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9年93.5平方千米,到如今8.24万平方千米,逐渐变大的重庆市

两江汇聚,山水相逢。

西南重镇重庆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曾3次建都、3次设立中央直辖市;商朝至西周之间是巴国文明的源头及核心; 西周武王灭纣之后,封宗姬于巴建立巴国,都城设在江州(以濒临两江取名);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巴过与秦楚联手灭掉位于今湖北省竹山县的庸国,并分得鱼邑(治于今奉节县),之后便被楚国逼入长江三峡,进入重庆和川东;巴国曾在枳(今涪陵区)、江州(今渝中区)、垫江(今合川区)等地建立都城。

作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这里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以及巴渝文化而闻名,九龙坡区有一座以巴文化为主体,融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观光胜地巴国城;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长江三峡、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南川金佛山、洪崖洞、武陵山大裂谷等景区。


隋开皇元年(581)楚州更名为渝州,辖境相当今江北、涪陵、长寿、巴南、璧山、永川、江津、南川、武隆等地,地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得名,重庆简称渝来源于此;据《太平寰宇记》渠州流江县: 宕渠水(渠江)一名渝水,在县东二里;今合川一下嘉陵江,因与渠江合流,亦通称渝水、宕渠水。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渝州改为恭州。

据《中国地名词源》记载,市沿重庆府之名;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光宗赵惇因先在恭州被封为恭王,后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将恭州升格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另据《大明一统志·四川名胜志》:以介乎顺、绍二庆之间也,以介于顺庆府(治今南充市)、绍庆府(治今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之间而得名。


1929年正式设立重庆市,由巴县、江北县析置,为四川省所辖的二级乙等城市;当时水陆总面积93.5平方千米,人口约28万。

1930年2月重庆市与江北县、巴县划界:上自嘉陵江西岸磁器口、红庙子,下至黄沙溪、黄桷堡过江达南岸;又自火烧坟起,横经涂山,沿山脉达于铜锣峡北渡;经江北大万坪至黄葛凼,直抵江北岸;总面积131.83平方公里。

1939年巴县龙隐乡(今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一带)划入,同年5月重庆市析出四川省,升格为甲等中央院辖市(直辖市),辖区大致为今渝中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以及江北区、南岸区。

1939年至1940年之间,川渝划界,巴县、江北县位于城郊的区域陆续划入重庆市。

1950年3月,原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北碚行政管理局划入并改为北碚行政管理处;同时江北县唐家沱乡铁山村以及郭家沱鱼嘴乡第二十一村划入。

1951年2月巴县第四区兴隆、蔡家、同兴、井口、青木、凤凰、歇马等7个乡划入北碚行政管理处;同年6月北碚行政管理处入归川东行署区,并改设为县级北碚市;同时川东行署区巴县划入,江北县郭家沱地区、唐家沱地区划入;同年江北县红土地乡划入;巴县木关镇划入川东行署区之北碚行政管理处(北碚市)。

1952年7月,巴县与江津共管的马鬃乡划入江津县;同年9月四川省北碚市以及綦江县、长寿县、江北县划入。

1953年3月重庆改为中央直辖市,所属巴县、綦江县、江北县划入四川省江津专区;长寿县划归四川省涪陵专区。北碚市改为重庆市第六区。

1954年3月巴县跳石登乡双河村第六至第十等5个组划归;同年6月重庆改为地级市划入四川省;7月壁山县临江区七村在重庆市第六区柏林村境内的窑子湾、金银口、大屋基等5处划归重庆市第六区。

1955年贵州省桐梓县第十区划入重庆市,包括平坝、兴文、中朝、青林、上坝、板辽、天桥、茶园、大坝、农林、庙坝、民权、桃子、营寨、王家坝、景星、青山等17个乡。

1959年1月四川省江津专区所属的巴县、綦江县,以及涪陵专区长寿县划入。1976年1月四川省江津地区江北县归入。

1983年3月四川省永川地区所辖的永川、江津、合川、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等8个县划入重庆市;至此直辖前的老重庆市区域形成,总面积23113.95平方千米,辖9个区与12个县。

1996年9月四川省的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的辖区由重庆市代管。

1997年3月重庆再次改设为直辖市,以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为辖区,下辖43个县市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人口3002万;自此形成重庆市现有的辖区范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