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大满贯冠军的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人做事情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放在网球比赛中同样如此。大满贯赛事虽然年年都有,而且一年四次机会,但能捧起奖杯的无外乎总是那几个;正赛128个参赛席位,冠军却只有一人,残酷尽显。
所以问题来了,有实力就一定能拿到冠军?如果这样想,那你真的是太天真了。历史上不乏里奥斯、纳尔班迪安这样的悲情英雄,穷尽职业生涯他们也无缘实现自己的最高荣誉梦,尽管他们的世界排名曾经来到过令人羡慕的高位。所以从这一点上看,虽然有些尴尬,但是那些一满贯又是何等的幸运。
尽管大满贯的赛制已经十分严谨,但只要是竞技体育,你就无法完全避免“鸡血型选手”的存在,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之一。除了“鸡血男”,避开自己的“克星”,或者是签表的难度由简入难逐渐提高也是重要的一点。如果一个选手志在夺冠,那他肯定不希望把绝大多数体能浪费在第一周的比赛中;与此相对,来到八强、四强乃至决赛,高手过招体能储备不足可以说是致命的。谁都希望坐山观虎斗,可谁都不希望自己是被人观的那只虎。所谓天时,正是如此。
第二点是地利,放到网球比赛中,就是对不同场地的适应能力。这个问题很现实,就像本赛季的费德勒,即使他想在巴黎有所作为,可身体并不允许他在红土做过多停留;来到草地,纳达尔的膝盖同样是西班牙天王前进的制肘。历史上众多的一满贯大都来自法网,这当然是地利因素的最佳体现。单点突破,放大自己的优势,对于那些技术本身就存在线条缺陷的选手而言,这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最后就是人和。想做到人和,就需要选手自己调动自己的状态,无论是精神方面还是身体方面。前面的天时、地利更多是客观因素,回到主观层面,如果对自己本身都没有信心,那何谈战胜对手?正因如此,我们看到历史上不乏首次晋级决赛就拿到冠军的先例(例如贝克尔),也有几经周折最终圆梦的选手(伦德尔、穆雷师徒)。
总结一下,尽管机会很多,但是能把天时地利人和凑齐的选手却不多,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奖杯上的总是那几个人。养成一个伟大的冠军选手,既看他自己,也要看“天意”!(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宋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