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之因式分解(六)
甬上煌言
皮了一个礼拜,接着回来讲数学哈。
贼老师
因式分解讲到这里,算是刚开了个头。
是真的。。。我没有骗你,因式分解的博大精深,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比如我们今天开始讲的换元法。
贼老师
所谓的换元法,就是指把式子中重复出现的,较为繁杂的部分用简单的字母来代替,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效果。
关键字:重复出现,繁杂,简单。
也就是说,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化繁为简。只不过,有的时候这种繁很直观,有时候就比较隐蔽。
我们先来看直观的:
例1
很显然,在这里繁的是带有四次项的部分,所以我们可以做整体代换,令
则原式就变成
这个用十字相乘直接就分解成(t+2)(t+5),再反代回原式,剩下的就简单了。
诶,如果所有的题目都是这样该多好。
然而,你懂的。
贼老师
我们接下来看那些不是很明显的换元法以及“什么,这也能用换元法”的那些题。
例2
这个换元法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我们可以把这个全部展开来,然后整理,然后你会发现系数还是。。。
挺大的。
直接展开后,
应该说,这个因式分解难倒八成的初中生问题不大。
所以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太好的办法。
我们始终要记住的一点就是:走错道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到黑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回头。
太多的学生就卡在这里了,动不了了。
转弯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转弯的时候要分清楚两种情况:一这是不是真的是死路;二是不是自己走错了路。
经过检查之后,我们发现上面的计算没有错误,但是我又不能再往下分解了,这时候就是明显的转弯的信号:
此!路!不!通!
好,下一个问题是,怎么转?
贼老师
既然全乘开来不行,那么乘一部分行不行?
前面一共有四个一次式,那么我乘三个留一个,还是两两相乘?
朴素的直觉告诉我们,两两相乘会比较好——因为对称。
那。。。两两怎么分组呢?
12,34;
13,24;
14,23;
无非是这三种。
再从对称的角度来看,13,24很显然被排除了;而12,34得到的结果是:
也不像能用换元法的样子吧?
那就是14,23了,我们得到
我们当然可以设
很快也能得出正确结果,但这是最好的设法么?
我们回忆一下,已知三个连续的自然数,blablabla。。。。
这时候该如何设这三个自然数呢?
我们当然可以设这三个数为x,x+1,x+2,但是更合理的设法应该是:x-1,x,x+1。
所以再回头来看上面的式子,令
是不是感觉更好呢?
因为只要一步我们就能得到
通过这个例子,家长要仔细体会,什么时候要转弯,怎么转弯。对于孩子做不出的题目一定要帮助他们耐心分析原因,做不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压根不会,一种是会一点,但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走在正确道路上。其实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来说,大多数情况是后者,所以一定要帮助孩子进行甄别,逐步提高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是不是觉得拐弯很有意思了?我们再来转一个弯!
例3
首先可以把乘开整理直接排除了,毕竟前车之鉴还尸骨未寒。。。。
但是不乘开来,根本动不了啊!
于是我们陷入了僵局。
这时候怎么办?乘开不行,那么拆开行不行?
贼老师
我们发现这两个二次式都可以进行因式分解,得到:
这时候再组合得到:
再令:
emmmm,题目看起来就做完了。
因式分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代数的技巧几乎都可以在这块内容中得到训练。
因此,一定要细细体会哟~
贼老师
下课!
关注贼老师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