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胡巧云:从阿丹.巴丹说起

原创作者:胡巧云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从阿丹.巴丹说起》

行进在茫茫戈壁,不时映入眼帘的双峰驼似乎在提醒着我:阿拉善盟还有一个很酷的称谓--“中国骆驼之乡”。“遥远的海市蜃楼,驼队就像移动的山,神秘的梦幻在天边,阿爸的身影若隐若现......”,听着这首《苍天般的阿拉善》,骆驼、沙漠、绿洲、驼铃,这些词汇交替反复,让我的视线模糊了: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的祝福直到永远!做为土生土长的阿拉善人,带着对骆驼的特殊的情感,有幸跟随盟畜牧研究所所长周俊文、前任所长张文彬研究员一同前往骆驼良种繁育基地,更多地了解骆驼产业发展情况。

周俊文所长(左四)与调研组骆驼良种繁育基地位于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是全国首家骆驼研究院---内蒙古骆驼研究院团队的实验基地,由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管理。该研究院主要针对骆驼基因、骆驼生物制药、驼奶、骆驼疾病防治、骆驼文化、沙漠生态治理、骆驼饲草料种植和研发等方面进行重点科研。

到达基地,没有歇息,我们跟随周所长、张所长走向驼群。吃奶的小驼没有理会我们,也不惧怕,依然悠然享受着驼妈妈的乳汁。再看看骆驼妈妈的目光与神情,那份温暖啊,你都不忍心去打扰它......转过身,张所长带着我们去找寻另一只(峰)小驼。

骆驼良种繁育基地基本都是双峰驼,高大、健壮、肥硕,存栏数量约290峰。“基地里小骆驼只有这两峰,它们与其它骆驼是不同的!看出来了吗?它们有特别之处。”张所长问我们。仔细端详着这两峰小驼:它们躯体较双峰驼细瘦,腿更细长,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最主要它们是--单峰驼!那我们就从这两峰单峰驼说起......我们国家没有单峰驼。它大多是在东非、阿拉伯及西印度到巴基斯坦,再到伊朗至北非一带。 那么,两峰小单峰驼是怎么来到阿拉善的呢?大家知道,阿拉善是全国双峰驼的主产地,历史上骆驼存栏数量最高达到过25.15万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受骆驼繁殖周期长、养殖效益低等因素影响,骆驼总量以平均每年近万峰的数字急速锐减。阿拉善双峰驼浑身是宝,一身兼有毛(绒)、肉、役、乳多种用途,其耐干旱、耐风沙、耐饥渴、耐粗饲、抗逆性强等特点为阿拉善骆驼产业化发展带来福祉。近年来,在自治区农牧厅的大力支持下,阿拉善盟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立足生态脆弱、农牧业资源禀赋独特的实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2020年六月末,阿拉善盟双峰驼存栏数量已从2005年的6万多峰达到12.56万峰,占全国总量的1/3。驼奶产业是近年来阿拉善盟为推动骆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骆驼养殖效益而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全盟目前可以挤奶的母驼1.1万峰,个体日产奶量1-3kg,国际上高产奶驼一般每天产奶量10kg以上。随着人们对骆驼奶特殊营养价值与健康关系及辅助医用功效的认识,提高骆驼产奶量已成为提升骆驼产业竞争力和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但是,双峰驼与单峰驼相比产奶量较低,这也成为限制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问题。因此,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增加高产奶驼数量、提高产奶驼群整体质量是解决奶源紧缺问题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的一项新课题。2019年1月中旬,由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内蒙古骆驼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以及澳大利亚何牧仁博士、阿联酋穆哈穆德博士、伊朗阿米尔博士四国六家机构共同联手开展骆驼胚胎移植创新性科研实验项目研究工作。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骆驼良种繁育基地,选择了11峰阿拉善双峰驼作为受体,进行了高产奶驼的鲜胚移植。胚胎移植技术是畜牧生产上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将一头优良母畜供体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另一头母畜受体的输卵管或子宫,以达到产生供体后代的目的。也就是说:将阿联酋骆驼繁育中心的单峰驼胚胎,通过胚胎移植技术,移入阿拉善双峰驼受体,给单峰驼胚胎找一个代孕妈妈,以获得高产奶驼后代,经过后期的饲养,筛选高产奶基因。

