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钩沉:回到1968,狗肉飘香

 ◆ ◆
文 | 肖中耀  & 图 | 网络
1968年冬天,我和湾里人在一个叫大兴的水利工地修闸,距家约七里路,每天早出晚归,来去匆匆。
这天,收工较早,经过公路时,发现路中躺着一条狗,近前一摸,尚有余温,看看旁边的血迹,估计是被汽车撞死的。环顾四周,无人关注,一位年长者手一挥:“拿回去熬汤喝!”大伙齐赞成。那时我年纪小,像打杂的事是少不了要多干的,于是我和另一同龄伙伴用扁担抬着狗子往家赶。
这狗子有二三十斤,个大肉多,足可以熬一大锅汤。
那时,农村养狗多,每到冬季,有人想弄张狗皮或想吃狗肉了,便将自家的狗往树上一挂,以水灌毙。因有狗肉不上正席的风俗,故烹调狗肉不能进屋上厨房。所以就只能在屋外野炊了,而这种场合往往是比较热闹的。人们也视此味为大补,都好这一口。
俗话说冬至吃狗正当时,且不说这狗肉的美味,光就那熬狗肉汤热气腾腾的场面,想想就来劲。而且今天捡到这条狗也算是天公作美的当时之物,大家议论着,兴致勃勃。
到家了,消息立刻传开,我们一干人便忙开了。
你看,业余屠户老四来了,湾里只要有杀猪宰羊之事都有他的身影,这次操刀当然也少不了他。只见他将狗子往树上一挂,熟练地剥起皮来,一群小伢围在一旁看热闹。
这时,头戴棉帽的二爷来了,伸手指了指:“老四,这狗油我要,这东西治烫伤好。”“好,您等一下”,老四应着,剥完皮,庖丁解牛般将狗解剖、卸开、剁好、洗净,其间又将狗油递给二爷,一套操作下来,干净利落。
此时,有人自告奋勇当起了指挥官:
“哎,你去找副队长要钥匙,把仓库里的大锅搬出来,再把里面的门下一扇出来做案板用。”
“哎,你到草堆上去扯两捆草来。”
“你去把地灶清一下。”
“你到田里去把队里的胡萝卜扯些回来。”
“哎,你到河里去挑担水来。”
“哎……”
“你个狗日的,莫哎哎,老子是你叔!”
在一旁站着的叔应道,众人一阵哄笑。
“晓得晓得,你是叔,你朗嘎去把那搞哈子,等哈多吃两碗”。
其实叔比“指挥官”还要小两岁呢,但他是长辈,骂人的资格是杠杠的。
“指挥官”叫毛头,热心快肠,虽然不是队长,但安排起事来井井有条,着实过了一回队长瘾。大家因为高兴,又是这样的场景,都不跟他计较,也乐意听他的指挥。还有的人不等他安排便合伙着将自家的尖椒、蒜苗、姜盐等物拿了过来。
地灶是现成的,就在仓库门前的侧边,稍加清理便可使用。草垛上的稻草,田里的萝卜,仓库里的门、锅,虽然都是集体财产,但此时都是岔的。这样的情况,用队里的东西,队长也冇得话说,也是乐意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一会,干干净净的狗肉、萝卜和一应佐料便摆在了案板上,这效率没得说。
紧接着上水,水,是钓鱼台的水,据说这水煨汤味道好。再倒入狗肉,尖椒,马上灶火熊熊,烧的是稻草,稻草火能迅速熟透肉纤维,火灰又可文火用,能缓缓煨出肉的诱人香味。当然,这样的程序和火候是要有内行人掌握。
此时,只见灶后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挂在高高的树梢上,不愿离去,大概是想多看看在沸腾的汤里欢快打滾的狗肉,因为狗肉开始冒香味了,它也可以带着香味旅行了。
掌勺的毛头很认真地将浮起的混浊泡沫一一剔除,直至汤色乳白,他招招手,又发号施令了,“倒萝卜”“下佐料”。此刻,红红的萝卜尖椒和白白的蒜管及一应作料,立即与满锅的狗肉拥抱着翻滚着,勇跃地将浓浓的香味裹在腾腾的热气里,向四处扩散,吸引着人们纷至沓来。
黑子家的新媳妇来了,东瞅瞅,西看看。有小伙问话了:“嫂子,喜欢吃狗肉不?”新媳妇皱皱眉:“狗子吃了吧吧的,它的肉有么吃头?”旁边的年长者不乐意了:“看你这伢说的,你家的菜地还上过粪呢,那你家的菜好吃不?”
掌作的毛头凑趣道:“弟媳妇,你晓得不?这狗肉是个好东西,你的黑子吃了,保证能让你高兴。”“去去去,狗嘴!”新媳妇脸飞红霞,横了毛头一眼,仓惶而逃,众人哈哈大笑。
说笑间,等着装狗肉汤的碗已在案板上放了一排。
看看肉已入味,毛头叫烧火的人不要添柴了,要就着灶膛里的文火再煨一下。如果说大火释放肉的香味,那么文火则浓缩肉的精华,使肉汤更香,更美。此时,只见满锅的肉汤在缓缓的微火中泛着涟漪,汤面布着薄薄的一层油膜,那香,勾人食欲。
毛头舀了点汤试了试,咂咂嘴,大叫道:“啊!好过瘾唻,又香又鲜!是时候了。”随即用勺瓢敲了敲锅沿,高喊着“吃肉哦”。听到喊声,人们纷纷围拢过来。
这种场合,按惯例,老人是优先的。
先是湾后头的三婆将碗递了过来,说道:“我的孙子爱来尿(尿床),这吃点狗肉晓得几好哦!”说罢,老人端着肉汤满意地走了。
一个高瘦的老头走了过来,毛头忙打招呼:“大伯,快过来,你这身上爱发冷,喝点狗肉汤蛮好。”说着一勺狗肉就盛到了碗里,大伯端起闻了闻,连赞,“真香!真香!”
正忙着,黑子拿着碗过来了,一旁的发小坏笑着说:“么样,想吃点狗肉好干活?”黑子倒回答得一本正经,“我那里还有二两酒,这狗肉下酒蛮好!”“那是,哎,我来喝两口么样呢?”“那你自嘎带酒来。”发小连批,“小气!”
毛头的勺瓢不停地往外舀着狗肉汤,和大家说着笑着,那场面,既热闹,又温馨。全湾三十多户都尝到了狗肉汤的美味,赞不绝口。直到晚霞收尽,暮云四掩,灶堂里的火星还在闪烁,那一灶的烟火,很是暖人。
本文作者肖中耀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肖中耀,黄陂前川人,文字爱好者,当过兵,做过个体户的乡叟。
· END ·
有风景  有味道  有故事
印象黄陂  品味黄陂
投稿&联络:admin@mulanguli.com
喜欢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