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背平方表
上周末写了个关于执行力的文章,有很多家长对于背平方表这事感到好奇,觉得真的有那么大的用么?
当然有啊。
你看,背这50个数(其实是36个),需要用到什么数学知识或者数学技巧么?你不知道若M为紧致的Kahler流形则其第一陈类中的任一(1,1)形式R,都存在唯一的一个Kahler度量,其Ricci形式恰好是R对能不能背下来毫无影响啊!甚至你连儒歇定理不知道都没关系。这个只要你像背单词那样去背而已,需要动脑筋么?需要什么数学天赋么?
完全不需要。
如果你娃连这个都做不到,恕我直言你觉得讲其他的方法他能接受么?真的就别白瞎那些钱去上什么辅导班了,攒钱给娃买两套房比什么都强。
我写到现在,讲了那么多教学的方法,这个是最没有难度的,也是最好检验的,你拿张A4纸把这些数打印出来就可以自行检查了。如果这条都没过关你问我其他的方法恐怕是徒劳无益的。
当然,如果只让你背而不告诉你背的原因,那么你肯定会觉得我在浪费时间。接下来我就告诉你为什么要让孩子背这个东西。
我们现在的升学考试,数学这门课在中考是没难度的,但是到了高考区分度就非常大。不光是思路难找,而且计算量大。特别是后面解析几何和函数两个题目的计算量是惊人的(浙江省,其他地方没浙江那么变态)。如果把高考时间拉长到四个小时,那么很多考生的分数会有所提升——因为计算的时间充裕了。
所以计算熟练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数学成绩。同样一张卷子,假定两个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一样的,但是一个计算过关一个计算糟糕,俩人轻松差出去30分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偏偏计算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很多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是默认你会算的,实际情况?呵呵。
算得快你就算不对,算对了你就算不快。比如
1234289341×2380412123=317418567218203123,
这要不是插进去一个电话号码我还真觉得挺像那么回事呢。这个结果是我随便打的,绝对快,但是肯定错。。。当然你夯吃夯吃花三分钟做出来一个正确的结果,但是因为速度太慢其实也没有意义。
那么如何把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我们要来看计算错误是怎么产生的?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太粗心了,那是因为打的少了。只要打到位了,哪有什么粗心的孩子?别跟我说什么孩子要鼓励,现在鼓励孩子的人一抓一把,缺的是打娃的人。打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这是教孩子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
当然除了态度还要有技术。我不是神仙,不能保证让你的娃保证不犯错,只是教的这个方法能够让孩子的计算出错的可能性下降很多。
必须要明确一点:计算越复杂,那么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对于简单运算出错的概率肯定小于复杂运算。也就是乘方开放比乘除容易犯错,乘除比加减容易犯错,抽象运算比具体运算容易犯错。
背平方表的目的就是把乘法变成减法来做。一般来说,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用打草稿已经可以算计算能力很强了,这个只要背了这个表就不是难事。
这里我们需要讲一个基本公式,即平方差公式。
(a+b)(a-b)=a^2-b^2,结合平方表将大显神威。
比如说38×44,我们可以看成(41+3)(41-3)=1681-9=1672.
是不是很快?!换句话说,如果两个两位数,和是偶数,我们总可以写成a+b和a-b这种乘积的形式,把乘法直接变成了减法来做!
而平方你是背出来的,减少了计算环节,自然你的正确率就提高了。如果你要列竖式,要涉及4次乘法,2次乘法进位,2次加法和2次加法进位。而用平方差公式就只要一次减法,你觉得哪个正确率高呢?
假设你每次简单计算的正确率是99%,九次运算后的成功率就下降到91.4%,而你一次减法的成功率就是99%.
是不是很神奇?
那两个数如果是奇数怎么办?
那也很简单。比如31×52=?
先算31×51,按上面方法马上可以得到1581,然后再加一个31,那么就是1612.
这是算,明天教验算。背会以后自己每天就出100个题目考娃,10天半个月就能巩固的很好了。
还有人吼,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计算机代替的,算那么快那么好有什么意义么?
有啊,考试要用,练不练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