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462 | 刘映虹的风景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有些风景,只待追忆
·刘映虹
仲夏之夜,熙熙攘攘的街头,白天遗留下来的热气自下而上,从地面滋滋冒出来,钻进脚底,环抱着小腿,就这样攀援上来;风裹挟着热浪,乍呼呼直往身上扑……这个时候,来一碗雪糕,就一碟糕点,真真的,一份透心凉的舒畅!
放眼,环顾。从大街到桥头,再到河边,一个个临时的摊档热火朝天,卖果汁的、酸辣粉的,卖鸡蛋饼的、烧烤的,当然,也有卖刨冰的……大多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带四个轮子的临时摊档,偶有稀稀拉拉在档口后面摆几张矮塑料凳的,周围地面,散落着客人擦拭过的面巾纸,没有一个让人舒服的落脚点……
恍惚中,仿若烟尘之外,一间敞亮的冷饮店闯入我模糊的记忆里,就在那临河的街上,忽明忽暗,只给我一个缅怀的背影。
小时候,夏天的晚上,隔三差五的,吃过晚饭,我们姐俩会随母亲去散步。从小城的新圩开始,沿着河堤慢慢走,任风儿一下一下亲吻我们的脸庞,直走到被母亲牵住的小手掌心里汗津津,迈开的脚底与鞋面摩擦得热烘烘……
一座迎仙桥,以一道柔美的弧线、一种温婉的姿态,将小城划分成了新圩和旧圩,河两岸就是南堤和北堤。上了桥,一个俯冲,再下桥,往右走十几步,累了,可以选择顺着河堤往下的台阶,坐着看妇人们就着河水浆洗衣裳。粼粼的水波,泛着红的蓝的黄的光,朦胧迷离;此起彼伏的“欻欻”声,是刷子和衣服共谱的协奏曲,间或几声谈笑,和着树上阵阵的蝉鸣,在耳边,渐成远离凡俗的天籁之音,亦真亦幻!我们,就那样参差坐着,明明灭灭的光线里,感受着彼此的轮廓、模糊的面容;偶尔,某一场景的触发,勾起了母亲的回忆,触动了她的情思,她就会给我们讲过去的事:外祖母的,外曾祖母的,还有她自己的。温声细语里,那些饶有趣味的,令人心酸的过往一一随风掠过,很轻,也很重……
习习的风,不太热闹的街市,河面飘带一样垂柳的倒影,似有若无的话语……燥热的夏夜,在这安静的一隅,化作了一抹温柔的清凉。
稍作休憩,重新起行。往左走一段,眼前突然亮堂起来,一间冷饮店敞开着门,十几支灯管齐齐发出白亮白亮的光,店里一派通明。挨近门槛的地方,母亲正用目光搜寻那个熟悉的微胖身影——姑姑就在这店里打工——平日里各忙各的,偶有路过这里,打个招呼、见下面,于母亲来说是多么重要和迫切的一件事;而我们姐妹俩却矜持着站住一丈之外。店门口有一大片空地,稍稍高出马路,店主拉开一扇扇竹做的屏风,拦在马路与空地之间,使得这一处有了内外之分。屏风内,摆着一张张小圆桌,客人们依桌而坐,再往里,就是店面了。曲曲折折的竹屏风,在当时看来,无非就是一种划定界限的简单标志而已;现在想来,尽管忘记了上面是否有字画,却觉甚是雅致,像是半遮半掩的帘子,隐约可见人影曳动。在那燥热的夏季,在这喧闹的街头,已然一道有些自我、有些孤傲,又有几分超脱的风景。
当端着盘子出来给客人上点心的姑姑看见我们时,就注定我们不用想着轻易离开了。姑姑的热情是出名的火一般能将人融化掉了的。她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紧紧攥住母亲的手,不迭冲着我们说:“你们等一下,别走!给你们买点好吃的。”在我们推让中,她左手抓一个,右手“钳”一个,强有力的手把我们的手腕都捏出一道红印子,辣辣生疼。于是,我们被安排坐下来,很快的,点心也上桌了。光是装点心的那套餐具,就曾被我数次细细端详、暗暗摩挲过。无论是碗、碟,还是汤勺,一样的雪白剔透的骨瓷,一样的玲珑圆润的体态。小小的碗里,安安静静卧着一颗圆乎乎的白色雪糕球,一把精巧的小汤勺慵懒而随意地倚在旁边;浅浅的碟里,扣着一道精美的糕点,被切开成一瓣一瓣的大小均等的明黄色软糕,每一瓣,含蓄而内敛,隐隐可见其丰富内涵,瓣与瓣之间,似断又相连。这一份糕点,宛如一朵袅袅婷婷绽开在水里的莲,竟叫人有些不忍下口。半张半合的屏风内,舀一勺雪糕,感受入口即化的冰凉;吃一口糕点,软软糯糯,带着芝麻的香、冬瓜条的甜。这一天,幸福也因此具体可感起来……
如今的小城,老街仿佛彼时模样。河堤台阶,残损斑驳,一天天,一年年,等我在老地方。那一弯桥,如同风雨中苟延残喘的老妪,佝偻着的背上,有我的足音错综交叠。几经搬迁,我们一家,仍住在桥的这一头;那一头,已是79岁高龄的姑姑腿脚不便,偶尔拄杖倚门笑迎亲朋,热情不减当年。而曾有姑姑在的那间冷饮店,悄悄然,了无痕迹。在这样一个心随喧嚣而聒噪的夏夜,独留我在原地,忽的想起它,忽的一阵久久的心痛……
蓦然回首,一些人,还在;一些物,尚存——无非是老了,无非是旧了,无非是变了模样。而有些风景,只待追忆,只合思念。
转自:汕尾日报17.09.03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
文学看台461 | 马格浅谈杨昌祥小说集《屋后有一片芭蕉林》
文学看台457 | 一旦用心临墨池,虫鱼花鸟是吾师【卓临江王万然罗素丽张碧芳杨慧钰林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