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服用这些药物要注意防晒
胡学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夏天来了,烈日炎炎,晒伤也随之增多。需要注意的是,当您正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可能更怕晒,太阳光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要注意药物防晒。
药物的光敏反应让皮肤更怕光。实际上,它们一年四季都“怕光”,但是夏季光照强烈,更易发生药物致光过敏反应,服用或局部使用后暴露于日光(主要为紫外线),产生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以下药物:
1.抗菌药物
①喹诺酮类:服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必需避免暴晒,晚间应用可以减少此类不良反应。
②四环素类:包括金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地美环素,其中后两者最易发生光过敏反应。该类药物引起的光敏反应类似于轻至重度烧伤。
③磺胺类:主要有复方磺胺甲噁唑、柳氮磺吡啶、磺胺嘧啶、对氨基苯磺酰胺及磺胺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氨苯砜与磺胺药有交叉过敏,也可引起光敏性皮炎。
④抗真菌药:酮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⑤其他抗生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抗结核药(如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均有引起光毒性反应的报道。
2.非甾体类抗炎药
引起光过敏反应的有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布洛芬、氯诺昔康、保泰松、萘普生、吡罗昔康、酮洛芬,美洛昔康等。
3.利尿剂
呋塞米、螺内酯、氨苯蝶啶等可有光过敏反应,皮肤损害的形态多种多样,而报道最多的是氢氯噻嗪,可引起光毒、光变态、红斑狼疮样反应。
4.心血管药物
引起光过敏反应的有胺碘酮、奎尼丁、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吲达帕胺、普萘洛尔、氯沙坦、缬沙坦等。对于长期服用胺碘酮的病人,有超过50%的患者可在曝光区出现蓝灰色色素沉着。
5.降血糖药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磺脲类降糖药可引起光变应性、扁平苔藓样变。
6.消化系统药物
引起光过敏反应的有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7.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
盐酸多塞平、氯丙嗪、奋乃静、艾司唑仑等,涉及光毒性及光变应性反应,氯丙嗪可以产生蓝灰色色素沉着。
8.抗组胺药
偶可引起光过敏反应的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
9.避孕药
含雌激素、黄体酮的口服避孕药引起的光过敏反应相继有报道。
10.中药
引起光过敏反应的中草药有补骨脂、连翘、竹黄、独活、沙参、白芷、白鲜皮、仙鹤草、前胡、防风、荆芥、珍菊降压片等。
服用以上药物后,在光照刺激下可引起人体过敏,表现为局部色素沉着、红斑、水肿,同时伴瘙痒、灼痛,重者可有水泡,溃破后可形成溃疡或糜烂。
用药前了解是否有光敏反应史。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要注意防晒,特别是阳光比较强烈的夏日,外出时要撑太阳伞、戴遮阳帽或太阳镜,避免穿短袖上衣,皮肤裸露部位涂防晒品,尽量减少在日光下活动的时间。这里说的防晒,不仅是要躲避阳光,还应避免接触紫外线。即使是夏季的阴天,如果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也应注意涂抹防晒霜、撑遮阳伞,穿长袖衣服。
在使用喹诺酮类等药物期间及停药后5日内,应避免接触阳光和紫外线,由于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出需要一定时间,一般建议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以及停药后的5天内,都应注意防晒。
一些每天服用一次的药物若非必需早上服用,则可以选择在晚上服用,以减少可能发生的光过敏反应。过敏体质更应预防。
服药后晒太阳出现过敏,特别是在皮肤最初出现麻刺感或红斑时,应立即躲避阳光,首先用冷水湿敷红肿发热部位及外用润肤霜;其次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抗炎,抗组胺药可以减轻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有些药物必须应用时,应严格避免日晒,可通过缩短用药时间、减少药物剂量以及晚间睡前应用来减少光过敏反应的发生。
如出现光毒性反应或皮肤损伤,应立即停用药物,并去皮肤科就诊,不要自作主张乱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