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讯被骗来聊一下古代的骗术:千呼万唤等你跳坑

近日铁树君被腾讯告老干妈的新闻重新刷新了三观,这么厉害的腾讯,竟然都会被人骗?深刻思考之余,又觉得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这么一个信息错综复杂的时代,被骗很正常。铁树君内心好奇,翻阅史书发现,原来,这被骗案自古就有,但是古人对于骗术,那可是五花八门,只有想不到没有骗不到啊。

如果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骗子。咱们几天就给大家讲一下古代的“团伙诈骗”和“高科技”骗术。

团伙诈骗

我们都知道,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可是空前繁荣的,有钱人多的地方就有骗子惦记。这些专事坑蒙拐骗、勒索抢劫的团伙在唐朝被称为“坊市恶少”、“无赖”、“闲人”,宋朝则称为“游手”。

团伙骗在今天大家都不陌生,什么碰瓷啊,丢包啊,在古代,可以有以下几个:

1.美人谋

美人谋又叫美人局。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利用美人针对一些书生秀才或者好色之徒,让他们入局或者购买一些物件,哄抬价格,欺诈别人。

例如在宣和中一个叫做沈将仕的中年人来东京(即开封)做官。一日和三个友人一起逛街,看到一座华丽的宅邸。三个人就在傍晚于此屋后花园漫步。忽然听到摇骰子的声音。周围也出来一群人怂恿加上眼前一群美姬不断引诱,便下了赌局。结果输光了钱袋被人请了出来,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2.水功德局

假称能替人打通关系,那些到京城企图求官、觅举,希望得到恩泽、升迁,或者有诉讼之事,骗子们都宣称能打通关节,有强力后门,不过钱物一到手,就溜之大吉了;

3.以假做真

如以纸假冒衣服,以铜铅假冒金银,以土木假冒香药,“变换如神”,直看得受害者眼花缭乱,光天化日之下,诈骗却往往得手。因此,这类骗人者,被称为“白日贼”;

4.冒名行骗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补骗子十二则”条中,有一则温郡(今温州)某太守被骗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冒官行骗:蒋中丞代表朝廷到浙江巡视,察访官民,严惩不法分子。温郡某太守很腐败,害怕被查出来。这期间,恰好有三位北京口音的人出现,“凡太守升堂,必往观之,暇则与馆人辩论太守之是非曲直”。太守派人暗搜了三人的行李,查出中丞访牌一道,太守私下做的事情都有记录……

这是一个骗局,三位北京口音的人都是骗子,所谓中丞访牌当然是假的。但太守对他们深信不疑,在骗子佯装乘船离去后,太守主动追去,赠送了四桶柑橘。这可不是普通的柑橘,里面都掏空了,填进了金银。之后,太守至省城拜见蒋中丞,才知蒋中丞根本未去温郡。太守明明知道被骗了,还不敢说出来。

“冒官行骗”属于“风门”类骗术,除了“冒官骗官”,类似的还有一种叫“冒名骗术”常常被用来骗学生。明张应俞《新刻江湖杜骗术》中介绍了24类骗术,记录了84则行骗和受骗案例。在第四类“诈哄骗”里,有一则“诈学道书报好梦”就是冒名骗学生的。

高科技骗术

这个说起来就更简单了。用现在的话说,利用一些物理或者化学作用,蒙蔽世人双眼,从而大大欺诈目的。古代骗子也靠他们那个时代的“高科技”行走江湖,“火门”就是一种古代的“高科技”行骗手段。

“火门”类骗术在今天看来类似金融诈骗,通过炼伪金银,制造假钱币、假饰品行骗,因为皆须“以火为之”,明清时被称为“火门”。“火门”骗术亦称“法术骗”,最早源于先秦时出现的炼丹术。

炼丹术可以炼出黄金白银,俗称“点石成金”,故又称作黄白术”。行骗时,民间则叫做“种金术”,这种骗术并非一般人能掌握,故有“仙方,非人世有也”一说。

明清时炼丹术极为流行,掌握炼丹术的骗子人称“丹客”,他们自称会“烧银”,能“种财”。明代书画家、风流才子唐伯虎曾遇到一位身穿破衣服的丹客,他为此感慨:“破布衫巾破布裙,逢人惯说会烧银。自家何不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

“种金术”的前提是被骗对象得提供母金(银)当种子,谎称可种出若干倍的子金(银)出来,或谎称可炼出长生不老药,目的是骗走金(银)。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中的《丹客半黍九还,富翁千金一笑》一文,讲的就是松江府(今上海松江)一土豪请骗子到家中炼丹,却被骗走了2000两银子。清袁枚《子不语》中也有一则“炼丹道士”故事:张尚书被一诈称可炼出长生不老药的丹客蛊惑,失巨资,前后被骗走90万两银子。

还有一种叫“法水照形”的骗术也属古代“高科技”骗术。行骗时骗子念咒语,说出某人心里想什么,然后让被骗者面照法水,其心里想的就会显出影像来。实际上这是骗子事先画好某种形象,在特制的水器底部放入凸透镜,在被骗对象面照法水时,将图形放到下面遂显影。

如此说来,这么多骗子,有什么好的办法?简而言之,一句话:'做人莫贪,切莫相信有掉馅饼的事情”。

我是铁树君,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知道的骗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