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数十亿美金的融资,造车新势力的钱从何而来?

近年来,由于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向民间资本开放,导致一大波新势力造车企业涌入市场。除了玩转新科技和新概念外,他们也被贴上资金丰富的标签,通俗来讲就是很有钱。

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车企已突破60家,其中最受关注的除了产品能否顺利落地外,资金来源也成为了焦点。不少人对于这些企业的钱从哪来也非常感兴趣。

1

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是目前造车新势力中较为靠谱的一员,除了兑现2018上半年交车的承诺外,在全国几大城市也布局了用户体验中心。但似乎这个品牌对于企业资金的信息比较保密,蔚来对外的“马甲”是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但实际该公司由开设在开曼群岛的NIO NEXTEV LIMITED 100%控股,因此关于其详细的投资信息很难查到。至于为什么会将公司设在开曼群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这四个字。

不过,根据2017年公布的一份融资资料显示,蔚来汽车的投资方数量很多,其总融资已达150亿元,股东超过50家。其中不乏腾讯、顺为、百度、京东的身影,而高瓴资本、淡马锡、红杉资本这些投资巨头更是成为蔚来资本靠山。作为蔚来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李斌的股权占比达21.17%。

总体来看,蔚来的资金来源比较健康,这有利于往后的再融资。不过,蔚来在短期内盈利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其在国内上市的可能性也很小,想获得更大的资金涌入,投身海外资本市场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2

小鹏汽车

用创始人名字命名的汽车品牌除了WEY还有小鹏汽车。在A轮融资之前,小鹏汽车的资金主要由创始人何小鹏和天使轮投资组成,何小鹏的股权占比达到四成多。在往后的融资中,阿里巴巴、富士康、IDG等声名显赫的投资方纷纷投向小鹏汽车,此外,来自神州租车的优车基金以及天津、青海、湖北的地方国资也都加入小鹏汽车的融资行列中。此前,何小鹏称小鹏汽车将在2018年前完成50亿元左右的融资,这就意味着小鹏汽车总融资规模为50亿元左右。

尽管在多巨头的投资下,何小鹏依然保持最大股东的位置,始终掌握小鹏汽车的话语权。从两项来自阿里巴巴的投资看来,目前阿里占有小鹏14.15%的股权,这也表明小鹏汽车的属性偏向于阿里系。抱住互联网巨头的腿,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有阿里巴巴做后盾,小鹏汽车在后续的融资道路可谓相当明朗。

3

车和家

车和家亦是一个极富个人色彩的品牌,其创始人李想除了创立车和家外,全球最大的汽车网站之一汽车之家也是经其一手打造,因此在品牌命名上也很相似。在今年3月的B轮融资中,成立两年半的车和家累计获得57.55亿元的投资,股东达到36个。

同样的,作为创始人,李想对品牌拥有绝对控制权,个人占股达37.73%。与前两家不同,车和家没有出现明显的“站队”情况,除了李想个人及其创业团队外,上市公司利欧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这家公司分两轮向车和家注入至少4.5亿元资金,持有8.35%的股权。

从资金来看,车和家目前非常健康。在产品路线的选择上,车和家表现出与其他主流企业不一样的玩法,差异化竞争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构成,但车和家这种“差异化”选择,是否符合市场环境和消费者习惯?

4

威马汽车

作为威马汽车的绝对控股股东,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步入C轮融资阶段,但关于这轮融资的情况不详。据此前透露的消息,威马在A轮就已经获得10亿美元的融资。虽然去年年底,威马曾宣布完成新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但据威马融资计划书显示,这一轮的融资仅为19亿元人民币。

从威马融资说明书来看,股权较多的前三为创始人及管理层、个人孙洁晓和百度。同时还有腾讯、红杉资本、成为资本、五矿等资本企业加持。

相较于融资情况,威马的产品似乎更引人关注,与蔚来、小鹏的代工模式不同,威马通过收购大连黄海来获得生产资质,实现“自产自销”。从投资方看来,威马俨然属于“B、T”的一派,百度的目的不仅仅在投资方面,更大的可能是想将威马的产品作为阿波罗自动驾驶的“试验田”。不过,威马表示其技术路线始终只能由威马确认,并不能强迫威马使用百度的服务。

5

奇点汽车

奇点汽车的融资方式似乎有些复杂,或者说资本玩法更高一级。奇点迄今至少完成了五轮的融资,C轮融资的30亿元已稳妥入囊,但未透露其资金方。而A、B轮融资的金额约在数亿元左右,具体金额不详。

之所以说奇点融资方式复杂,是因为奇点汽车此前公开最大的一笔6亿美元融资。这笔融资由智车优行与旗下子公司完成,该子公司由奇点汽车占股70%,涪陵欣荣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占股30%。而欣荣铜基是由铜陵经济开发区企业和安徽国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起的一家公司,身份无疑是当地的国资。此外,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还拥有铜陵智车优行技术咨询有限公司100%的股份。

从奇点汽车股权投资方看来,其并没有强大的投资机构为其背书,但却带着浓厚的地方国资色彩。总体来看,奇点汽车的融资规模和来源并不算乐观。并且也正因有地方国资的加入,未来“大展拳脚”的空间也可能受限。

其实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想自建工厂,但苦于资金与资质问题无法实现,无奈之下只能寻求代工“曲线救国”。随着《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的下发,融资变得越来越难,造车新势力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资本是造车新势力的唯一支柱,通过不断地资金注入才能使企业活下去。不过,当前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传统车企的反击,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并不多,尤其是近期国家对于汽车产业政策的持续开放,将促使新能源汽车市场提前洗牌。

两名大将就位,广汽蔚来已厉兵秣马?

