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让孩子活成一座孤岛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对孩子的社交和情绪状态保持必要的关注;

确保跟孩子有一个好的亲子关系和良好的沟通频率;

留出属于孩子的空间,没有父母的空间,是孩子可以自己做决定的空间。

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父母过度干涉孩子社交,是很危险的。

孩子们是注定要往外走的,走向更开阔的世界。父母能够做的,就是信任和支持。

千万不要让孩子活成一座孤岛。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撒手
如果家长有五个层次,你在哪一层?——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

千万不要让孩子活成一座孤岛

作者|佚名

来源|首都教育

1、

最近,郎平在一档综艺上分享了一个故事。

其中她的一句话,令人感触颇深。

她有一个教师朋友,从小到大对孩子管束颇多。

孩子新结交了一些朋友,教师朋友说:“你不要跟这些孩子玩,他们是不好好学习的孩子。”

孩子成年后,生活圈子小得可怜,一个朋友都没有。

假期就躲在家里玩游戏,特别宅,最后连大学都没上。教师朋友这时候急了,对孩子说:“我也不能老养你,你要出去找工作啊。”孩子却说:“我不去工作。”

因为从小没有跟同龄人好好玩过,孩子不太懂如何与人打交道,害怕接触人,已经出现了社交恐惧。

郎平觉得特别惋惜。“其实这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现在等于就是毁了。”

这件事也给郎平提了一个醒:孩子如何交朋友,父母不要做太多的干涉。

“小孩子只要不出格,就让他们玩吧。”

好好学习固然重要,但积累社交经验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正如郎平在节目中所说,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父母过度干涉孩子社交,是很危险的。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家钱志亮曾在一篇文章写道:比起对孩子不闻不问的家长,最让人感到头疼的反而是那些对孩子“过度重视”的家长。
和谁做朋友,父母精心挑选,如何交际,父母句句叮嘱......看似体贴入微,实则细思恐极。
一位网友曾这样吐露心声:
小时候,我跟同学闹矛盾,被气哭了,回去告诉大人。
大人说:“那个孩子就是调皮,下次你别跟他玩了。”
班里转来一个女生,染了黄头发,我觉得很新奇。
大人说:“好孩子谁染头发?你少跟她玩。”
同桌是一个爱美的小姑娘,喜欢照镜子、扎各种发型,衣服混搭着穿。
大人又说:“她心思都在打扮上,不在学习,别跟她玩。”
“类似”某某如何如何不好,你别跟她玩”这样的叮嘱,从小到大我听了太多。
现在的我经常感到寂寞,知心朋友就那么几个,到了新环境也要很久才能适应。
我渴望有很多朋友,但每认识一个朋友,我很快就能在她身上找到“如何如何不好”的地方。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我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中往往不由自主就进入一个社交死胡同。
现在回想,就是因为小时候缺乏与同龄人的磨合、沟通、对峙、谈判、妥协,缺乏孩子之间那种“一会儿打架一会儿又和好”的不较真社交态度,我才对交友这件事形成严肃刻板的印象。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指出:
孩子的朋友圈应该是自然形成的,家长要让他们自然筛选。
要知道,孩子是从来不在乎朋友是什么家庭出身的,能玩到一起就好。
让孩子以自己舒服的方式交朋友,他才能在自然筛选中积累起丰富的社交经验,自如地应付人际关系。
不用担心孩子学坏,父母的三观就是孩子的三观。
令人不适的友谊,孩子也会自行远离。
3、

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们对社交,有着本能的需要。
孩子们是注定要往外走的,走向更开阔的世界。父母能够做的,就是信任和支持。
的确,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需要在陪伴时,利用游戏或者阅读,提前为孩子预热一些社会化的基本规则,但是,真正孩子正儿八经和同龄人交往的时候,多半是不需要我们引导的。
越大的孩子越不需要。
我们可以回忆下自己小时候的同伴交往的经历。
那个时候,我们多在上学放学路上,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结伴同行。
一旦父母干涉(引导)过多,很可能会导致小孩子的自发性变弱、甚至消失。就像郎平朋友的孩子一样,最终变得连家门不愿意出。
但是不过多干涉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社交行为放任自流。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对孩子的社交和情绪状态保持必要的关注;
确保跟孩子有一个好的亲子关系和良好的沟通频率;
留出属于孩子的空间,没有父母的空间,可以自己做决定的空间。
尽量放下那些莫须有的担心吧。
假如你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淡定从容,那么你的孩子在社交中就不至于手足无措。
假如你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有爱的、民主的环境,那么你的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就会懂得自尊自爱,不至于轻易就被他人带跑偏。
适度放手,给予孩子信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有一个基本的规则,确保孩子在行为上的安全,已经足够。
就像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说:即便是病人,聚在一起也比独处要轻松。
编辑: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在新教育的田野里舞动梦想,用心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