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吟诵讲堂(中)第二十一课《题西林壁》

阿雷吟诵讲堂(中)第二十一课《题西林壁》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题西林壁》。

一首蕴含哲理的写景诗

今天要吟唱的《题西林壁》是一首平起七言绝句,其作者是也我们非常熟悉的东坡先生。关于苏轼我们也吟唱过不少他的诗,比如《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蕴含哲理的写景诗呢?我们还是先来读一读吧: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画中含理的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神宗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贬谪汝州(今河南临汝),途径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庐山纪游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各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宇宙间万事万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也是苏轼这首《题西林壁》要告诉人们的一个朴实哲理。

一位出人头地的苏东坡

大家都知道也许知道有个成语——出人头地,它的意思是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这个成语可是有历史渊源的,据史料记载:

苏轼自幼聪明好学,可谓博古通今,出口成章,能书善画。苏轼二十岁时,便赴京赶考。

当时,主考官是翰林学士、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修对当时文坛崇尚诡怪奇涩的文风很是反感,因此凡是考卷如此作答的一律打“X”,不加录用。当他看到一篇《刑赏忠厚论》之时,万分高兴,便准备打个高分,取为第一。由于考卷上考生的名字是封住的,欧阳修以为这文章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便只取为第二名进士。

这《刑赏忠厚论》其实是苏轼写的。苏轼在考试中显现了他卓越的才学,以后又在殿试中得中。苏轼对主考官欧阳修很是佩服,以后又送了几篇自己的文章请欧阳修指点。

欧阳修得知那篇文章不是其弟子曾巩写的,而是初出茅庐的苏轼所写,心里觉得有点对不住苏轼,竟让他屈居第二。再看到苏轼以后送来的文章,篇篇才华横溢,更是赞叹不已。于是写信给当时声望颇高的梅尧臣说:“苏轼的文章实在是好,我应当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当时听说此事的人都不以为然,以为欧阳修夸大了苏轼的才华,等以后他们看了苏轼的文章后才信服。

苏轼得到欧阳修等文坛名流的指点,文章越来越好,后来果然出人头地,和欧阳修等人被后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一点吟诵方面的小知识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近体诗(格律诗)的第一个规则:齐言。大家可以回顾一下,齐言的要求。我们今天来说说近体诗的押韵。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要求押韵。但是,近体诗押韵必须是压平声韵。这就是近体诗的第二个规则:压平声韵。

什么是平声韵?,近体诗一定在2、4、6、8等偶句压平声韵才行。

大家不要理解为押韵就是只要韵母相同就可以是押韵,对于格律诗可不是这样要求的。它要求不仅韵母要相同,而且声调也要相同。而近体诗一定是压平声韵的。

我们还是结合例子来看一看。比如咱们今天学的《题西林壁》,这首诗的2、4句的最后一个字“同”“中”均未平声,所以符合这项要求。再加上前面的“齐言”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它是一首近体诗。

一首含义深刻的哲理曲

还记得开始介绍这首诗时,阿雷老师说它是一首平起七言绝句。但有些同学立刻就可能产生疑问:阿雷老师,判断它是平起还是仄起,不是看这首诗的第一句第二个字吗?那“看”字不是第四声吗?那应该是仄起七绝吧?

错!你听阿雷老师无论是吟诵还是吟唱,这个字读或唱的都是第一声“kān”。这个一点注意啊!古时候不读第四声,对第一声。

我们说了苏轼这首诗,不仅写了走进庐山,看到的庐山的特点,更由此引发出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哲理。我们一起来吟诵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