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来了!滁州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2020年11月27日 17:37:31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滁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1月19日

滁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

供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落实《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0〕6号)部署要求,加快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高起点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制定本方案。

工作目标

围绕全市优质粮油、健康畜牧、道地药材、特色杂粮、林茶蔬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生产基地稳固、加工提挡升级、销售渠道畅通。推进实施“158”行动计划: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市级以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50个;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600亿元。

主要任务

➤建设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

打造优势主导特色农产品板块。粮食生产方面,重点支持天长、来安、全椒等地优质水稻和定远、凤阳、明光等地专用小麦生产,支持江淮分水岭地区发展玉米、山芋、豆类等特色杂粮,优质专用粮食年种植面积600万亩以上。畜禽生产方面,以全椒、定远、来安、凤阳、明光等地为基础,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生猪、肉鸡养殖基地,支持定远打造千万羽白鹅产业。水产方面,全面落实长江禁捕要求,持续实施稻虾共作“双百工程”,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特色农产品方面,继续支持滁菊、天长芡实、全椒碧根果、明光艾草、定远食用菌、近郊地区蔬菜水果等,争创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全面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高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水平,建设定远县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园。实施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改造升级、畜禽粪污治理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等重点工程,形成设施升级、集中处理、循环利用、多元开发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格局。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生物农药使用覆盖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加快有机肥替代步伐,扩大生物有机肥料生产和推广应用,强化农膜回收利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大力发展绿色品牌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安全保障工程,加强产地环境管控,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生产全过程管控。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到2025年,全市“三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达到1300个以上。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互认,推动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落实农产品带标带码上市。(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沪苏浙等地人才、技术、资本等先进要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在天长、来安、全椒等地推进优质稻米加工,明光、凤阳等地开发专用面粉加工,定远、全椒、来安、凤阳等地推进畜禽屠宰加工。同时,积极推进天长芡实、全椒龙虾、明光艾草、南谯菊茶、来安蔬菜、定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及滁州经开区、中新苏滁高新区、琅琊区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推进道地药材、茶叶深度开发,实现饮品、药用相结合。(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培育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鼓励本土大型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成长型企业上市融资。实施“行业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到2025年,培育产值达50亿元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2—3家、20—50亿元企业10家,力争百亿元企业有突破。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持续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全力为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落地提供便利化服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实施农产品加工园区提升行动。合理布局生产基地、产业加工、物流外包、科技研发、基础设施配套等功能模块,推动重点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整合项目资金,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均要建立1个以上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加快培育百亿元加工园区1个、50亿元加工园区2个左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建设绿色农产品物流供应平台

加强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突出地域和市场特色,以滁城为中心,以琅琊中垦流通滁州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等为依托,高起点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物流企业、物流园区,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建设产地预冷、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等设施。加强与沪苏浙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合作,开展直销连锁配送,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优化升级农村电商。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强农村电商企业产销对接活动。积极培育本土电商企业,支持其与知名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充分利用沪苏浙地区各类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等平台,加大面向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本地名优农产品推介交易力度,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滁州名优农产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滁州名优农产品在沪苏浙地区的市场份额。加快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联合江苏省毗邻地区共同开发一批精品线路,开展联合推介活动,构建高效合作机制,促进产品销售流通。大力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组织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拓展农产品市场营销空间。(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推进举措

共建合作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选择一批特色优势项目,主动对接沪苏浙地区优质资本,引进沪苏浙地区知名农产品加工和配送供应商集团来滁投资兴业、建立总部,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推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发本地优势资源,与沪苏浙地区开展基地共建共享,建设一批粮油、畜禽、水产、果蔬等精品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培育创业主体。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优先选择与沪苏浙地区有较好合作基础、有优势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等主体,承担示范基地项目实施任务,提高示范基地建设质量。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吸引支持滁州籍在外人才返乡,在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就业。组织实施农业人才联合培训计划,加强与沪苏浙地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跨区联合,开展重大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先进农业技术成果在我市孵化转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快品牌塑造。着力培育一批“滁字号”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知名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围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发展,开展品牌整合,创建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探索培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强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打造一批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支持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姻合作,共建共享企业品牌,提升品牌价值。(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健全资金投入机制。用足用好市级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统筹优化整合农业产业化等涉农资金,支持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装备倾斜。(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各类农产品加工主体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落实农产品加工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农业政策性担保和农业保险提标扩面。落实农产品初加工享受农业用电政策,优先保证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业园区建设用地需求。(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各县(市、区)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切实把基地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取得成效。(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市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市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推进分类指导,加快一批重大项目实施,全面完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任务。各地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加强县域统筹,围绕一张蓝图,紧盯一个目标,整合资源要素,按照一个产业规划、一个创建方案、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支撑政策的要求精准施策,合力推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主导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强调度考评。建立工作调度机制,各县(市、区)每月上报工作进度;市农业农村局每季度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每年组织示范基地创建考评,对达标的示范基地予以授牌激励,对不达标的予以淘汰替补,并适时通报。(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滁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

供应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姚 志 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

陈开广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扶贫开发局局长

程军才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成 员:

徐晓军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王兴德 市财政局副局长

宋延举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二级调研员

汪海洋 市林业局副局长

张 真 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

张 力 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办主任

王 飞 市商务局副局长

李世楼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黎国梁 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

曹昆斌 市人社局副局长

周 勇 市科技局副局长

曹金喜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

甄 煜 市税务局副局长

曹金山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

邰 和 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曹 阳 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曹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滁州市人民政府发布)

[责任编辑:王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