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2去智与巧参同形名

韩非》卷8扬权诗解2去智与巧参同形名

题文诗:
谨修所事,待命于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

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民人用之,其身多殃;主上用之,其国危亡.

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

虚以静后,未尝用己.凡上之患,必同;

信而勿同.审名核实,非私非偏,万民一从.

至天,弘大无形;至情,核理普至.

情生万物,万物有情,至于群生,斟酌用之,

万物皆盛,不与.道者遍在,下周于事,

因稽而命,与时生死.参名异事,通一同情,

一情所通.万物,阴阳,轻重,

出入,燥湿,群臣,其皆不同.

凡此六者,道出无双,故曰,至一真情.

故明君贵,独道之容.君臣,下以名祷.

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

【原文】繁体


  謹修所事,待命于天,毋失其要,乃爲聖人。聖人之道,去智與巧。智巧不去,難以爲常。民人用之,其身多殃;主上用之,其國危亡。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參鞠之,終則有始。虛以靜後,未嘗用己。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萬民一從。

  夫道者,弘大而無形;德者,核理而普至。至于群生,斟酌用之,萬物皆盛,而不與其甯。道者,下周于事,因稽而命,與時生死。參名異事,通一同情。故曰:道不同于萬物,德不同于陰陽,衡不同于輕重,繩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濕,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無雙,故曰一。是故明君貴獨道之容。君臣不同道,下以名禱。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參同,上下和調也。

【原文】简体


  谨修所事,待命于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民人用之,其身多殃;主上用之,其国危亡。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
 
  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核理而普至。至于群生,斟酌用之,万物皆盛,而不与其宁。道者,下周于事,因稽而命,与时生死。参名异事,通一同情。故曰: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湿,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君臣不同道,下以名祷。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也。

2【译文】

谨慎地处理政事,等待自然规律去起作用。不要丧失治国纲领,才有可能成为圣人。圣人之道,要排除智和巧;如果智巧不能排除,就难以维持正常秩序。平民使用智巧,自身多有灾殃;君主使用智巧,国家就会危亡。遵循自然的普遍规律,返回到事物的具体道理,深入观察,交互验证,寻根究底,终而复始。虚静之后,不会再用到主观意愿。凡是君主的祸患,有着相同的起因,一定是轻易相信臣下的陈事,不加考察,真要是审名核实,能不偏听偏信,全国民众就会一致服从。

     道,是弘博广大而没有形状的;德,是内含道理而普遍存在的。至于万事万物,自然而然具有道和德,谨慎适当使用,都会发展兴盛,真情至正,自己就能安定宁静。道普遍存在于事物之中,通过潜化渗透而命定事物;特定事物有着特定的生死周期。虽然名称交验,事物各异,但却无不贯通着同一的普遍规律。所以说:道和它所生成的万物不相同,德和它所包含的阴阳不相同,衡器和它所衡量的轻重不相同,墨线和它所矫正的弯曲不相同,定音器与影响声音的干湿不相同,君主和他所任用的臣子不相同。所有这六神情况都是道衍化出来的。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它是一。因此,明君尊重道的独一模样。君臣不同道,臣下用主张向君主祈求。君主执掌着臣下的主张,臣下贡献出一定的事功。事功和主张交验相符,君臣上下的关系就协调了。

(0)

相关推荐

  • 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 宋国有个人给他的国君用玉做成楮树叶子,做了三年才完成. 锋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中而不可别也. 叶子的肥瘦.叶茎和树枝.毫毛与小刺.颜色与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将欲取天下第二十九

    昨天 上一章讲,圣人笃守常德,虽然朴散为器而应物无穷,却又大制不割,因此能为天下王.本章接着从反面讲,如果把天下当做"器物",以人智去巧取,那是不可能得逞的.   道篇的第二十九章 ...

  • 《老子》经典名句和解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摘自<老子·道经·第八章> 解释: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摘自<老子·德经·第四十 ...

  • 《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5自执度量内索出圉

    <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5自执度量内索出圉 题文诗: 有国之君,不大其都;有道之臣,不贵其家; 有道之君,不贵其臣;贵之富之,彼将代之. 备危恐殆,急置太子,祸无从起.内索出圉, 主必身自, ...

  • 《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4法信化人操度割下

    <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4法信化人操度割下 题文诗: 欲治其内,置而勿亲;欲治其外,宫置一人; 不使自恣,安得移并?大臣之门,唯恐多人. 凡治之极,下不能得.周合形名,民乃守职; 去此更求, ...

  • 《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3虚静无为叁伍比物

    <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3虚静无为叁伍比物 题文诗: 凡听之道,以其所出,反以为入.审名定位, 明分辩类.听言之道,溶若甚醉,若愚若痴. 脣乎齿乎,吾不为始;齿乎脣乎,愈惽惽乎. 彼自离之, ...

  • 《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1素虚执一正名事定

    <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1素虚执一正名事定   题文诗: 天有大命,人有大命,大命至性,至性至情. 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疾形;曼理皓齿, 悦情捐精.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权不欲见, 素无为 ...

  • 《韩非子》卷7二柄诗解3去好去恶群臣见素

    <韩非子>卷7二柄诗解3去好去恶群臣见素 题文诗: 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 妄举人则,事沮不胜.人主好贤,群臣饰行, 以要群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人主无以, 异其臣矣. ...

  • 《韩非子》卷19饰邪诗解4去私行公赏刑分明

    <韩非子>卷19饰邪诗解4去私行公赏刑分明 题文诗: 明主必明,公私之分,明彰法制,去弃私恩. 夫令必行,其禁必止,君之公义;必行其私, 信于朋友,不为赏劝,不为罚沮,臣之私义. 私义则乱 ...

  • 《韩非子》卷6有度诗解1法公去私释法亡本

    <韩非子>卷6有度诗解 1法公去私释法亡本 题文诗: 国无常强,亦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其国强; 奉法者弱,则其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 地三千里,氓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 国三十启 ...

  • 《韩非子》卷5主道诗解2虚静执正除贼去壅

    题文诗: 至治之道,在不可見,臣之用在,不可知君; 虛靜無事,以暗見疵.見而不見,聞而不聞, 知而不知.知言以往,勿變勿更,以參合閱. 官有一人,勿令通言,萬物皆盡.亟掩其迹, 匿其有端,下不能原;去 ...

  • 《韩非子》卷25安危诗解1法合人情为是去非

    <韩非子>卷25安危诗解1法合人情为是去非 题文诗: 安术有七:一曰赏罚,随其是非;二曰祸福, 随其善恶;三曰死生,随其法度;有贤不肖, 而无爱恶;五有愚智,而无诽誉;六有尺寸, 而无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