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占着创新的形式,做着保守的叙事

近期opllx我没怎么看剧写文,所以公号更新频率也大为下降,在此先抱歉一个。

不过,还是感谢读者粉丝朋友的热情投稿,今天这篇,是来自于“吉光片羽”关于《至爱梵高》的影评。


「星空之谜」这个副标题加的真是……

冲着「让梵高的画作动起来」这个名声来看这部电影,看完后想想却有些失望。

《至爱梵高》,这片子在今年年中上海电影节的时候就来上海放映过,后来因为场次安排的原因,也是因为没有抢到票,所以错过了观赏机会,当时还觉得颇为可惜。这个月初在盘算本月观影计划的时候,还专门在APP上标注了「想看」。今天白天在工作间隙,说先定了今晚的票,以免没有合适的座位。然后再找出预告片看了看,也成功勾起了好奇的强度,只待今晚的观看了。

这个片子的优点,或者说卖点就是动用了过百位的画师来对梵高画作的风格进行描摹,以做到「让梵高的画动起来」的效果,据说手绘了超过五万帧的画面,可以说是非常认真,乃至完全称得上「良心制作」了。我虽然不懂绘画,但是这一点我觉得他们是做到了的。只是油画动起来还是不是那么的有艺术感,我有一些不同看法。

------------可能会涉及剧透的分割线-----------

影片的画风明显的可以被分为两种:黑白和彩色。彩色代表现在的时空,黑白代表回忆里的过去。

彩色的部分是明显的梵高油画的风格,很多的场景直接就是在梵高的画里,比如「麦田乌鸦」的麦田。

梵高的某些原画里的场景也是有人的,但多是远远的在大全景里,整个画作的透视也是有别于现实的,在影片开场的一个镜头里,开始也是梵高的一个原画《夜间咖啡馆》开始,镜头慢慢推进。

这还没什么,透视感还没有特别强的变化,直到聚焦到一对打架的人,镜头开始逆时针旋转这样的动作,这时候画面的「画感」里突然产生了「摄影感」,意思是你感觉到了摄影机的运动,这确实让你有种油画突然立体起来的感觉,让你有新奇感,但我觉得它同时破坏了「画感」,让我抽离了出来。

接着看下去,有些场景里,背景还是梵高画作的感觉,人物也是梵高画作的感觉,但人物在背景里移动的时候,不知道是那些幕后的画家故意做的处理,还是说是来自梵高原画的笔触,人物的轮廓部分是明显跟背景分割开的,似乎像是某些电影做出的深焦镜头时前后景衔接处会有的模糊感,可画作明明是哪里都清晰的(才疏学浅,不知道这里说的对不对),总之就是人物明显的与背景有略强的分隔感,背景不动人物动,也加强了这一感觉,我不是很喜欢,我又抽离了。

在有些人物和画面都在动的时候,感觉其实还蛮不错的,但是背景的透视明显「画感」强,而人物的比例又似乎是真实摄影的,给我一种活动漫画的感觉,也不能说错吧,蛮新奇的。

影片到后段的时候,我觉察到了,分镜走的是有点电视电影的路数,有很多中景近景甚至特写的画面,谈话的时候又采用了正反打,又是让影片整体的「画感」降低,「现实感」增强了,这样也让我抽离了。为什么不可以多用用小全景呢,不是更有画作一般的构图吗?有些场景的谈话真心不用切那么多单人镜头(这片全片没有过肩镜头,谢天谢地),两个人在一个画面里讲话就够好了(突然想起了《不成问题的问题》里的很多构图,这类文艺片的场面调度很适合这个片子的主创们借鉴)。

当影片的人物开始深入的谈话,切到单人近景是难免的,一般也是到了话题或者情感的深处,一般这个时候,会有演员的反应镜头,演员是有瞬间是完全不动的,专注在听另一个人的话,这在这个影片里就造成了另外一种怪异的感觉,就是演员不动的时候好像画面定格了,虽然他们在静止的那几帧里也有画面笔触或者颜色上的细微变化,让你不会觉得画面停住了,但是定格的感觉还是没有去掉,而且演员又开始动起来的时候你特别能注意到,感受到那种怪异感,我实在有点哭笑不得。

你能明显看出来这是西尔莎·罗南

然后说说黑白部分,当影片在现实和回忆之间转换的时候,画面是有做着很有趣的变化,而不是仅仅彩色切黑白。它的转场方式是过渡式的,而不是硬切,颜色有渐变,画面也是有渐变。像是背景先渐变成过去的场景,变成黑白,然后慢慢人物再逐渐消失,颜色也逐渐褪去,非常赏心悦目。这样让我想起了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影片里的转场方式,也是如此舒适的过渡。

回到《至爱梵高》,影片黑白部分的画风与彩色部分截然不同,不像是油画,我猜更像是水彩画,笔触更细腻,没有那种粗粝一些的油画燃料的感觉。细腻的笔触,就带来了画面更像摄影的结果,黑白色调就更让人想起照相术发明早期的感觉,相对彩色部分来说,「画感」更弱,「摄影感」更强了。

