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抗癫痫药为什么要测血药浓度?

癫痫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很多病人遇到过医生让抽血去验药物浓度的情况,那么为什么抗癫痫药需要测浓度呢?什么时候需要检测?检测时要注意什么?下面就让我来一一解释。
高血压或高血糖等疾病,药物起效后我们可以从血压值或血糖值看到变化,并可根据这些数值调整用药;而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疾病,没办法通过这些可测的指标评价药物疗效。比如有的病人发作频率本来就不高,如果用药后短时间内没有发病,这到底是药物的效用还是本来就没有发作就很难说,此时医生需要根据药物暴露量以及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等信息来调整用药。
首先,由于每个人年龄、体重、病理生理、遗传情况不同,同样的剂量下药物暴露程度是不同的,而药物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药物暴露量。
比如说老年人对药物代谢排泄能力下降以及药物在组织中分布趋势的增加,会使部分药物引起中毒的可能性增加。妊娠早期妇女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可能使药物摄入损失,而胃排空延迟、肠动力减弱及胃肠通过时间延长又可能引起药物吸收增加;妊娠后期血浆量增加、体重增加。
某些药物又可能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应的血浆药物浓度,例如药物拉莫三嗪用于妊娠期妇女时,血药浓度往往下降。所以通过检测血药浓度,医生可根据结果个性化病人的用药方案。
其次,一些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指数很窄,比如老药苯妥英钠,它的中毒浓度与有效浓度比较接近,血药浓度不小心触及中毒浓度可能造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甚至意识模糊。对于这样的药物适合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小心调整剂量。
再者,抗癫痫药物容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例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均可加速自身和其他一些药物的代谢,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而一些抗菌药物又可以使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曾有一名女性病人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因体癣服用氟康唑1次后即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幸好及时检测卡马西平浓度,发现超出建议范围,立即采取了减药措施从而避免药物进一步蓄积体内。
因此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病人在加减新的药物时,应当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并注意监测相关药物的血药浓度和不适反应。
最后,测药物浓度还可以检查病人的用药依从性。说个听来的故事,有个男孩子,十五六岁,正值叛逆期,因一次在学校突然发生双眼上翻、意识丧失后发现癫痫。父母心急火燎带他到处求医,可是经过药物治疗后,发作频率始终没有减少。医生数次检查血药浓度发现都是低得离谱,于是将父母支开单独询问男孩子,终于得知原来少年怕同学嘲笑,在学校的那顿药从来不吃,偷偷扔掉,回家后只有父母盯着的情况下才吃药。只有数据才说了实话。
那么,在检测抗癫痫药物浓度前,我们要注意什么吗?
我们平时检测的药物浓度一般为谷浓度——表示给药期间的最低浓度,是反映药物蓄积水平的常用指标,与药物剂量、给药间隔和药物消除速率存在密切关系。病人需要注意的是抽血时间,最好在原本吃药时间前后(2-3小时内)抽血,然后再把这顿药吃了,千万不能刚吃完药来检测。
拿到报告后,如果遇到血药浓度超出参考范围,都不要自行加减药物,应当尽快咨询专科医生或药师,并说明自己服药的准确剂量、时间间隔、其他药物食物等情况。
(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 潘雯)

■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