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的藏书
徐霞客的祖先既是江南巨富,也是藏书大家,享有“清江文献巨室”之美名。家庭财富虽然由于不断的分家析产,不断在数量上减少,但是“文献巨室”却由于历代传承,名气越来越大,为当时读书人所关注。
徐氏祖先在定居江阴梧滕之前,曾经在开封等地生活,第一世祖徐锢曾官居开封府尹,他积极收藏中原文献,并把它们一起南迁,成为留给子孙的一笔珍贵遗产,而收藏文献资料的传统也在家族传承下来。
梧滕徐氏第九世祖徐麒,在明初洪武年间,应诏使蜀,完成使命后,被授予一品官职,但辞官荣归故里。他建立了“心远书屋”,藏有各类文献资料数千卷。当时的一些名人纷纷为此点赞,画家倪瓒、文人杨维桢、高启等,或为之作图,或者为之撰文,一时间“心远书屋”名扬天下。
徐麒之后,代代筑书屋、书楼,其中徐麒的孙子徐元寿筑的“万卷楼”规模最大,也引起了当时文人们的争相题咏。徐霞客高祖徐经也是个藏书大家,号称“藏书最丰,侔于木天”,“木天”是指皇宫里藏书的殿阁,意思是指家中的藏书可以与皇宫中藏书相比,徐经把书屋题名为“西坞”,四周花木茂盛,门前碧波荡漾,藏书近万卷。
徐霞客曾祖父徐洽从小就在徐经的指导下攻读诗书,希望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但是徐洽七次考试都未能如愿,最后靠捐资做了一个小官。徐洽在马镇南阳歧建了“湖庄书屋”,“湖庄书屋”包括徐经丰富藏书的很大部分,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在分家时,坚持放弃了中堂,而分得了“湖庄书屋”,徐霞客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博览群书。
徐霞客的祖先在藏书时,“综三教而汇百家”,上及天文、下至地理,各种书籍无所不收。到徐霞客时,家中经济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他酷爱奇书,在市集上看到了,既使身上无钱,也要当掉身上的衣服,把书买回家。
在万里遐征途中,他随时随地携带的书籍主要有:《大明一通志》、《衡州通志》、《云南志》和《名胜志》。在一路上他还购买了不少书籍,从现存的《徐霞客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以下18种,分别是《元丰九城志》、《舆地纪胜》、《桂林掌故》、《桂林胜迹》、《西事珥》、《百粤风土记》、《百粤志》、《广西府志》、《新宁州记》、《梧州府志》、《南宁郡志》、《都匀府志》、《寻甸府志》、《晋宁州志》、《大理郡志》、《永昌志略》、《腾越州志》、《腾永图说》,此外,在他的游记中还经常写着:《府志》云、《郡志》云、志曰,估计他阅读和引用的这方面的书籍远远超过上面提到的22种。
陈函辉在《霞客先生墓志铭》中引用徐霞客族兄徐仲昭的话,说霞客:“性酷好奇书,客中见未见之书,即囊无遗钱,亦解衣市之,自背负而归。今充栋盈箱,几比四库,半得之游地者”。可见,徐霞客在旅游途中是一个购书达人,他只要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便会习下来。
而且徐霞客随行还四处搜寻名家文稿同,在他游记中谈到,他向张守琏后代苦苦哀求,得到了张家珍藏二百多年的手稿《南程续记》,可惜这部手稿在湘江遇盗时丢失了。
这些书籍为徐霞客规划行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到之处地理方位、风土人情、历史沿革,为他考察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徐霞客坚持“不行不知”的科学认知方式,同时他也坚持“不知不行”的认知程序,不是盲人摸象,误打误撞,而是有目的地规划行程、制定计划、用自己的实地观察和走访来考证历史资料,成为中国科学考察的拓荒者。
徐霞客从小就对天下山水通志兴趣很浓,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在读四书五经等科举考试的应试课本时,在底下常常偷看“闲书”,有一次,他正在看一本探险游记,看到引人入胜处,不知不觉间眉飞色舞、忘乎所以,塾师见状感到诧异,上前检查,方知徐霞客正在偷看闲书,向徐霞客父亲通报情况,其父却不加责备,而且说“霞客读书好客,不追求功名富贵”。徐霞客博览群书,掌握了丰富的山水地理知识,同时对书法、宗教、民族、及方志等学问也造诣颇深,他还在诗文写作上技艺精进,与当时的文章大家互相唱和,交流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