对母驼进行B超检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20年3月16日、3月22日,高产奶驼胚胎移植实验的两峰公驼羔顺利出生,标志着骆驼胚胎移植实验取得了重大成果,实现了骆驼胚胎移植在中国的首次突破。骆驼胚胎移植技术的突破,为当地今后深入开展不同目标与方向的骆驼选育提质研究,优化阿拉善双峰驼品种群体结构,增加群体产乳、产绒、产肉等生产性能,建立良种资源基因库和良种推广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对促进农牧民增收、保护和发展阿拉善双峰驼产业具有深远意义。从最初的筛选种驼,到对受体驼进行观察、清洗、打针、用药、B超检查等等, 张文彬所长全程参与了科研实验项目。小驼出生不久,他给两峰驼羔起名为阿丹、巴丹。

刚出生的2峰公驼羔正在吃奶(图片来自网络)“从科研的角度说,我们是真正具有科技含量。新疆、内蒙、甘肃、青海有骆驼的四个省市,其他哪个省市去做,我觉得都做不到,这真正是世界领先的技术。我们当时做的时候,觉着能生产一峰就非常不错了,这一辈了也算是成功了。真是没想到,生产了两峰,而且是我们期待的公驼,太高兴了!”张文彬所长依然沉浸在那份自豪与喜悦中。“双峰驼的繁殖性能低、周期长,两年产一羔,而繁殖母驼初配年龄为4~5岁,造成了骆驼世代间隔长。同时饲养一峰成年驼需7年时间,即骆驼在7岁以后出售才可见其效益。在干旱年份,部分牧民不愿让繁殖母驼怀孕(借以保存繁殖母驼),人为降低繁殖率。我们通过胚胎移植技术生产的两峰公驼,可以提高通过本品种选育技术,增加高产奶量基因的频率。”驼羔的出生,也让畜牧研究所的职工们增加了工作的强度。“以前一年也就到基地来三四趟,年前、年中慰问看望,产羔或者有项目的时候下来。而今年,我已经到基地来过二十多趟。”周所长告诉我说:“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一样,分期分批下基地,不分老少男女,不分职务高低,下来一待就是几个月。冬天那么冷,为了保证每天的驼奶产量,我们工作人员早晚都要亲自去挤驼奶。给骆驼饮水、喂食,在滩里找骆驼、圈骆驼那都是常有的事!”“骆驼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也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虽然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比较艰苦,但是,能够保护和提升骆驼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我们也真的是非常欣慰,值得!”骆驼胚胎移植技术的实施,填补了骆驼繁殖技术上的空白,同时使科技人员掌握了一项实用的繁育技术,对以后的双峰驼资源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填补了国家种质资源库阿拉善双峰驼遗传材料的空缺。同时,标志着我国首例高产奶驼胚胎移植实验在阿拉善盟获得成功。从基地回来多日,闲暇之时总是回味着在基地的那个晚上。风是凛冽的,天上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出门后被漆黑的恐惧裹挟。躺在床上,耳朵里充斥着风力发电机翼转动的轰鸣声,整个夜晚,脑子里翻转昏旋。想起他们,就想起了陪伴他们的骆驼。想起骆驼,也就懂得了他们的精神!“吃苦耐劳、质朴坚韧、勇于负重、默默奉献”!这种精神,已成为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独特的品质。没有恐惧、没有怨恨、没有回头,他们稳稳健健、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前方,走向绿洲,走向希望.....

作者简介胡巧云,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阿拉善盟作家协会会员、阿拉善盟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网驻站作家,神舟文学院签约作者,散文随笔作品散见国内报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