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天运行路线和经过的主要穴位

小周天运行的路线和经过的主要穴位:下有附图:讲到这里要请大家注意,我们炼气功不是中医搞针灸和为按摸的, 对人体穴位没有必要记得那么多和它们的准确位置 ,我们的目的是为强身健体而炼气功, 所以只要记住几个主要关键穴位的大概位置也就行了。
   先介绍第一种,炼功者取站、坐姿势,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入静后,以意引气从下丹田沿督脉上行,经由会阴、尾闾、命门、大椎、玉枕、百会、上丹田、中丹田、复降下丹田。  
  第二种的方法。炼功者先要熟悉任督脉上的九个穴位:会阴、尾闾、命门、大椎、玉枕、百会、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见图) 。然后,从下丹田一一会阴——尾闾——命门一一大椎一一玉枕——百会——上丹田——中丹田--再至下丹田。学功者全身放松,呼吸自然,两脚踏地,站、坐、卧均可顺沿着任督脉九个穴位运行。  顺便说下,道法自然,通与不通,气行深浅,全在其理法认知层次的深浅,此图仅为简便通俗好理解而已。不过~还是要提醒刚开始修炼的朋友~不要强领意念~运气冲三关~按此穴位运行~!打好根基待炼到气积充盈时,周天迟早自可运通~还望诸君不可强意引气冲关急于求成,以免适得其反

舌顶上腭位置与作用

天池, 针灸, 道家, 穴位, 位置

舌顶上腭,是炼炁的起码常识,但其原理,无人深究。人之上腭部位,有两个小窝,伸进手指可以摸到,道家称为“天池”,此非针灸之穴位,乃属修炼之关窍。其窍上通泥丸,泥丸即是大脑,为神炁会聚之所,其窍不闭,则漏神漏炁,修炼家言“口开神炁散”,即是此义。故须舌尖反卷,上封此窍,抿口合齿,保养神炁。神炁相抱,则津液易滋,随口咽下,灌溉五脏,如同婴儿哺乳之状。另外,舌顶上腭,还有接通任督二脉的作用,丹道术语称为“上鹊桥”。倘不接通,则易外漏于鼻窍而走失。

一)气功呼吸的影响

1、呼吸方法 :呼吸有自然呼吸法和刻意呼吸法之区别,还有顺式和逆式呼吸法两种。

中医认为称“吸入之气为阴,呼出之气为阳”。由于人们的习惯不同及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自然呼吸又可分为胸式、腹式及胸腹混合式三种形式。

1)自然呼吸:又称胸腹式呼吸,与人们平时的自然呼吸法相同。(2)顺腹式呼吸法:与自然呼吸法略异,即吸气时略鼓腹,呼气时略收腹,(适应于练硬气功功能的内功)3)逆腹式呼吸法:又称胸式呼吸法,即吸气时收腹 扩胸。 呼气时松腹,若修炼静功则加意念运送气下沉。(适应于静气功修炼)。

成年男子以腹式呼吸多见;女子以胸式呼吸较多;运动员、演员、歌唱家则多是腹式呼吸。初炼气功者,一般采用自然鼻呼鼻吸,(鼻吸鼻呼法多用于静功修炼)。即在平时习惯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身体放松入静,然后将呼吸调整得柔细、匀畅、自然。太极气功、行步功等多采用鼻吸口呼法。腹式呼吸一般分为自然腹式呼吸和深长腹式呼吸,后者由前者过渡而来。深长腹式呼吸又可分顺式和逆式两种。不管气功武功呼吸种类有多少,应以自然呼吸为好。人当呼气时,两肋向内向下合,横膈膜上升,胸腔缩小,腹腔相对扩大,因而胸腔真气受到压力,即沿任脉下行入小腹(丹田),形成“心肾相交”之状态。这是真气运行非常重要的环节,为真气在体内循经科学有序的运行指明了方向。人体呼气是心火下降,吸气则是肾水上潮,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实现任督环流,阴阳交媾,肾气灌溉脑海,元神本能力量旺盛,则表现为无物无我,唯元神独存,与大自然同体,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其二,呼吸运动是真气运行的动力,在炼习真气运行时就必须从调整呼吸入手,有机的进行气体交换,达到吐故纳新。初炼者通过一段时间调息,首先是呼吸频率逐渐减少。由常人的每分钟16至18次可以慢慢逐渐减少至6次、5次、4次,个别人可以减少至1至2次呼吸。

长期注意呼气,则可顺承自然规律而巧夺天工,夺天地之正气。注意呼气问题,加强呼气的生理活动,从根本上揭示了“全真导气”的真谛,得此一窍妙,便可以一步步达到心火下降,振奋脾阳(五行脾胃属土,即火生土养脾胃之意),吸收能源,化生能量,培养真气,积气冲关,还精补脑,返朴归真,恢复先天生理机制作用。
其三,各家书中提出了很多的呼吸方法,如深呼吸,腹式呼吸,潜呼吸,逆呼吸,喉头呼吸,还有什么停顿呼吸(叫人蹩气)等。由于这些复杂的呼吸形式,给炼习的人增加了很多困难,有些呼吸而且是违背了生理上的自然规律,因而有人在炼功中出了毛病,而毛病的产生却又不知从何处下手解决。所以我们在炼功吸呼时一般都要符合自然规律法。概要以炼通任督贯周天为第一基础,然后方能侧重某种功法和针对想治疗何种疾病而进行。

关于真气运行法:炼气功真气运行法中的呼吸,导气是天下最正宗的俗称道家炼功正宗心法,因为它符合人体自然生命活动的科学规律,是打通人体任督二脉的最佳方法,大道至简,它解决了历代各家各派在呼与吸之调息问题上争论不休的局面,这是其最伟大和最了不起的贡献。炼功的又一关健应该说是入静。炼气功上面已讲到有最基本的三大要素:调身,调息,调心。其中最重要的是调心,调身与调息是目的也是手段,它们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调心服务的。初炼气功如果把目的搞错了,那是一件很遗憾的事。用生理学的观点,人在放松入静的时候,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的调节机能。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都是在大脑的调节下进行的。用中医的话讲,“心者,君子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心静则神明,心乱则神昏。

附"心者君子之官之由来"(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所以民间有:“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之说。养什么,养神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