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开歧:走笔萧公馆(七)萧龙友主张中西医结合,主张消除门户之见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走笔萧公馆(八)——破解萧氏家族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
“讲道德,说仁义”,这是自古以来所倡导的为人品格。从三台萧公馆走出去的萧龙友,以医为业,治病救人,十分重视医德。曾作医范十条,主张稽古御今,心正意诚,有道有术,重视伦理。萧龙友诊病,不问贫穷富贵,不问职位高低,对病者一视同仁。不管你是素不相识,还是亲戚朋友 ;是达官员人,还是平民百姓, 处方一丝不苟。一说起中医,谁都知道“望、闻、问、切”,萧大夫为人诊病,最看重的是一个“问”字。不管有多少人在等着候诊,不管给谁诊病,他都要把病人家住哪里、干的什么工作,平时的生活习惯,发病已有多久,问个明明白白,搞个清清楚楚,才开始处方,做到非常精准地对症下药。所以,凡是上门求医者,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无力交费的贫苦病人,视其情况免收或只收半费。对确实无力交费者,就去附近指定的“乐家药店”或“西鹤年堂”中药店记账抓药,由他去结账。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萧大夫,诊病处方,因人而异,准确灵活,从不草率马虎。所谓因人而异,就是同一种病,年纪大小,或老或少,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他常对学生说 :“三春草旱,得雨即荣,残腊枯枝,虽灌而弗泽。所以,对象不同,即须作不同措施,然又须顾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对于诊治老年病人,他作了这样的比喻 :老人如一件衣服,质地虽然很好,但穿的时间长了,久经风吹日晒,饱历霜雪,必然脆朽。如果洗的时候,就经不起碱水泡,木板搓,只能以清水小掇轻浣,虽然宿垢不能完全清除,但晾干之后,仍能让人有出新之感。这样做,既能使寿命增长,还能让衣料质地无损。用洗衣的方法比喻、说透治疗老年病者之要领。说明萧大夫对每一位病人,都极端负责。
萧龙友主张医与药不能分割,医者,不但要识药,还要尽可能地亲自采药。他常说,“古之医士,药由自选,深山穷谷,日事搜寻,阳年采阳药,阴年采阴药,以备囊中之用”。这就是萧大夫一贯提倡的“医之处方,妙在用药”。每年酷暑盛夏“三伏”天,萧家总要在门前放置两口大缸,装满绿豆汤,供行人饮用,借以散热解暑。还免费发放自制的“痢疾散”和专治小儿肠胃病的药物。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为实现奴化中国的战略,支使日伪政府干预北平国医学院的教学事务。强迫学院开放教学,扩大对日方的中医药交流,学院师生坚决抵制。
日伪当局,软硬兼施,威胁利诱达数年之久,被迫学校三次迁址。虽然办学费用严重不足,萧龙友与孔伯华尽一切努力保证学院运转。当学院面临“无米之炊”,日伪政府迫不及待欲接管学院的关键时刻,萧龙友气愤以极 :“我们就是把这所学校关了,也不能拱手送给小日本!你们想想,小日本要一所学校干什么?是为了装出一副慈善的面孔,让老百姓对他们感恩戴德。我们绝不当亡国奴!”萧龙友和孔伯华宁为玉碎,不作瓦全的义举,受到医学界及人民大众的崇敬和交口称赞。常言说得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萧龙友一家,对三台同乡,特别厚爱。
萧龙友一家,虽已迁居京城,但心里,不仅仅装着三台城南萧公馆,而是牵挂着家乡三台。有的同乡晚辈,家中无力供养读书,就长期居住在北京萧家,管吃管住,直到学成还帮忙成家立业。同乡中,有的薪水微薄,子女多,生活困难,也是萧龙友伸出援助之手,作为接济对象。而且数十年如一日,从未中断。对同乡中的青年学生特别关心爱护。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三台同乡中的谭卫根、王蕴中、王棣之等人就读北京大学时,都参加了党的地下组织,假日常去萧大夫寓所求教,若遇经济上发生困难,萧龙友总是慷慨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