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钱的小买卖,怎么做成大生意?
两分钱能买到什么?
可能很多年轻人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有些人可能早已经忘记了两分钱长什么样子。
但是,如果问那些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走过来的人,他们会告诉你,当年的两分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一根冰棍、一颗奶糖……又或者是,一碗茶。
改革开放以后,来北京大栅栏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逛得久了难免口渴,而那时瓶装矿泉水也不像现在这么普遍。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口渴难耐的游客,蹲下来拿嘴对着天安门浇花的管子喝水。
这样的景象让街道办事处的职员尹盛喜心中很不是滋味,都说京城人有里有面儿,向来讲究礼数,可这客人来了,怎么能连口水都喝不上?
正巧这个时候,街道办事处让他想办法,解决一些待业青年的工作问题。尹盛喜一琢磨,很快就有了主意。
他带领大家在老街上,支起一个小茶摊,卖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
创业初期,尹盛喜总是带着大家工作到很晚,一些人老大不愿意。
尹盛喜就给大家做思想工作:“我们卖大碗茶,利薄就得靠多销。要多销,除了靠一流的服务质量,还得靠早开门,晚关门。想干一番大事业,就不能怕吃苦啊。”
除了讲道理,尹盛喜也身体力行,他每天都跟年轻人同进同出,从不迟到早退。大碗茶的生意逐渐做得有模有样。
可后来,随着物价上涨,这门生意不再划算,好多人建议尹盛喜适当涨价,跟着市场的节奏来改变大碗茶的价格。
听过建议后,尹盛喜摆摆手拒绝了,他始终记得,当初为什么要开这个茶摊。本就是为大伙服务的好事,绝不能随意涨价。
不涨价,但员工们的工资不能不发,怎么办?
尹盛喜决定增加售卖一些北京的特色小吃,用来解决员工的工资问题,后来又经营各种日用百货,不过大碗茶的价钱,仍然是两分钱。
这样,来喝大碗茶的客人,总会顺手买些小吃、百货,尹盛喜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1988年,“老二分”小茶摊,发展成了大茶馆。
如今,这里更是成为了一个展示京味文化的大舞台,每天晚上,都有原汁原味的京剧、单弦、杂技,在这里轮番上演。
两分钱的小买卖,就这样做成了大生意。
不过,茶馆门口的“老二分”小茶摊,价钱还是两分钱一碗。由于售价低,为了维持这个摊位,茶馆每年都要赔上20多万元,可他们从来没想过将它停掉。
小商靠勤勉做事,大商靠忠厚做人。有的商人为了求“利”,算尽成本,却落得个草草收场的结局。同时,也有人为了一个“义”字,把本能轻易到手的利润往外送,没想到却把生意越做越大。经营之道,“义”“利”二字,孰先孰后,立见分晓。
编辑 | 王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