第一次切换到黑白段落,也就是进入回忆的时候,我明显察觉到,这些画面都是前期拍摄过的,然后后期再转绘成画,黑白色调更是增强了「你这是在看真人电影」的感觉,这就距离「画感」更远了。不仅如此,黑白部分的构图似乎没再参考画作了,完全是在做真人摄影,甚至出现了手持镜头,我心里顿时就觉得,就像彩色部分的分镜一般,给我都是「电视电影」的风格(或者直接说水平),你都能想象右下角打着BBC的角标的样子(绝没有黑BBC的意思)。

当然,黑白部分还是有很多地方,尤其是大一些景别的镜头,能给我画作的感觉,那打光的方式是确确实实来自画作的(不知道那是伦勃朗式的,还是说梵高画的打光就是这样的,总之很精致),如果不切掉给近景的话,也是很不错的(包括一些彩色的段落,比如主角去找另外一个年龄较大的医生去谈话时,医生给他比划梵高中弹可能的情形,不切镜头,一个小全给到头就牛逼了)。

总之影片是没有利用绘画活动这个形式可以利用的一些地方,反而是套在传统保守的拍摄方式上,很是让我痛心。

真人摄影的质感

一处转场

这个用光就蛮不错的(没找到更更合适的图)

网上的资源据说对画幅的裁切切的很厉害

故事的叙述方式也是有些保守,也是没利用好自身的一些长处。故事的构架是「公民凯恩」式的,电影讲的是梵高,却不是直接描写,而是跟随另外一些人的视角。

电影一开始就告诉你,梵高已经死了,死的原因不知道,但是留下了一封未寄出的信。主角是梵高生前没有多少交集的邮差的儿子,被他父亲,梵高因常常寄信而熟识的邮差,委托去找到梵高的弟弟提奥,把这封本应寄给提奥的信传递到。

我们就是跟随着主角阿尔芒的视角进行的,他像是侦探一般,为了找到这封信该投递给谁,访问了梵高常买颜料的颜料商,常住的酒馆的老板的女儿,宣布梵高无法抢救的加歇医生以及医生的女孩和女管家,常带梵高到湖面上写生的船夫,小镇上的警官等等人,一点一点了解到了梵高生前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梵高死亡由来的可能的真相,每个人物有每个人物对梵高的态度,每个人物有每个人物对真相的看法,梵高的形象就在这一段一段的追问中立体起来了。

这其实可以是很高明的手法,如果主创能以奥逊·威尔斯的水平来讲述故事的话。因为我在观影过程中一再的被抽离出来(中间还跑去上了一趟厕所),我很难说文本有没有很好很完整的展现出梵高的形象或是精神面貌,我只能说我在观影过程中一直没能认同主角的行动,他一开始是不想掺和这件事的,也完全谈不上喜欢梵高,他会觉得因为父亲太照顾梵高了,梵高却时不时表现过疯狂的举动(割去自己的一只耳朵送给妓女),他们反而因此被嘲笑,直到后来父亲语重心长的委托,他才勉强答应去送信,再到后来为梵高辩护,责问船夫在梵高生前被欺负的时候为什么不帮忙,甚至自己跟某些村民打架,去质问加歇医生这样的态度完全转变的行为。

他内心的转变我觉得没能编的有说服力,人物弧光像是硬掰上去的,让我后半段对他的小愤怒完全不能感同身受。

我不知道梵高这个人物立起来了没有,我感受到的都太碎片,但我可以确定主角是没有立起来的,他态度转变的动机都太飘渺。

具体到段落,该片的叙述方式也是差强人意,比如主人公勾起一个角色对梵高的回忆时,很自然的是用旁白过渡的,讲述者的旁白告诉我们过去的情形是怎样的,我期待是讲述者只用说一两句,让我们顺利过渡到黑白段落就可以了,结果没想到很多处它都是旁白覆盖了回忆的全部长度。

我知道有些事实,或者看法之类的只能用旁白说出来,但你回忆过去的段落里似乎就没有什么新内容了,有的只是对旁白的解释或者内容的展示(大哥,这是电影啊,事实是怎么样的就不能让我们直接看吗?那段回忆给我们观众的感受不是应该让我们自己去感受吗?干嘛要说那么多呢?这还是电影吗?电视电影现在这么拍的也很少了吧?),这就很让人失望了。

这个景别就很合适

全景看起来很舒服

总之就是,它在画风上,它「画感」做的很弱,这就浪费了这个形式的优点;叙事上,又浪费了很好的侦探式的框架,讲述得「很不电影」,也是浪费了创意。

好在,结尾加歇医生确实送到了信件,阿尔芒不辱使命,并得到提奥遗孀寄来的梵高给提奥写的第一封信件的复件,他读了起来,梵高的精神还是显现了,然后出志愿表字幕的,《Vincent》这首歌,“Starry Starry Night……”的词句响起来,我还是被感动了一下。

更加惊喜的是,它出主要演职员的时候是用的书的形式,让人想起故事里要出版的梵高兄弟的书信集。翻开有演员的画像以及参考的梵高原画,还有梵高书信里的句子等等,精美的排列在书页上,这真是极棒的设计,让我对这个电影还是增加了一些好感。

片名其实是书信的落款

有兴趣还是去电影院看一下吧。

(0)

相关推荐