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惊恐发现,地球上出现一只“巨眼”,正死死盯着太空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在机器巨大的轰鸣声中,人类推开了工业社会的大门,文明进入了崭新的纪元。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探索,人类对整个世界也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但知道的越多就会觉得自己越无知。随着探索和了解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地球其实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撒哈拉之眼”。
1965年03月23日,美国发射了双子星4号飞船,宇航员詹姆斯·麦克迪维特和爱德华·怀特在载人轨道上飞行了4天1小时56分钟2秒,这也是美国第二次进行双人飞行。其目的是为了给阿波罗登月计划准备技术条件,同时研究人在失重环境下会遇到的种种问题。
当飞船飞过非洲上空时,两位宇航员看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金黄的沙漠中出现了一只巨大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太空。
这一情况让两位宇航员感到非常震惊,立即将此情况向地面控制中心进行了汇报。地面控制中心接到宇航员的报告之后,立即对相关区域进行了搜索和调查,最终确认宇航员们看到的“眼睛”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的毛里塔尼亚境内。
其实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知道撒哈拉沙漠中隐藏着一只“巨眼”,当地很早之前就有沙漠中隐藏着一只眼睛的传说,也很早就有地质学家对此进行了勘探。
只不过由于此地面积较大,在地上根本看不到它完整的形状,直到这次宇航员从上空飞过,人们才知道它是一个眼睛的形状,并因此将它称为“撒哈拉之眼”(Eye of the Sahara)。
事实上,“撒哈拉之眼”还有一个专有的地质学名称——理查特结构。是地质学家理查德-莫拉德(Richard-Molard)在1948年所命名的。
根据详细勘探,理查特结构整体相当平坦,略呈椭圆形,总直径在50公里左右,内圈直径在23.5km左右。最开始研究者认为理查特结构可能是个陨石坑,但因其中心地势非常平坦,并且也没有在那里发现高温和撞击形成的地质证据,所以这种推测很快被否定了。
既然不是陨石撞击而成,那么理查特结构究竟如何形成的呢?经过长时间的考察研究有科学家提出,是板块运动造成的地形抬升和风力侵蚀造就了这个奇怪的地质结构。
在许多年以前,太平洋板块的断裂导致大量岩浆涌出,重新激活了这个地区早期的地下缝隙。岩浆自下而上的“底辟”作用,导致原本平坦的地层开始向上拱起,形成了中间高四周低的穹隆构造。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大西洋持续扩展,岩浆顺着穹窿构造的破碎带向上渗透,和穹窿构造顶部蓄存的积水发生作用,产生猛烈的爆炸和蒸腾,使得中心部位沿着四周环形裂缝开始坍塌,形成巨大的凹地。
由于岩石结构和质地不同,受到机械风蚀和化学风蚀的程度也不同。坚硬的岩石比如石英砂岩、辉长岩墙受住了风蚀所以大都保留了下来,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圆形脊,而质地较软的岩石比如石灰岩与泥岩则风化严重,形成了圆形脊之间相对平坦的地面。
由此,在这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地质变化之下,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非常壮观的“撒哈拉之眼”。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撒哈拉之眼”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穹隆”构造,主要原因是“撒哈拉之眼”和一个传说中的城市实在太像了,它就是亚特兰蒂斯。而种种痕迹表明,这个怀疑或许是对的。
可能许多人听过亚特兰蒂斯,但也仅仅是听过,对它并不是非常的了解。其实最早关于亚特兰蒂斯的记载在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中。
书中记载,在“海格力斯之柱”对面有一个非常繁荣发达的国家——“亚特兰蒂斯”,而“海格力斯之柱”就是今天的直布罗陀海峡。
本来亚特兰蒂斯和雅典正要进行一场大战,没想到突发大洪水,在不到一天一夜的时间里,亚特兰蒂斯就变成了一个船无法到达的地方。
船无法到达的地方不就是陆地吗?此时想一想“撒哈拉之眼”之眼所在的位置,是不是有些细思极恐了呢?
可能有些人会说,沙漠怎么会和大海联系在一起呢?事实上,撒哈拉沙漠原本就是大海,由于地壳运动那里升高,这才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陆地。科学家在沙漠中已经发现了很多巨大的鲸鱼骨头。
事实上,这还不是最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根据柏拉图所说,亚特兰蒂斯城是圆环形的结构,直径大约是127Stadia(Stadia是古希腊计量单位),而127Stadia差不多是23.49km。
还记得上文提到的“撒哈拉之眼”内圈直径吗?没错,它的内圈直径为23.5km,这和亚特兰蒂斯城的记载的数据几乎一模一样。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或者说仅仅能用巧合来解释吗?
另一方面,亚特兰蒂斯盛产“山铜”,虽然不知道“山铜”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但“撒哈拉之眼”所在的毛里塔尼亚却是非洲第二大矿产国,主要矿产是铁,其次也产出金和银。
柏拉图在书中记载,山铜非常适合锻造兵器,这就首先排除掉了金和银,因为它们的质地实在过于松软,而如果山铜是铁的话,那么一切就和实际情况吻合了。
当然了,说“撒哈拉之眼”是亚特兰蒂斯城仅仅是一种可能的推测,至于这种推测是不是真的,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我们期待未来能够得到准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