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人,朱元璋除去30个,还有4个人是谁?
在公元1354年的一天,朱元璋和红巾军的头目郭子兴和平分手,朱元璋在郭子兴身边并不愉快,在一开始,郭子兴很欣赏朱元璋,也极力拉拢他,并且把自己的义女嫁给朱元璋。但时间长了,朱元璋的本领展现出来,这些才能让朱元璋在义军中声名鹊起,反而让郭子兴有些不爽。
绝非池中之物的朱元璋,决定和郭子兴分道扬镳。这次分手,是和平友善的分手,郭子兴很高兴,也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更让郭子兴高兴的是,朱元璋在离开时,没有带走大队人马,只带了二十四个心腹,这让郭子兴大为放心。
这二十四个人,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班底。像后世比较熟知的徐达、汤和就是这个班底,到了明朝建立后,这群人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明朝初期最大的政治集团。
这二十四个人,有必要盘点一下,并且说明一下他们的结局。魏国公徐达(善终),信国公汤和(善终),江国公吴良(善终),海国公吴桢(善终),花云(太平之战被陈友谅俘获,不屈殉国,年三十九岁,追封东丘郡侯),杞国公陈德(善终),滕国公顾时(善终),平凉侯费聚(胡惟庸案受牵连,被杀),泗国公耿再成(死于叛军之手),耿君用(和张士诚交手,战死宜兴),唐胜宗(胡惟庸案受牵连,被杀),陆仲亨(胡惟庸案受牵连,被杀),华云龙(善终),郑遇春(胡惟庸案受牵连,被杀),周铨(战死于芜湖),陕国公郭兴(善终),郭英(善终),胡海(善终),张龙(善终),陈桓(蓝玉案受牵连,被杀),谢成(蓝玉案受牵连,被杀),李新材(善终),张赫(善终),周德兴(被儿子周骥牵连,被杀)。
最初朱元璋打天下只有24人,其中,善终的13人,被杀的7人,为国捐躯的4人,并非问题中所说的,朱元璋杀了三十个,只剩下四个人。
我再次回到原来的问题,觉得提问问题的人可能表达的有些不清楚,提问题的人应该想问的是,朱元璋杀功臣,导致明王朝功臣凋零。
朱元璋杀功臣,的确是存在的,而且屠杀数量之多,手段之残忍,创下了历史纪录。但这些屠杀的背景,都是重要的案件引起的,因此,我需要从洪武年间的重要案子说起。
第一案,胡惟庸案
淮西二十四将中,被朱元璋杀害的七人中,有四个人都是受到胡惟庸案子的牵连,可见,胡惟庸案件的牵扯之广,影响之大。发生在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件,其根源是淮西集团实力越来越强大,几乎到了可以只手遮天的地步,而这个淮西集团的首要人物,就是李善长。
这个人虽然不是最初跟随朱元璋的人,却是朱元璋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在后来的论功行赏中,李善长功劳被列为第一,这和刘邦对待萧何极为相似,可见李善长的能力和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李善长因为这样的功绩,权力达到顶峰,他推荐了胡惟庸,淮西集团,成为朝堂之上第一大政治集团。
但有一个人,却不喜欢李善长,这个人也是鼎鼎大名,人称诸葛亮转世的刘伯温。刘伯温和李善长有矛盾,更主要的是,他不是淮西集团的人。
这个人在民间的名气,远高于李善长,他很聪明,而且很会看人,他的眼光极为狠辣。因为这样的聪明人,而且还不是李善长自己人。这引起李善长的不满,刘基受到淮西集团的排挤,告老还乡,后来,因为吃了胡惟庸送的药,就死了。
除掉刘基之后,安插在朱元璋身边的最后一颗钉子被拔掉,从此,朱元璋身边,全是淮西集团的人。这时候的淮西集团,完全可以和皇权分庭抗礼。
走到这一步,李善长其实是很满意的,这已经位极人臣,可他的手下胡惟庸不满意,他们开始向着一些不可触及的地方探寻,终于触动了朱元璋的底线。
早在洪武八年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对淮西集团产生反感,但因为朱元璋是一个很恋旧的人,所以,一直保持克制。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举报谋反,彻底激怒朱元璋,他的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一样,于是,胡惟庸案爆发。
这一案,胡惟庸和他的党羽被处死,但这还没有结束这个案子,直到洪武二十三年,再次爆发,这次牵扯更广,而且更为血腥,李善长全家七十余口被杀,被牵扯的功臣足有几十家。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屠杀功臣。
第二案,蓝玉案
这个案子,和胡惟庸案子极为相似,而这些相似点,都在于,他们都触及到了朱元璋的底线,也触及到了明朝的最高权力。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容忍的,于是,蓝玉案爆发了。
蓝玉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在捕鱼儿之战,蓝玉率领十五万明军,北上四千余里,直捣北元的大本营,黄金家族全军覆没,蒙古人北俘虏七万余人,这场战役,可以说是蒙古版的靖康之耻。蓝玉也因为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扬名史册,成了大明王朝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要说蓝玉谋反,我感觉,有些牵强,因为蓝玉没有谋反理由。他已经权倾朝野,而且,朱元璋对他极为信任。更主要的是,他是太子朱标的死党,而朱标是大明王朝的法定继承人。他只要低调一点,等到朱标当了皇帝,如何不能荣华富贵?可偏偏,他太高傲。
朱元璋是个好父亲,因此,他爱屋及乌,对蓝玉也相当宽容。天真的蓝玉并不知道,朱元璋的宽容,只是因为他背后是朱标,而想当然的以为,他很厉害,朱元璋离不开他。在1392年,朱标死了,悲痛万分的朱元璋,没有想到传位其他儿子,而是想到了传位他的孙子,朱允炆。
这个决定,引起了连锁反应,首先是朱标的死党瞬间失去依靠,而朱允文,又没有靠山,更主要的是,没有人敢跪舔朱允炆,毕竟,这种时候,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这个时候,蓝玉缺乏政治触觉的短板终于显露出来,他依然很高傲,但他只高傲了不到一年,就被人举报,是谋反大罪。蓝玉或许只是骄傲,却并不一定是谋反,但朱元璋却认为,蓝玉必须死,而且,很多人必须死。
于是,比胡惟庸案更血腥的蓝玉案爆发,受到牵连而死的人,超过1.5万,这次案件之后,整个功臣团体,武将团体,几乎全军覆没。
其实,洪武年间有四大案,另外两个是空印案和郭恒案,但这两个案子,属于整顿吏治的案子,并不是涉及到权力巅峰的案子,而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却真真实实的影响到了整个政治格局,大量开国功臣都在这两个案件中凋零。而这根本原因,只是因为,皇权不容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