威马EX5最高续航600公里,远超同级,但价格亮了!

小鹏汽车得到牌照是噱头,还是互联网造车迈出的一大步?

(0)

相关推荐

  • 内忧外患,资本撤离,蔚来、威马、小鹏,17家造车新势力谁先抛锚?

    2018年,被业内称为造车新势力的交付元年.数据显示,在造车新势力中,仅有蔚来.威马等少数品牌进入量产交付,大部分造车新势力车企尚未实现量产,拜腾汽车.奇点汽车等品牌首款量产车型仍在腹中. 新车量产. ...

  • 【e汽车】蔚来、理想、小鹏之后,下一个上市的会是谁?

    8月27日,小鹏汽车成功挂牌纽交所. 它还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以最高17.2亿美元.最低15亿美元的募资额,创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史上最高.融资规模最大的首次IPO记录.至此,中国造车新势力前三强:蔚来 ...

  • 李斌向上,戴雷向下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0/07/09 "剩者为王"早已成为生存法则. 文丨崔力文 编辑丨小叮当 临近傍晚,驾车行驶在合肥至上海的高速之中,随着黑夜逐渐降临,望 ...

  • 只有“生与死”的资本局 | 新势力造车·迷局

    如果说,时间是所有造车新势力内心最紧的一根弦,那么资本就是这根弦上最重的巨石,只要一松懈,巨头就会拖着造车梦想一起沉入谷底. 记者|姜鹏 因为迟迟不能盈利,特斯拉始终没有被视为成功的典范,甚至总被猜测 ...

  • 【市井车评】资本运作是造车新势力的通行证

    7月30日,理想汽车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市,股票代码为"LI",成为继蔚来之后第二家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80后李想二度在美股敲钟 7月30日晚,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80后 ...

  • 内外激烈角逐之下,“持证”造车的小鹏还有哪些挑战?

    双重夹击下,小鹏突围胜算有多大? 出品 | 每日财报 作者 | 魏 文 新造车势力诞生以来,一直深受造车资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经营困扰. 尤其疫情后,这一状况进一步加剧,一边是不看好造车新势力 ...

  • 汽车大观|威马汽车:上市能解“千愁”吗?

    作者|凌云 来源|汽车大观 最近,新能源汽车领域又有两家企业在筹备上市,一家是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将要登陆美股,另一家是威马汽车准备登陆A股科创板. 1月29日,中信建投披露威马汽车辅导工作报告.报告显 ...

  • 烧钱的威马,何时烧出未来?

    作为国内最早参与新能源造车的企业之一,外界围绕威马汽车的议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而这种议论与威马汽车前后表现的巨大落差有极大关系. 两年以前,蔚来.理想.威马.小鹏曾一起被誉为"造车新势力F4 ...

  • 小鹏赴美融资1亿美元,造车新势力新一轮角逐加速

    造车新势力纷纷IPO背后,是缺钱导致淘汰加剧的必然选择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魏文 最近,理想汽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首日股价一度涨逾52%,市值达到139.17亿美元,直逼已上市的蔚来,一时风光 ...

  • 威马汽车即将IPO:51岁创始人,做出370亿估值

    新能源汽车魔幻的一幕幕出现:又一家造车新势力奔赴科创板. 投资界消息,1月29日上海证监局公告称,威马汽车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申请条件.这意味着,威马汽车已经完成了上市辅导,如无意外接下来不久会正 ...

  • 威马、理想密集融资,造车新势力下半场还有三大战事

    当造车新势力陆续进入量产交付阶段,他们的融资也在提速. 5月28日,蔚来汽车宣布获得北京亦庄国投的100亿元投资,双方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新实体"蔚来中国". 6月17日,有 ...

  • “钱荒”之下,新势力们得了同一种病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0/05/20 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本就是一个良性健康新能源市场所需要的.因此,对于那些病入膏肓.即将离开的患者不必觉得可惜. 文丨崔力文 编辑丨小叮当 酷暑 ...

  • 新势力生死战,你猜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

    新势力迈入生死维度,究竟结局如何,或许能在此次上海车展中窥视一二. 记者|罗超 向新不易,生存更难. 跌宕起伏之间,伴随着争议成长发展起来的造车新势力终将在车市裂变的洪流中迎来分化的关键节点. 对于造 ...

  • 威马掉队:在这里,没有谁是永远的赢家 | 汽智

    掉队 7月伊始,造车新势力们就迫不及待的公布了6月份的销量以及2021年上半年的"期中考试"成绩. 借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利好,头部的第一梯队仍然属于"蔚小理&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