉这个事儿能静下心研究、实践、总结,学习的时候就不认真,实践的时候更不认真,或者说没必要认真,以至于走马观花、草草而就。作为中医,不诊脉不对劲儿,但是诊了脉又不知道能诊出啥,所以,只能是摆摆样子了。
当然了,我说的,不是全部现象。当代杏林,依然有很多诊脉技艺高超的老前辈。他们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我所说的,只是针对一部分现象。然而,恰恰是这一部分现象,影响了人们对中医整体的认识。这说起来,是令人痛心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转自 小药养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