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附子泻心汤___十五、泻火之剂

2.附子泻心汤(张仲景)伤寒痞满

(《伤寒论》)

【歌诀】

附子泻心用三黄寒加热药以维阳①

痞②乃热邪寒药治恶寒加附治相当

大黄附子汤同意 药下之妙异常

【词解】①维阳:维,维系。维阳当解为助阳。

②痞:痞塞不通。

【组成】大黄二两(6g)黄连、黄芩各一两(各3g)附子一两(3g)

【用法】水煎服,附子另煎。

【功用】泻热除痞,助阳固表。

【主治】热痞兼表阳虚。症见心下痞塞不通,按之柔软不痛,心下或胸中烦热,口渴,而后恶寒汗出,苔黄,关脉浮盛。

【方析】无形邪热结于心下(胃脘部),气窒不通致心下痞为本方主证。表阳虚,恶寒汗出为兼证。主用大黄、黄连、黄芩味薄气轻,清泄上部邪热而消痞,为君药。附子辛热醇厚, 经扶阳,为佐药。本方寒热并用,各奏其功。

【附方】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大黄三两(9g)附子二两(6g)细辛一两(3g)水煎服。

功用: 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实证。症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紧弦。

按:附子泻心汤治伤寒心下痞,上承《伤寒论》159条,当有该条心下痞见症及舌脉;兼见恶寒汗出,非表邪,实为阳虚腠理不密所致。大黄附子汤用以治疗虚寒积滞相并,既用苦寒的大黄泻结,又用辛热的附子、细辛散寒,与附子泻心汤寒热并用意义相同,即用 药配合寒药,彼为清法,此为下法,与单纯苦寒攻下不同。

(0)

相关推荐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六)

    方名: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方歌 麻黄细辛附子汤,减辛加草甘草汤. 两感太阳少阴证,能发表水里寒凉. 方剂 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麻黄二两(去节).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55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55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

  • 温经解表第一方,麻黄附子细心汤

    [出处]<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组成]麻黄二两(去节),附子一枚八片(炮,去皮),细辛二两.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 1.黄连解毒汤___十五、泻火之剂

    1.黄连解毒汤___十五、泻火之剂

  • 3.半夏泻心汤___十五、泻火之剂

    3.半夏泻心汤(张仲景)误下虚痞. (<伤寒论>) [歌诀]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 大枣和①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②阴 [词解]①和:调和,即调和诸药. ②和:使阴阳升降相和谐,上下 ...

  • 4.白虎汤___十五、泻火之剂

    4.白虎汤(张仲景)肺胃实热. (<伤寒论>) [歌诀] 白虎汤用石膏偎①知母甘草粳米陪 亦有加入人参者躁烦热渴舌生苔 [组成]石膏-斤(30g) 知母六两(9g) 炙甘草二两(3g).) ...

  • 5.竹叶石膏汤___十五、泻火之剂

    5.竹叶石膏汤(张仲景)肺胃虚热, (<伤寒论>) [歌诀]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竹叶灵 甘草生姜兼粳米暑烦热渴脉虚寻① [词解]①寻:找,搜求,引申为选用. [组成]竹叶二把(15g) ...

  • 6.升阳散火汤___十五、泻火之剂

    6.升阳散火汤(李东垣)火郁. (<脾胃论>) [歌诀] 升阳散火葛升柴羌独防风参芍侪① 生炙二草加姜枣阳经火郁发之佳 [词解]①侪:侪chai,音柴,同辈. [组成]葛根 升麻 羌活 独 ...

  • 7.凉膈散___十五、泻火之剂

    7.凉膈散 膈上实热.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 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 [组成]芒硝大黄炙甘草各二十两(各20g)黄芩薄荷 栀子各十两(各1 ...

  • 8.清心莲子饮___十五、泻火之剂

    8.清心莲子饮 心火淋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清心莲子石莲参地骨柴一胡一 赤茯苓 芪草麦冬车前子躁烦消渴及崩淋 [组成]石莲子 人参赤茯苓炙黄芪各七钱半(各22g)地骨皮 ...

  • 10.清胃散___十五、泻火之剂

    10.清胃散(李东垣)胃火牙痛. (<兰室秘藏>) [歌诀] 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 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及牙宣 [组成]升麻一钱(6g)黄连(3-6g) 当归(6g)生地(12g ...

  • 11.泻黄散___十五、泻火之剂

    11.泻黄散(钱乙)胃热口疮. (<小儿药证直诀>) [歌诀]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 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见功 [组成]甘草三两(18g)防风四两(24g)石膏五钱(3g) 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