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难读的书怎么读?——《对空言说》读后感

复旦大学邓建国老师的译作《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出版了,虽然知道这本书不太好读,但我还是到图书馆借了一本来啃。这书是美国传播学者约翰·杜翰姆·彼得斯的大作,该书在2000年荣膺美国传播学会奖。其实在多年前,深圳大学的何道宽教授就翻译了这本书,书名叫《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教授翻译了大量国外新闻传播著作,但就对传播学理论而言,邓建国博士的理解恐怕更深入一些,因此他重新翻译了一部大作。此书不仅阐述了传播观念的历史沿革,而且旁征博引,论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乃至法学与技术史领域,因此如同读一部传播学的百科全书,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精读细品。

读书就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如果对话双方在智力和学识不那么对等的话,交流将十分困难。其实交流之于人类并不容易,东西方三位先哲:苏格拉底、耶稣和孔子,都没有用他们自己的话(声音和文字)流传下来,他们的学说都是被其门徒们记录、编码、弘扬和扭曲的,以至于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东西是真正属于这些先哲的。由此,可见世人与圣人的交流是那么困难。中国的古代思想是天人合一,难道我们要像先祖在天坛上祭祀那样,对天言说?即使在今天,面对面或通过媒介的交流,我们仍有对空言说的感觉。那么,这些交流或传播或阅读的障碍到底有什么呢?

读书最好是混着读,两三本书可以同时轮流翻看,可以让不同的大脑皮层轮休。如果知识类别相近的话,还相互之间还可以有所启迪。在读《对空言说》的同时,我还在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是他给美国学生讲中国哲学史的讲稿。冯先生说初学中国哲学的西方学生有两大困难:一个是是语言障碍,一个是中国哲学家表达他们的思想的特殊方式,其实就是文化差异。就是我们常说的,每个字都懂,但连起来却不知道什么意思。因此,我们需要多次阅读反复琢磨,我们需要寻找各种解码方式。难懂的书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终于读懂,读者就成为破译密码的高手,同时他也获得与大师对话的权利。

概念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彼得斯先从梳理“交流”这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词开始的。communication有很多种意思:传授、交流、连接、迁移、交换、互动……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communication形成了五种看法:交流是对公共舆论的管理、交流是对语义之雾的消除;交流是从自我城堡中进行的徒劳的突围;交流是对他者特性的揭示;交流是对行动的协调。但当时还未来区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二战后,信息论催生了信息传播,把communication视为自然科学(DNA为其伟大的密码)、人文科学(语言即交流)和社会科学(传播是基本的社会过程)融为一体的观念,而这一套观念就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传播学。

《对空言说》的第一章“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对话是双向的交流,撒是单向的交流,但都不易实现。实际全书基本上讨论这两种交流方式。彼得斯从苏格拉底和耶稣说起,彼得斯认为:”单向撒播是一种更加友好的方式“。听不听在你,说不说是我的事,尊重彼此。”在少数绝佳的场合,公开撒播甚至可以是激发对话的基础。“传统媒体的传播就是公开撒播,但互联网是否令我我们进入x绝佳场合呢?显然,双向交流是更容易实现了,但能否形成对话倒不一定,例如该书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就很不容易,尤其对于中国读者,一要熟悉西方的文化语境,二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我觉得读《对空言说》不能有太强的功能性需求,如能用一年时间”啃“下来,还是多少有收获的,这是我对阅读此书的看法。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当她读研的时候,在老师的推荐下去看一本书,觉得很艰深很难读,看了几页就放弃了。多年后当她读博的时候在图书馆又见到这本书,随手一翻觉得其实这书好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长,书是由厚变薄,越读越容易。不过[ ,经典是值得反复阅读,实际上也是与作者进行交流。在互联网碎片化传播的今天,你还愿意花时间读经典吗?《对空言说》后面汇集了一些名家金句很值得寻味,遂抄录几段与大家分享:

尊重交流目的,而不是尊重交流本身,这在任何表达中都是值得的:任何过于具体,而不是产生于业已存在的模式中的东西,都显得不够体贴,意味着古怪,甚至是混乱。——阿多诺《道德底线》

大众传播的整个理论依靠的,本质而言,是少数人以某种方式对多数人的利用。——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

交流绝对不是将经验——比如意见和愿望——从一个主体的内心运输到另一个主体的内心。——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谭天读书心得、笔记和书评:

【读书笔记】《菊与刀》何以成为经典著作?

【读书笔记】里夫金的未来社会

信息之所以成为资本——读曼纽尔·卡斯特尔信息时代三部曲有感

从人类历史看新闻传播史——读《人类简史》有感

大数据研究经典的研读与批判——读维克托·迈尔-舍恩佰格《大数据时代》有感

为什么它还没有过时——重读《失控》

【书评】《流动的家园》之“批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